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推料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推送装置和翻转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块、驱动轴及驱动轴上的驱动轮,驱动块一端转动设置于底座,驱动块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驱动轮上设置有偏心块,偏心块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轴,另一端设置有与滑槽相适配的第一凸块,推送装置包括一次推送装置和二次推送装置,一次推送装置包括导轨、第一滑块、第一连接杆和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与驱动块同轴转动设置,驱动块设置有挡块,驱动块上设置有锁紧弹簧将第一驱动杆抵靠于挡块上,挡块上贴合第一驱动杆的位置设置有感应触头。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且可二次推料的自动推料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推料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自动化设备占据了很大的席位,而自动化设备中,用于传递成品或者半成品的推料装置也多种多样,现在的推料装置多通过曲柄等机构实现,容易出现卡死等现象,而卡死后又不能及时停止,对机器及半成品造成损坏,对人员容易造成危险,无形间造成了浪费了人工及金钱,其次,现在的推送装置一般一次只有一个推料动作,无法满足现在对推送装置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且可二次推料的自动推料装置。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推送装置和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块、驱动轴及驱动轴上的驱动轮,所述的驱动块一端转动设置于底座,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驱动轮上设置有偏心块,所述偏心块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轴,另一端设置有与滑槽相适配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嵌入滑槽并沿滑槽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推送装置包括一次推送装置和二次推送装置,所述一次推送装置包括导轨、在导轨上作往复运动的第一滑块、第一连接杆和驱动第一滑块移动的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与驱动块同轴转动设置,所述驱动块在第一驱动杆转动方向上设置有挡块,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锁紧弹簧将第一驱动杆抵靠于挡块上,所述挡块上贴合第一驱动杆的位置设置有感应触头,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滑块固定安装配合,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驱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推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杆在驱动第一滑块遇到卡死的情况,随第一滑块停止运动,而第一驱动杆会脱离随驱动轮转动的驱动块,即脱离驱动块上的挡块,感应触头感应到第一驱动杆脱离,通过电路给总开关发出信号,停止电路,避免了电量及半成品的浪费,既有效控制成本的浪费,也大大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其次通过设置两个推送装置,达到部分机器需要二次推送的要求,增加了实用性及适用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二次推送装置包括第二滑块、第二连接杆和驱动第二滑块移动的第二驱动杆,所述的第二滑块可沿导轨做往复运动,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一端与第二滑块安装固定配合,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推板同向的第二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上设置有与第二推板形状相适配的配合槽,所述的第二驱动杆一端转动设置于底座上,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杆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与驱动轮中心同步转动的第一偏心轮,所述的第二驱动杆设置有第一配合轮与第一偏心轮构成抵触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杆上的第一配合轮受到第一偏心轮的驱动,使第二滑块可以沿导轨做往复运动,使二次推送装置能够实现推送的功能,其次第一推板上设置有与第二推板形状相适配的配合槽,使第二推板在第一次推送完半成品后,第一推板能通过配合槽实现第二次推送,使推送装置可以配合使用,达到二次推送的目的,增加了实用性及适用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翻转装置包括翻转连接杆,所述翻转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底座上,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与驱动轮同步转动的第二偏心轮,所述翻转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二配合轮与第二偏心轮构成抵触配合,所述翻转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翻转块,所述翻转块上设置有与导轨形状相适配的翻转槽,所述翻转连接杆和翻转块之间通过翻转固定杆相连接,所述导轨两端设置有导轨块,所述的导轨块上设置有翻转孔,所述导轨两端设置有与翻转孔相适配的第二凸块与翻转孔构成转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装置的设置,第二偏心轮通过第二配合轮带动翻转连接杆,翻转固定杆受翻转连接杆驱动做相对导轨作径向直线运动,使转动设置的导轨受到翻转块的翻转对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的位置进行提升,使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能充分过渡到传送带上的下一个工位,提高了推送装置的整体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驱动杆靠近第一滑块的一端设置有导向直槽,所述的第一驱动杆和第一滑块之间设置有与导向直槽相适配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一端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嵌入导向直槽构成滑移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杆配合导向直槽的设置使第一驱动杆的工作更加流畅,也使第一滑块的位置便于调整以适应具体不同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推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的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杆上的第一调节直槽,所述第一推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调节直槽相适配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螺帽将第一推板固定于第一连接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调节直槽配合第一螺纹杆的设置使第一推板相对自动推料装置的位置便于调整,可以根据具体适配的设备做出简单的调整,增加了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推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的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杆上的第二调节直槽,所述第二推板上设置有与第二调节直槽相适配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通过螺帽将第二推板固定于第二连接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调节直槽配合第二螺纹杆的设置使第二推板相对自动推料装置的位置便于调整,可以根据具体适配的设备做出简单的调整,增加了实用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一;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二;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驱动块的装配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翻转装置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一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推料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I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推送装置和翻转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块2、驱动轴3及驱动轴3上的驱动轮4,驱动块2 —端转动设置于底座,驱动块2上设置有滑槽21,驱动轮4上有偏心块41,所述偏心块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轴3,另一端设置有与滑槽21相适配的第一凸块411,第一凸块411嵌入滑槽21并沿滑槽21作直线往复运动,推送装置包括一次推送装置6和二次推送装置7,一次推送装置包括导轨5、在导轨上作往复运动的第一滑块61、第一连接杆62和驱动第一滑块61移动的第一驱动杆63,第一驱动杆63的另一端与驱动块2同轴转动设置,驱动块2在第一驱动杆转动方向上设置有挡块22,驱动块2上设置有锁紧弹簧23将第一驱动杆63抵靠于挡块22上,挡块22上贴合第一驱动杆63的位置设置有感应触头23,第一连接杆62与第一滑块61固定安装配合,第一连接杆62远离第一驱动杆63的一端设有第一推板64,第一驱动杆63在驱动第一滑块61遇到卡死的情况,随第一滑块61停止运动,而第一驱动杆63会脱离随驱动轮4转动的驱动块2,即脱离驱动块2上的挡块22,感应触头23感应到第一驱动杆63脱离,通过电路给总开关发出信号,停止电路,避免了电量及半成品的浪费,既有效控制成本的浪费,也大大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其次通过设置两个推送装置,达到部分机器需要二次推送的要求,增加了实用性及适用范围。·二次推送装置包括第二滑块71、第二连接杆72和驱动第二滑块移动的第二驱动杆73,第二滑块可71沿导轨5做往复运动,第二连接杆72 —端与第二滑块71安装固定配合,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推板64同向的第二推板74,第一推板64上设置有与第二推板74形状相适配的配合槽641,第二驱动杆73 —端转动设置于底座I上,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杆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推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推送装置和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块、驱动轴及驱动轴上的驱动轮,所述的驱动块一端转动设置于底座,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驱动轮上设置有偏心块,所述偏心块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轴,另一端设置有与滑槽相适配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嵌入滑槽并沿滑槽作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推送装置包括一次推送装置和二次推送装置,所述一次推送装置包括导轨、在导轨上作往复运动的第一滑块、第一连接杆和驱动第一滑块移动的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另一端与驱动块同轴转动设置,所述驱动块在第一驱动杆转动方向上设置有挡块,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锁紧弹簧将第一驱动杆抵靠于挡块上,所述挡块上贴合第一驱动杆的位置设置有感应触头,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滑块固定安装配合,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驱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推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通,李学远,张存洪,徐贤芳,王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华科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