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住宅式轻型电梯,包括轿厢、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有刷电机、链条和齿轮,所述梯架上端与墙壁固定连接,下端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梯架上设置有用于轿厢上下移动的导轨;所述齿轮设置在梯架顶端,所述链条一端与轿厢固定连接,链条沿梯架布置与齿轮相咬合,另一自由端沿墙壁自由垂下;所述直流有刷电机与齿轮连接,驱动齿轮转动带动链条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住宅式轻型电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低成本、低能耗、稳定性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住宅式轻型电梯,属于机电
技术介绍
最早的电梯是美国一名名叫奥的斯的人专利技术的,准确的说,应当称之为“升降机”,后来,人们基于升降机的原理上,从功能、动力装置、外形上做了改进,发展到后来大家所熟悉的“电梯”。电梯如今在生活中很普遍,大多用于酒店、商务会所、商场、大型娱乐场所等等,也有用在家庭住宅里的。目前的住宅式轻型电梯,存在以下问题对于别墅,或者是二层小楼安装的电梯占地面积大、电梯结构复杂,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89843. 2所公开的,虽然供电系统以风能、太阳能为锂电池供电,但其机械结构设计较为复杂,空间占用量大;其次,采用钢丝绳牵拉载重,并以动滑轮带动轿厢运动,一则,钢丝绳用久后容易起毛,导致系统后期使用不安全,二则,动滑轮结构提升轿厢,使轿厢运动时容易晃动,稳定性不高,此外,存在所投资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住宅式轻型电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低成本、低能耗、稳定性能高。一种住宅式轻型电梯,包括轿厢、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有刷电机、链条和齿轮,所述梯架上端与墙壁固定连接,下端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梯架上设置有用于轿厢上下移动的导轨;所述齿轮设置在梯架顶端,所述链条一端与轿厢固定连接,链条沿梯架布置与齿轮相咬合,另一自由端沿墙壁自由垂下;所述直流有刷电机与齿轮连接,驱动齿轮转动带动链条移动。还包括减速机,所述直流有刷电机通过减速机与与齿轮连接,实现轿厢升降的平稳。所述轿厢的背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四个滑块,轿厢通过滑块与导轨相连接。所述梯架与墙壁成10度夹角设置。所述链条的自由端设置有平衡块。所述轿厢中设有座椅。所述梯架上设置有楼层限位开关,用于实现轿厢的底板达到与地板水平时的精确停止。还包括电箱,所述电箱内设置有提供电源的锂电池。还包括控制开关,用于控制轿厢的升降启动和停止。所述控制开关包括上升途中行程开关,用于实现轿厢在上升过程中,当轿厢内的物体伸出轿厢外时切断电路,将轿厢停住。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住宅式轻型电梯,采用链条和齿轮作为传动装置,以锂电池提供能源,以直流有刷电机提供动力,稳定性能高、低成本、低能耗;直流有刷电机功率小,耗电量少,节省能源,锂电池容量大,寿命长,免除频繁充电的麻烦,并且可以满足在电池充电的情况下正常使用电梯的要求,通过控制直流有刷电机的正反转来实现楼层之间的运作,从而起到对于家庭住宅式室内上下楼的作用,方便了广大用户,尤其是给老年及腿脚不便的朋友解决了上下楼的困难,特别适用于复合式楼层家庭及别墅区。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电路图中1直流有刷电机,2平衡块,3电箱,4轿厢,5滑块,6导轨,7链条,8梯架,9齿轮,10减速机,11、12限位开关,13电源适配器,18 SBl/急停按钮,19上升途中行程开关SB2,20上升途中行程开关SB3,21 二楼“召唤开关"Kl,22梯箱上控制向上启动开关K2,23 —楼“召唤开关"Κ3,24梯箱上控制向下启动开关Κ4,27墙壁,28 二楼地板,29地板、30三楼“召唤开关” Κ5。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为一种住宅式轻型电梯,包括轿厢4、梯架8,还包括直流有刷电机I、链条7和齿轮9,所述梯架8上端与墙壁27固定连接,下端与地板29固定连接;所述梯架8上设置有用于轿厢4上下移动的导轨6 ;所述齿轮9设置在梯架8顶端,所述链条7 一端与轿厢4固定连接,链条7沿梯架8布置与齿轮9相咬合,另一自由端沿墙壁27自由垂下;所述直流有刷电机I与齿轮9连接,驱动齿轮9转动带动链条7移动,从而实现轿厢4的上下移动。还包括减速机10,所述直流有刷电机I通过减速机10与与齿轮9连接,实现轿厢4升降的平稳。所述轿厢4的背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四个滑块5,轿厢4通过滑块5与导轨6相连接。所述梯架8与墙壁27成10度夹角设置。所述链条7的自由端设置有平衡块2。所述轿厢4中设有座椅。所述梯架8上设置有楼层限位开关11、12,用于实现轿厢的底板达到与地板水平时的精确停止。还包括电箱3,所述电箱3内设置有提供电源的锂电池。还包括控制开关,例如SB1急停按钮18,SB2上升途中行程开关19,SB3上升途中行程开关20、Kl 二楼“召唤开关” 21、K2梯箱上控制向上启动开关22、K3 一楼“召唤开关”23、K4梯箱上控制向下启动开关24和K5三楼“召唤开关”30,用于控制轿厢的升降启动和停止。所述控制开关包括上升途中行程开关19、20,用于实现轿厢在上升过程中,当轿厢内的物体伸出轿厢外时切断电路,将轿厢停住。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和工作原理如下链条7的一端挂在轿厢4上,另一端挂上平衡块2(两根链条I分布在电梯两侧,均作此处理),以额定电压为48V的直流有刷电机I提供动力,通过中间环节带动链条7运动,从而轿箱4随之上下运动。具体的,设计中,将动力装置安放在电梯的顶端(根据需要不同,也可将其安放在梯架8上),由350W的有刷直流电机I以1000r/min的额定转速带动减速机10(速比1:37),减速机10以约27r/min的输出转速带动轴转动,两侧的齿轮9(13齿,D=7cm)随轴以同样的角速度转动,继而链条7和齿轮9相咬合,以O. 17m/s的速度带着轿厢4实现上下运动,单程耗时约21秒。作为优选方案,轿厢4中设有座椅供两人并排靠坐。作为优选方案,梯架8以10度角固定斜靠在墙壁27侧面。具体的,轿厢4厢架以304不锈钢管焊接而成,轿厢4上的座椅和包板均用加拿大枫木制成(梯箱的框架及所以材料也可用其它类似的方式制作),自重50公斤。轿厢4的背部左右对称装置四个滑块5,装在导轨6上。两根链条7 —端分别挂在轿厢4的两侧,另一端挂起119公斤的钢板作为配重,来增大电梯的载重量,选择20m厚,自身重量119公斤的钢板作为电梯的平衡块2,悬挂在梯架8的下侧,平衡块2也可选择其它材料,如橡胶、铅,其形状也可做成饼状式,球形等。理论上,以电机的额定功率和轿厢实际运行速度为准,除去轿厢自身重量可载重214公斤。具体的,梯架8长5m,宽80cm,中间有13个横梁,梯架两边的的竖梁上各固定有长约4米的导轨6,此时电梯的整体自重约200公斤(以便承载梯架上外加应有的重量),将此装置倾斜80度角放置在水平方形区域(1860mm*960mm)内,此方形区域也即是一楼到达二楼的垂直通道口,其二楼底板28距一楼的底板29的高度为3510mm。梯架8的顶端以角钢板的形式将梯架8与墙壁27固定,底端用钢板将梯架8与地板29固定(这里固定方式不唯一,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固定)。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接近二楼的位置上加入一条安全防碰横条,此横条用左右两个限位开关固定(此横条只需轻微触碰,即可切断主电路,使轿厢停止工作),如图2中SB2上升途中行程开关19和SB3上升途中行程开关20,轿厢在上升过程中,如果轿厢内的人粗心将身体或其它物体伸出轿厢外,那么横条作用就是在人尚未触碰到二层楼板之前,会先触碰到横条,从而切断电路,将轿厢停住,提高使用安全性。优选的,所述例一中,可在轿厢上设置一个挡板,在轿厢的入梯口位置安置限位开关,只有当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住宅式轻型电梯,包括轿厢、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有刷电机、链条和齿轮,所述梯架上端与墙壁固定连接,下端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梯架上设置有用于轿厢上下移动的导轨;所述齿轮设置在梯架顶端,所述链条一端与轿厢固定连接,链条沿梯架布置与齿轮相咬合,另一自由端沿墙壁自由垂下;所述直流有刷电机与齿轮连接,驱动齿轮转动带动链条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朝,崔杨,范帆,柯凡,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银鲢水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