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进料装置,包括液压缸、料活塞、机身、落料仓、输料管;其中,液压缸的缸体输出端侧与机身的一端通过第一法兰固定连接,机身的另一端与输料管通过第二法兰固定连接,装设在缸体内部的液压活塞杆位于液压缸输出端侧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机身为一个中部开槽的管道,槽上方装设一个落料仓,机身内部设置有料活塞,料活塞位于机身的一端侧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料活塞通过自身的内螺纹、液压活塞杆的外螺纹与液压活塞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造价低廉、使用周期较长、进料顺畅且易于密封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进料设备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了能源紧 张,采用可再生新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变得极为迫切。虽然可再生新能源属于洁净能源,但是,由于可再生新能源的生物质能的品质较低,直接使用无法满足现代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各种可再生新能源处理装置应运而生。实际应用中,一些场合采用螺旋进料装置处理可再生新能源。图I为现有技术中螺旋进料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螺旋进料装置包括驱动装置、装载口、螺旋轴、叶片、料槽、卸载口与料槽外部加热层,螺旋轴上隔一定距离装设一副叶片;将从装载口加入的可再生新能源加载至料槽,螺旋轴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将料槽中的可再生新能源通过螺旋旋转方式输送至卸载口 ;同时,螺旋进料装置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料槽外部还需通过加热层提供超过1000°c的温度。由此可见,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料槽外部加热层需提供高于1000°C的温度,因此,螺旋进料装置对螺旋杆与叶片的材料要求很高,使得其造价较高;螺旋轴在推动进料的过程中,叶片之间的可再生新能源材料容易挤实,造成螺旋杆空转,但可再生新能源材料无法前行,而且,叶片很容易磨损;由于驱动螺旋轴运转的驱动装置采用电动机,故其能耗也较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低廉、使用周期较长、进料顺畅且能耗较小的液压进料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种液压进料装置,包括用于为料活塞(2)提供驱动力的液压缸(I),用于在液压缸(I)的驱动下进行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以输送可再生新能源材料的料活塞(2),用于装设液压缸(I)、料活塞(2)、落料仓(4)的机身(3),用于将可再生新能源材料加载至料活塞(2)的落料仓(4),用于对料活塞(2)输送的可再生新能源材料进行干馏的输料管(5);其中,液压缸(I)包括用于提供装设空间的缸体(11),用于在液压油的推动下进行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的液压活塞(12)、液压活塞杆(13);料活塞(2)包括固定为一体圆柱形液压传动部分与薄片形可再生新能源材料传输部分;液压缸(I)的缸体(11)输出端侧与机身(3) —端通过第一法兰固定连接,机身(3)另一端与输料管(5)通过第二法兰固定连接,装设在缸体(11)内部的液压活塞杆(13)位于液压缸(I)输出端侧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机身(3)为一个中部开槽的管道,槽上方装设一个落料仓(4),机身(3)内部设置有料活塞(2),料活塞(2)位于机身(3) —端的圆柱形液压传动部分非固定端设置有内螺纹,料活塞(2)通过自身的内螺纹、液压活塞杆(13)的外螺纹与液压活塞杆(13)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液压进料装置采用液压缸提供可再生新能源材料的输送动力,使得本技术能耗较小;可再生新能源材料输送部分采用薄片形状,使得正常运输状态下输料管中可再生新能源材料不会被挤实,保证了进料的顺畅性;可再生新能源材料输送部分采用薄片形状输送可再生新能源材料,不必进行螺旋运动,使得即使输送管外部提供的温度超过1000°c,薄片形状的可再生新能源材料传输部分的造价也比较低;另夕卜,基于本技术具有能耗 较小、造价低、进料顺畅的原因,本技术还具有整体使用周期较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螺旋进料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液压进料装置的组成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液压进料装置的组成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带有上半部分剖视结构的液压缸总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液压缸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料活塞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料活塞的A-A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2为本技术所述液压进料装置的组成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液压进料装置的组成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带有上半部分剖视结构的液压缸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3、4所示,本技术所述液压进料装置包括用于为料活塞2提供驱动力的液压缸1,用于在液压缸I的驱动下进行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以输送可再生新能源材料的料活塞2,用于装设液压缸I、料活塞2、落料仓4的机身3,用于将可再生新能源材料加载至料活塞2的落料仓4,用于对料活塞2输送的可再生新能源材料进行干馏的输料管5 ;其中,液压缸I包括用于提供装设空间的缸体11,用于在液压油的推动下进行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的液压活塞12、液压活塞杆13 ;料活塞2包括固定为一体圆柱形液压传动部分与薄片形可再生新能源材料传输部分;液压缸I的缸体11输出端侧与机身3 —端通过第一法兰固定连接,机身3另一端与输料管5通过第二法兰固定连接,装设在缸体11内部的液压活塞杆13位于液压缸I输出端侧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机身3为一个中部开槽的管道,槽上方装设一个落料仓4,机身3内部设置有料活塞2,料活塞2位于机身3 —端的圆柱形液压传动部分非固定端设置有内螺纹,料活塞2通过自身的内螺纹、液压活塞杆13的外螺纹与液压活塞杆13连接。总之,本技术所述液压进料装置正常工作时,液压缸中的液压油推动液压活塞、液压活塞杆前后运动,进而,液压活塞杆又推动与之连接的料活塞前后运动。当料活塞向后运动至极限状态时,可再生新能源材料通过落料仓落入机身内,并填充至机身与薄片形状可再生新能源材料传输部分之间;当料活塞向前运动时,圆柱形液压传动部分推动已填充至机身与薄片形状可再生新能源材料传输部分之间的可再生新能源材料向前运动;当料活塞向前运动至极限状态时,可再生新能源材料被传输至输料管,进行干馏;之后,料活塞在液压油推动力的作用下,薄片形状可再生新能源材料传输部分从进入输料管的可再生新能源材料中抽出,并向后运动至极限状态,完成一次进料过程。本技术通过重复上述进料过程,通过液压动力方式实现对所有可再生新能源材料的进料。这里,料活塞向后运动至极限状态时的位置与向前运动至极限状态时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为液压缸行程。由此可见,由于采用了液压缸提供动力、采用了薄片形状的可再生新能源材料传输部分,因此本技术具有进料顺畅、造价较低、能耗较小且使用周期较长的特点。图5为本技术所述液压缸的左视图。如图4、5所示,液压缸I还包括用于对液压活塞12的向后运动进行限位的导向套14,用于对液压活塞12的向前运动进行限位、作为液压油通路的两个白挡圈15,用于输送液压油的第一进/出油管16、第二进/出油管17 ;其中,缸体11为一端封闭的钢管,液压活塞杆13的一端外部套接有液压活塞12 ;套接 有液压活塞12的液压活塞杆13位于缸体11内,套接有液压活塞12的液压活塞杆13的一端位于缸体11的封闭端侧,液压活塞杆13的另一端位于缸体11的非封闭端侧;缸体11非封闭端侧与封闭端侧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进/出油管16、第二进/出油管17 ;缸体11非封闭端侧,缸体11与液压活塞杆13之间设置有一段导向套14,导向套14上位于第一进/出油管16下方的部分设置有一段油槽10 ;缸体11封闭端侧,液压活塞12与缸体11底部之间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中间带孔的白挡圈15,两个白挡圈15均通过紧定螺钉与紧定螺母固定于缸体11底部。实际应用中,当液压活塞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进料装置包括用于为料活塞(2)提供驱动力的液压缸(1),用于在液压缸(1)驱动下进行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以输送可再生新能源材料的料活塞(2),用于装设液压缸(1)、料活塞(2)、落料仓(4)的机身(3),用于将可再生新能源材料加载至料活塞(2)的落料仓(4),用于对料活塞(2)输送的可再生新能源材料进行干馏的输料管(5);其中,液压缸(1)包括用于提供装设空间的缸体(11),用于在液压油的推动下进行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的液压活塞(12)、液压活塞杆(13);料活塞(2)包括固定为一体的圆柱形液压传动部分与薄片形可再生新能源材料传输部分;液压缸(1)的缸体(11)输出端侧与机身(3)一端通过第一法兰固定连接,机身(3)另一端与输料管(5)通过第二法兰固定连接,装设在缸体(11)内部的液压活塞杆(13)位于液压缸(1)输出端侧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机身(3)为一个中部开槽的管道,槽上方装设一个落料仓(4),机身(3)内部设置有料活塞(2),料活塞(2)位于机身(3)一端的圆柱形液压传动部分非固定端设置有内螺纹,料活塞(2)通过自身的内螺纹、液压活塞杆(13)的外螺纹与液压活塞杆(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安,郭培红,梅艳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