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油水分离装置,它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进水管的一端伸至集水池内,另一端与提升泵的一端连接,提升泵的另一端与电磁阀的一端连接,电磁阀的另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连接,回流管的一端连接于电磁阀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之间,另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连接,电磁阀的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连接,另一端通过出水管伸至出水池内,高位探头与控制箱的一端连接,且控制箱的一端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提升泵和电磁阀连接,出油管的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连接,另一端伸至集油桶内,控制箱的另一端分别与低位探头和电磁阀连接,放空管设置在圆柱形油水分离器底部的锥底中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液位控制实现自动排油和进水。其分离效果好、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态平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油水的自动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含油废水中所含的油类物质,包括天然石油、石油产品、焦油及其分馏物。含油废水如果不加以回收处理,排入河流、湖泊,会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用于农业灌溉,则会堵塞土壤空隙,妨碍农作物生长。如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生化池的混合 污水的含油浓度大于3(T50mg/L,将直接影响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正常代谢过程,甚至会影响到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对污水中油脂的回收再利用也是一种节约能源的新途径。含油废水的处理应首先考虑回收油类物质,并充分利用经过处理的水资源。因此,油水分离一直是污水处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研究、探索油水分离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提高油水分离率,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油水分离装置,它能将油与水自动分离出来,分离效果好、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态平衡。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集水池I、进水管2、提升泵3、电磁阀4、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导流板6、过流孔7、回流管8、电磁阀9、出水管10、出水池11、高位探头12、出油管13、集油桶14、控制箱15、低位探头16、放空管17、信号线18、信号线19 ;进水管2的一端伸至集水池I内,另一端与提升泵3的一端连接,提升泵3的另一端与电磁阀4的一端连接,电磁阀4的另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连接,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板6、过流孔7、高位探头12、低位探头16,导流板6设置在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的内部,过流孔7设置在导流板6的顶部,回流管8的一端连接于电磁阀4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之间,另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连接,电磁阀9的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连接,另一端通过出水管10伸至出水池11内,高位探头12与控制箱15的一端连接,且控制箱15的一端通过信号线18分别与提升泵3和电磁阀4连接,出油管13的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连接,另一端伸至集油桶14内,控制箱15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信号线19与低位探头16和电磁阀9连接,放空管17设置在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底部的锥底中心。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液位控制实现自动排油和进水,能将油与水自动分离出来,分离效果好、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态平衡。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集水池I、进水管2、提升泵3、电磁阀4、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导流板6、过流孔7、回流管8、电磁阀9、出水管10、出水池11、高位探头12、出油管13、集油桶14、控制箱15、低位探头16、放空管17、信号线18、信号线19 ;进水管2的一端伸至集水池I内,另一端与提升泵3的一端连接,提升泵3的另一端与电磁阀4的一端连接,电磁阀4的另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连接,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板6、过流孔7、高位探头12、低位探头16,导流板6设置在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的内部,过流孔7设置在导流板6的顶部,回流管8的一端连接于电磁阀4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之间,另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连接,电磁阀9的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连接,另一端通过出水管10伸至出水池11内,高位探头12与控制箱15的一端连·接,且控制箱15的一端通过信号线18分别与提升泵3和电磁阀4连接,出油管13的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连接,另一端伸至集油桶14内,控制箱15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信号线19与低位探头16和电磁阀9连接,放空管17设置在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底部的锥底中心。工作过程含油废水收集贮存于集水池I由提升泵3经电磁阀4和进水管2进入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在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内液面逐渐上升,在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内设置有导流板6,当液面接触到第一层导流板6后,浮在水面上的油膜随导流板6上升汇集至导流板6顶部的过流孔7进入第二层导流腔内,随着液面的继续上升,油膜导流进入第三层导流腔内,在导流板6的作用下,油膜继续上升汇集,形成一定厚度的油层。而水中比重较大的杂质颗粒,受到导流板6的阻挡沉降到圆柱形油水分离器锥底形成淤泥。当液面上升至预定高度12时,提升泵3和电磁阀4关闭,油层经排油管13流入收集桶14,废水则经回流管8回流进入进水管2进行再分离。经过一定时间的排油(视油层高度而定),停止进水,开启出水管10上的电磁阀9,将分离后的废水从出水管10排入出水池11,此时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内的液面逐渐下降,当液面降至设定的低液位16时,关闭出水电磁阀9,打开电磁阀4,启动提升泵3进水,开始新一轮油水分离。循环往复,整个过程通过控制箱15实现自动控制。导流板6截留下来的杂质通过放空阀17排放。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液位控制实现自动排油和进水,能将油与水自动分离出来,分离效果好、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态平衡。权利要求1. 一种自动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集水池(I)、进水管(2)、提升泵(3)、电磁阀(4)、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导流板(6)、过流孔(7)、回流管(8)、电磁阀(9)、出水管(10)、出水池(11)、高位探头(12)、出油管(13)、集油桶(14)、控制箱(15)、低位探头(16)、放空管(17)、信号线(18)、信号线(19);进水管(2)的一端伸至集水池(I)内,另一端与提升泵⑶的一端连接,提升泵(3)的另一端与电磁阀⑷的一端连接,电磁阀⑷的另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连接,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板(6)、过流孔(7)、高位探头(12)、低位探头(16),导流板(6)设置在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的内部,过流孔(7)设置在导流板(6)的顶部,回流管(8)的一端连接于电磁阀(4)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之间,另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连接,电磁阀(9)的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 (5)连接,另一端通过出水管(10)伸至出水池(11)内,高位探头(12)与控制箱(15)的一端连接,且控制箱(15)的一端分别通过信号线(18)与提升泵(3)和电磁阀(4)连接,出油管(13)的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连接,另一端伸至集油桶(14)内,控制箱(15)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信号线(19)与低位探头(16)和电磁阀(9)连接,放空管(17)设置在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底部的锥底中心。专利摘要一种自动油水分离装置,它涉及污水处理
进水管的一端伸至集水池内,另一端与提升泵的一端连接,提升泵的另一端与电磁阀的一端连接,电磁阀的另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连接,回流管的一端连接于电磁阀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之间,另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连接,电磁阀的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连接,另一端通过出水管伸至出水池内,高位探头与控制箱的一端连接,且控制箱的一端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提升泵和电磁阀连接,出油管的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连接,另一端伸至集油桶内,控制箱的另一端分别与低位探头和电磁阀连接,放空管设置在圆柱形油水分离器底部的锥底中心;本技术采用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集水池(1)、进水管(2)、提升泵(3)、电磁阀(4)、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导流板(6)、过流孔(7)、回流管(8)、电磁阀(9)、出水管(10)、出水池(11)、高位探头(12)、出油管(13)、集油桶(14)、控制箱(15)、低位探头(16)、放空管(17)、信号线(18)、信号线(19);进水管(2)的一端伸至集水池(1)内,另一端与提升泵(3)的一端连接,提升泵(3)的另一端与电磁阀(4)的一端连接,电磁阀(4)的另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连接,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板(6)、过流孔(7)、高位探头(12)、低位探头(16),导流板(6)设置在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的内部,过流孔(7)设置在导流板(6)的顶部,回流管(8)的一端连接于电磁阀(4)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之间,另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连接,电磁阀(9)的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连接,另一端通过出水管(10)伸至出水池(11)内,高位探头(12)与控制箱(15)的一端连接,且控制箱(15)的一端分别通过信号线(18)与提升泵(3)和电磁阀(4)连接,出油管(13)的一端与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连接,另一端伸至集油桶(14)内,控制箱(15)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信号线(19)与低位探头(16)和电磁阀(9)连接,放空管(17)设置在圆柱形油水分离器(5)底部的锥底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仕敏,帅靖德,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金泽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