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简单,拆卸方便适用于特大型工件内孔,特别是对入口处口径小而需要加工处内径大的内孔进行现场加工的设备,该设备对特大工件内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能达到较高的要求。本设备是通过在进给传动链的大齿轮上设置一偏心孔,偏心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偏心钢套,该偏心钢套在下蜗轮箱的蜗轮、蜗杆及导向键的带动下可沿偏心钢套回转中心线回转,从而带动偏心钢套中的镗杆也沿偏心钢套中心线回转,以解决刀具从小口进大内径加工的现场加工问题;在偏心钢套上还设置有螺纹,上蜗轮箱中的蜗轮蜗杆通过该螺纹带动偏心钢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镗杆上下移动;镗杆在主传动小齿轮和大齿轮的带动下自转;内孔加工面的形成正是镗杆自转和公转及镗杆的上下移动的轨迹合成,实现了对大型工件口小肚大内孔进行现场加工的目的。该设备安装简单拆卸方便适用于加工环境恶劣的现场且易于维护。(*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大型零部件的内孔进行机加工的加工设备,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不便于移离工作现场的大型机械部件的内孔进行现场加工的设备。
技术介绍
大型企业的生产现场常有一些大型机械设备,这些设备有一些特大型零部件,它们重量和体积都很大,例如轧钢厂的轧钢机牌坊等,而在技改和维修时又需要对这些特大型零部件的内孔进行再次加工改造,而把这些特大型零部件拆卸下来再运回到机械制造厂进行加工常会遇到运输、工期等方面的困难,所以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拆卸灵活、安装方便的可供现场使用的内孔加工机。同时,现场中特大型工件的内孔一般孔径较大,深度也较深,当需加工的内孔入口处口径小而要加工的内孔部位的内径大时(即口小肚大的内孔),现场加工变得无法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特大型工件的内孔,特别是对需加工的入口处口径小而要加工的内孔部位的内径大(即口小肚大)的内孔,进行机加工的现场加工设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该内孔加工机由进给传动箱1、主传动箱5、上蜗轮箱3、下蜗轮箱4、大套筒22、偏心钢套9、可拆卸手柄2组成;进给传动箱中设置有依次啮合的进给小齿轮6、惰轮7、进给大齿轮8,进给电机减速器接小齿轮6通过惰轮7带动进给大齿轮8转动,大齿轮8又带动它上面的偏心钢套9、两个蜗轮箱、主传动箱5和大套筒22一起转动,偏心钢套的转动带动其中的镗杆沿大齿轮中心线公转从而实现加工工件轮廓尺寸的形成;主传动箱5与偏心钢套9固定连接,其中设置有主运动小齿轮15、主运动大齿轮16及与之固定连接的镗杆10,主电机减速器通过主运动小齿轮15和主运动大齿轮16带动镗杆10实现自转,从而带动加工刀盘旋转实现工件的铣削;在所述的进给大齿轮8的偏心处设置有偏心孔19,偏心钢套9从偏心孔19中穿过,并且可在该孔中转动;在偏心钢套9的上部分别设置有上蜗轮箱3和下蜗轮箱4,两蜗轮箱的外部分别设置有可拆卸手柄2,上蜗轮箱3固定连接在下蜗轮箱4中的蜗轮11的上部,下蜗轮箱4固定连接在偏心大齿轮8的上面,在偏心大齿轮的下面固定连接有大套筒22;在上蜗轮箱3中设置有进给蜗轮13和进给蜗杆14,进给蜗轮13与偏心钢套9上设置的螺纹配合连接,可拆卸手柄2带动蜗杆14和蜗轮13转动,蜗轮13通过螺纹带动偏心钢套上下运动,从而带动镗杆上的刀盘上下运动实现工件的纵向加工;在下蜗轮箱4中设置有进给蜗轮11和进给蜗杆12,在进给蜗轮11与偏心钢套9之间设置有导向键21,可拆卸手柄2通过进给蜗杆12和蜗轮11及导向键21带动偏心钢套9围绕偏心钢套的中心回转线做圆周运动,偏心钢套的自转带动其中的镗杆也沿偏心钢套的中心回转线作圆周运动从而使加工刀盘与进给大齿轮的中心线距离远近实现可调节,从而解决口小肚大的内孔的加工问题;在进给大齿轮上还设置有环行导轨20,蜗轮11正是沿该导轨带动偏心钢套9相对于大齿轮作圆周运动的。在进给传动箱1的底部设置有环行导轨17,进给大齿轮沿该导轨做圆周运动。在进给大齿轮8上还设置有手柄23,该手柄连有杠杆24,杠杆24的另一端连有夹紧装置25,当加工刀盘通过控制蜗杆12被放入到内孔中需要加工的部位时,搬动手柄23使夹紧装置25夹紧偏心钢套9。在大套筒22与进给传动箱之间还设置有锥孔套筒18,调节大套筒与进给箱1的间隙,保证安装精度。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了特大型工件的口小肚大内孔的现场加工目的;2、克服了加工现场场地狭窄、上下交叉作业等对现场加工条件的制约因素,解决了对特大型工件的内孔再次进行加工时遇到的工期、运输等困难。3、达到了对特大型工件内孔再次进行加工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较高要求。4、该设备安装简单拆卸方便适用于加工环境恶劣的现场且易于维护。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内孔加工机外形图;图2、本技术内孔加工机剖视图;图3、本技术内孔加工机进给传动链剖视图;图4、本技术内孔加工机蜗轮蜗杆与偏心钢套传动剖视图;图5、本技术内孔加工机进给大齿轮8主视图;图6、本技术内孔加工机进给大齿轮8的A-A的剖视图;图7、本技术内孔加工机的机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对内孔的加工是通过接在镗杆上的刀盘可做三圆运动,其运动轨迹合成了加工工件内孔的加工轮廓尺寸。镗杆10由主运动小齿轮15和主运动大齿轮16传递运动,实现镗杆绕自身轴做旋转运动(自转)。可拆卸手柄2带动进给蜗杆14和进给蜗轮13转动,由于进给蜗轮13与偏心钢套9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当偏心钢套9不转动时,偏心钢套做上下运动,从而实现刀盘的上下运动。可装卸手柄通过手轮带动进给蜗杆12和进给蜗轮11转动,由于进给蜗轮11与偏心钢套9之间采用导向键联接,两者之间无相互转动,此时偏心钢套9绕偏心钢套回转中心线旋转,带动镗杆10公转,从而解决口小肚大内孔内部加工时刀具的小口入大内径加工的问题;由于两副蜗轮箱固定连接,每副蜗轮箱均可实现自锁,所以两副蜗轮副运动互不干涉。进给小齿轮6通过惰轮7将回转运动传递给主运动大齿轮9,此时主运动大齿轮9带动其上的部件饶其回转中心做圆周运动从而实现镗杆的又一公转。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加工面的形成,就是镗杆自转和公转轨迹的合成,从而实现口小肚大的内孔的加工。权利要求1.一种内孔加工机,包括进给传动箱(1),其中设置有依次啮合的进给小齿轮(6)、惰轮(7)、进给大齿轮(8);主传动箱(5)和与之固定连接的偏心钢套(9),其中设置有主运动小齿轮(15)、主运动大齿轮(16)及与之固定连接的镗杆(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进给大齿轮(8)的偏心处设置有偏心孔(19),偏心钢套(9)从偏心孔(19)中穿过,在偏心钢套(9)的上部分别设置有上蜗轮箱(3)和下蜗轮箱(4),两蜗轮箱的外部分别设置有可拆卸手柄(2),上蜗轮箱(3)固定连接在下蜗轮箱(4)中的蜗轮(11)的上部,下蜗轮箱(4)固定连接在偏心大齿轮(8)的上面,在偏心大齿轮的下面固定连接有大套筒(22),在上蜗轮箱(3)中设置有进给蜗轮(13)和进给蜗杆(14),进给蜗轮(13)与偏心钢套(9)上设置的螺纹配合连接,在下蜗轮箱(4)中设置有进给蜗轮(11)和进给蜗杆(12),在进给蜗轮(11)与偏心钢套(9)之间设置有导向键(21),在进给大齿轮上还设置有环行导轨(20),在进给传动箱(1)的底部设置有环行导轨(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孔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给大齿轮(8)上还设置有手柄(23),该手柄连有杠杆(24),杠杆(24)的另一端连有夹紧装置(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孔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套筒(22)与进给传动箱之间设置有锥孔套筒(1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简单,拆卸方便适用于特大型工件内孔,特别是对入口处口径小而需要加工处内径大的内孔进行现场加工的设备,该设备对特大工件内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能达到较高的要求。本设备是通过在进给传动链的大齿轮上设置一偏心孔,偏心孔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偏心钢套,该偏心钢套在下蜗轮箱的蜗轮、蜗杆及导向键的带动下可沿偏心钢套回转中心线回转,从而带动偏心钢套中的镗杆也沿偏心钢套中心线回转,以解决刀具从小口进大内径加工的现场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孔加工机,包括进给传动箱(1),其中设置有依次啮合的进给小齿轮(6)、惰轮(7)、进给大齿轮(8);主传动箱(5)和与之固定连接的偏心钢套(9),其中设置有主运动小齿轮(15)、主运动大齿轮(16)及与之固定连接的镗杆(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进给大齿轮(8)的偏心处设置有偏心孔(19),偏心钢套(9)从偏心孔(19)中穿过,在偏心钢套(9)的上部分别设置有上蜗轮箱(3)和下蜗轮箱(4),两蜗轮箱的外部分别设置有可拆卸手柄(2),上蜗轮箱(3)固定连接在下蜗轮箱(4)中的蜗轮(11)的上部,下蜗轮箱(4)固定连接在偏心大齿轮(8)的上面,在偏心大齿轮的下面固定连接有大套筒(22),在上蜗轮箱(3)中设置有进给蜗轮(13)和进给蜗杆(14),进给蜗轮(13)与偏心钢套(9)上设置的螺纹配合连接,在下蜗轮箱(4)中设置有进给蜗轮(11)和进给蜗杆(12),在进给蜗轮(11)与偏心钢套(9)之间设置有导向键(21),在进给大齿轮上还设置有环行导轨(20),在进给传动箱(1)的底部设置有环行导轨(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伟,罗启彪,李永清,郭春仙,石秀珑,马耀邦,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