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所述的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包含一片状的安装片,所述的安装片的四角分别设有一狭长的支撑片,所述的支撑片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的安装片成120°的支撑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利用互成120°角的安装片和支撑片,另外,由于支撑片上设有一定位槽,当使用者需要转动座椅的转盘时,必须先提升转盘,使得定位槽脱落锁定位置才能实现转动。该限位装置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转动座椅的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具,更确切的说是一种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技术背景 现有的转动座椅一般单纯采用轴承或转轴进行转动,这种转动方式没有任何限位装置和锁定装置,这种转动座椅容易导致使用者会突然失去平衡,进而跌落下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所述的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包含一片状的安装片,所述的安装片的四角分别设有一狭长的支撑片,所述的支撑片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的安装片成120°的支撑角。作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支撑片包含一第一支撑片和一第二支撑片,所述的第一支撑片向内折弯,所述的第二支撑片向外折弯。作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安装片的中部设有一安装孔,所述的第一支撑片上设有一楔形的定位槽。本技术的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利用互成120°角的安装片和支撑片,另外,由于支撑片上设有一定位槽,当使用者需要转动座椅的转盘时,必须先提升转盘,使得定位槽脱落锁定位置才能实现转动。该限位装置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转动座椅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的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其中I、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2、安装片;21、安装孔;3、支撑片;31、第一支撑片;311、定位槽;32、第二支撑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如图I至图2所示,一种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1,该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I包含一片状的安装片2,该安装片2的四角分别设有一狭长的支撑片3,该支撑片3的设置方向与该安装片2成120°的支撑角。支撑片3包含一第一支撑片31和一第二支撑片32,该第一支撑片31向内折弯,该第二支撑片32向外折弯。该安装片2的中部设有一安装孔21,第一支撑片31上设有一楔形的定位槽31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I)包含一片状的安装片(2),所述的安装片(2)的四角分别设有一狭长的支撑片(3),所述的支撑片(3)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的安装片(2)成120°的支撑角。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片(3)包含一第一支撑片(31)和一第二支撑片(32),所述的第一支撑片(31)向内折弯,所述的第二支撑片(32)向外折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片(2)的中部设有一安装孔(21),所述的第一支撑片(31)上设有一楔形的定位槽(3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所述的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包含一片状的安装片,所述的安装片的四角分别设有一狭长的支撑片,所述的支撑片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的安装片成120°的支撑角。本技术的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利用互成120°角的安装片和支撑片,另外,由于支撑片上设有一定位槽,当使用者需要转动座椅的转盘时,必须先提升转盘,使得定位槽脱落锁定位置才能实现转动。该限位装置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转动座椅的安全性能。文档编号A47C3/18GK202760695SQ20122047277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李理 申请人:李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座椅的限位装置(1)包含一片状的安装片(2),所述的安装片(2)的四角分别设有一狭长的支撑片(3),所述的支撑片(3)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的安装片(2)成120°的支撑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理,
申请(专利权)人:李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