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祖昆专利>正文

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773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架和带动升降架运行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双面齿条、传动箱和电动机驱动的减速器,所述双面齿条竖直于升降架侧面设置;与双面齿条位置对应,所述传动箱也于升降架侧面设置,传动箱两平行输出轴上的一对爬升齿轮与双面齿条啮合,所述减速器输出轴连接传动箱的输入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升降机构采用双面齿条、齿轮双向爬升的方式,有效抵消齿轮爬升时所产生的反向推力和确保齿轮与齿条的啮合精确度,全面提高升降重物时的运行稳定性能和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升降重型设备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当中的用 于升降重型设备的升降装置,如电梯升降装置,公开号为CN1522220A的专利技术专利,其包括2组卷扬机、控制卷扬机回转的控制装置、卷绕在2组卷扬机之间对向的部位上的绳索及连接在绳索两端上的电梯厢和平衡锤,其可以通过分别选择性的使2组卷扬机回转或停止而使电梯厢和平衡锤进行升降,但这种由卷扬机通过绳索带动电梯厢和平衡锤升降的方式,对绳索的作用力很大,且仅依靠绳索牵引电梯厢和平衡锤,长期使用,会造成绳索的磨损而断裂,致使发生安全事故。还有公开号为CN102295211A的专利技术专利,其包括电梯厢,电机,电梯厢两侧垂直于地面的螺杆,与电机连接促使螺杆同步、同速和同向旋转的传动机构,可卡于螺杆并与之啮合的开口螺母,其利用螺杆与开口螺母的配合,驱动电梯厢沿垂直于地面的螺杆上下运行,解决了因绳索的磨损而断裂的问题发生,但螺杆的提升高度有限,在到达一定的高度时,螺杆受到的扭力大,这时螺杆易于断裂,另外电梯厢由电机驱动螺杆带动运行,产生很大的热能,加快了对螺杆的磨损,长期使用会产生打滑现象,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其驱动力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升降稳定、安全性高的升降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架和带动升降架运行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双面齿条、传动箱和电动机驱动的减速器,所述双面齿条竖直于升降架侧面设置;与双面齿条位置对应,所述传动箱也于升降架侧面设置,传动箱两平行输出轴上的一对爬升齿轮与双面齿条哨合,所述减速器输出轴连接传动箱的输入轴。所述的双面齿条也可以为两根单面齿条的齿面相背构成。本技术的升降机构采用双面齿条、齿轮双向爬升的方式,有效抵消齿轮爬升时所产生的反向推力和确保齿轮与齿条的啮合精确度,在提升或下降重物时,确保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上述方案所述传动箱的输入轴可以同轴固连两主动齿轮,之一主动齿轮同之一爬升齿轮啮合,另一主动齿轮与中间大齿轮啮合,所述中间大齿轮与换向齿轮啮合,所述换向齿轮与另一爬升齿轮同轴固连。上述方案所述两主动齿轮、一对爬升齿轮和换向齿轮可以为相同尺寸的齿轮。上述方案所述升降架还可以包括配重,所述各配重通过设于升降架上方的滑轮绳索与升降架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行的安全性,所述升降机构可以包括两双面齿条、两传动箱和电动机驱动的减速器,所述双面齿条竖直于升降架两侧设置;与双面齿条位置对应,所述传动箱也于升降架两侧设置,传动箱两平行输出轴上的一对爬升齿轮与双面齿条啮合,所述减速器设于两传动箱之间,减速器两端输出轴通过传动轴分别连接传动箱的输入轴。上述方案所述升降架还可以包括两侧配重,所述各配重通过设于升降架两侧上方的滑轮绳索与升降架连接。上述方案所述升降架可以为电梯厢,所述电梯厢和升降机构均位于电梯井道内,所述双面齿条竖直于电梯井道左右两侧设置。与现有设计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升降机构采用双面齿条、齿轮双向爬升的方式,有效抵消齿轮爬升时所产生的反向推力和确保齿轮与齿条的啮合精确度,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断绳坠落事故的发生和单齿 轮爬升的不稳定性及螺杆的提升高度有限的问题,全面提高升降重物时的运行稳定性能和安全性能;2、载重机构采用配重方式,配重比选用上升时负载为正负荷,下降时负载为负负荷的比配,可减少能耗75%,采用了配重方式运作更安全,运行更稳定。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爬升齿轮与双面齿条啮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传动箱的剖视图;图中标号为:1、升降架;1_1、配重;2、双面齿条;3、传动箱;3_1、爬升齿轮;3_2、主动齿轮;3-3、大齿轮;3-4、换向齿轮;3-5、输入轴;4、减速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升降装置,如图1、2、3、4所示,包括升降架I和带动升降架I运行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双面齿条2、传动箱3和电动机驱动的减速器4,所述双面齿条2竖直于升降架I侧面设置;与双面齿条2位置对应,所述传动箱3也于升降架I侧面设置,传动箱3两平行输出轴上的一对爬升齿轮3-1与双面齿条2啮合,所述减速器4输出轴连接传动箱3的输入轴3-5。本技术的双面齿条2和传动箱3,可以设置在升降架I的一侧、两侧等,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双面齿条2、两传动箱3和电动机驱动的减速器4,所述双面齿条2竖直于升降架I两侧设置;与双面齿条2位置对应,所述传动箱3也于升降架I两侧设置,传动箱3两平行输出轴上的一对爬升齿轮3-1与双面齿条2啮合,所述减速器4设于两传动箱3之间,减速器4两端输出轴通过传动轴分别连接传动箱3的输入轴3-5。如图2、3、4所示,所述传动箱3的输入轴3-5同轴固连两主动齿轮3_2,之一主动齿轮3-2同之一爬升齿轮3-1啮合,另一主动齿轮3-2与中间大齿轮3-3啮合,所述中间大齿轮3-3与换向齿轮3-4啮合,所述换向齿轮3-4与另一爬升齿轮3-1同轴固连。所述两主动齿轮3-2、一对爬升齿轮3-1和换向齿轮3-4为相同尺寸的齿轮。如图I所示,所述升降架I还包括两侧配重1-1,所述各配重1-1通过设于升降架I两侧上方的滑轮绳索与升降架I连接。在对应的两侧还设有配重1-1轨道,配重1-1沿着配重1-1轨道上下移动。 本技术的升降装置用做重型装置的升降,如立体车库内的车辆升降、电梯的升降等,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升降装置用于电梯的升降。所述升降架I为电梯厢,所述电梯厢和升降机构均位于电梯井道内,所述双面齿条2竖直于电梯井道左右两侧设置。电梯运行采用自动化控制方式,在控制主机发出运行命令时,电动机驱动减速器4运行,主动齿轮3-2转动,并带动爬升齿轮3-1爬升,进而驱使电梯厢 上升或下降,实现电梯的运行功能。权利要求1.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架(I)和带动升降架(I)运行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双面齿条(2)、传动箱(3)和电动机驱动的减速器(4),所述双面齿条(2)竖直于升降架(I)侧面设置;与双面齿条(2)位置对应,所述传动箱(3)也于升降架(I)侧面设置,传动箱(3)两平行输出轴上的一对爬升齿轮(3-1)与双面齿条(2)啮合,所述减速器(4)输出轴连接传动箱(3)的输入轴(3-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3)的输入轴(3-5)同轴固连两主动齿轮(3-2),之一主动齿轮(3-2)同之一爬升齿轮(3-1)啮合,另一主动齿轮(3-2)与中间大齿轮(3-3)啮合,所述中间大齿轮(3-3)与换向齿轮(3-4)啮合,所述换向齿轮(3-4)与另一爬升齿轮(3-1)同轴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主动齿轮(3-2)、一对爬升齿轮(3-1)和换向齿轮(3-4)为相同尺寸的齿轮。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I)还包括配重(1-1),所述各配重(1-1)通过设于升降架(I)上方的滑轮绳索与升降架(I)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双面齿条(2)、两传动箱(3)和电动机驱动的减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架(1)和带动升降架(1)运行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双面齿条(2)、传动箱(3)和电动机驱动的减速器(4),所述双面齿条(2)竖直于升降架(1)侧面设置;与双面齿条(2)位置对应,所述传动箱(3)也于升降架(1)侧面设置,传动箱(3)两平行输出轴上的一对爬升齿轮(3?1)与双面齿条(2)啮合,所述减速器(4)输出轴连接传动箱(3)的输入轴(3?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昆
申请(专利权)人:陈祖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