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多缸发动机缸体曲轴孔的曲轴孔铰刀及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4903 阅读:5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工多缸发动机缸体曲轴孔的曲轴孔铰刀及车床,用于加工汽车发动机缸体,圆杆形的铰刀具有刀身和刀具,铰刀的一个端部具有能与车床主轴连接的装配部,其中,所述刀身顺次包括铰前定位部、刀具安装部和铰后定位部,所述铰前定位部能与铰孔前的曲轴孔最小间隙旋转配合,所述铰后定位部能与铰孔后的曲轴孔最小间隙旋转配合。铰刀利用两侧的铰前定位部及铰后定位部与缸体便能进行有效定位,不需要另设铰刀固定装置,在用铰刀加工某一档曲轴孔时,铰前定位部及铰后定位部至少能在其它4个档的曲轴孔进行有效定位,且由于加工部分曲轴孔及提供定位的曲轴孔都是属同一缸体,所以,相对振动和晃动最小,从而能大大提高加工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缸体的加工,尤其涉及利用普通车床高精度地加工多缸发动机缸体曲轴孔的曲轴孔铰刀及车床
技术介绍
曲轴孔的加工技术是发动机缸体加工中最关键的工艺技术。图8所示为目前四缸发动机缸体结构的一个示例图,缸体3为一个铸铁或招合金箱体,缸体3具有前端面31及后端面32,缸体3下部具有一贯穿缸体3的前端面31及后端面32的曲轴孔33,该曲轴孔33包括第一档331、第二档332、第三档333、第四档334及第五档335,这些孔都位于同一轴线上,且尺寸相同。曲轴孔33的尺寸精度,圆柱度和同轴度、粗糙度是衡量缸体加工质量 的最重要指标,一台好的发动机,其缸体曲轴孔尺寸精度要求达到5 6级精度(公差范围0.018),圆柱度达到¢0.007,同轴度达到¢0.015,粗糙度RaO. 8。传统的加工工艺是利用高精密专用镗床进行粗镗、精镗镗削后,再利用珩磨机对其进行铰珩,才能达到缸体曲轴孔尺寸精度要求,但这种现有加工工艺需购置专用的加工设备,设备投入大,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加工多缸缸体曲轴孔设备投入大加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普通车床高精度地加工多缸发动机缸体曲轴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多缸发动机缸体曲轴孔的曲轴孔铰刀,所述铰刀具有刀身和刀具,所述铰刀的一个端部具有能与车床主轴连接的装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整体呈圆杆形,所述刀身顺次包括铰前定位部、刀具安装部和铰后定位部,所述铰前定位部能与铰孔前的曲轴孔最小间隙旋转配合,所述铰后定位部能与铰孔后的曲轴孔最小间隙旋转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波王进周诗杰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达州市金恒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