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析受污染表面的设备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9964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分析受污染表面的设备(1),包括:转移装置(2),其具有载架(3)并具有多孔的盘形介质(5),该多孔的盘形介质(5)具有能够布置在受污染表面上的接触侧(6),其中载架(3)能够在介质的远离接触侧(6)的侧面(8)上经由第一固定边缘(7a)连接至介质;以及分析装置(11),其能够在介质(5)的接触侧(6)上经由第二固定边缘(7b)连接至介质(5),以便从载架(3)去除介质(5),其中第一固定边缘(7a)能够经由第一粘附结合连接至介质(5),并且第二固定边缘(7b)能够经由第二粘附结合连接至所述介质(5),并且其中第一粘附结合能够通过施加比释放第二粘附结合的力低的力释放。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利用设备(1)分析受污染表面的方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1)和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在不需要使用另外的辅助装置的情况下和在不损坏脆性介质(5)的情况下允许脆性介质(5)在转移装置(2)与分析装置(11)之间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分析受污染表面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具有多孔的盘形介质的转移装置,并包括分析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利用前述设备分析受污染表面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受污染表面的分析中已建立了各种分析方法。US5,232,838公开了一种由自支撑的支撑层组成的安装架,水溶性的粘附层被涂覆至该自支撑的支撑层。在与水接触时形成用于微生物的培养基的水溶性的“速溶”粉末继而撒在粘附层上。该分层构造被可剥离的保护膜覆盖。在剥离保护膜之后,可将包含“速溶”粉末的粘附层压在受污染表面上,以便使微生物从表面达到安装架上。随后,贴附的“速溶”粉末与水接触,以便开始微生物的通过由“速溶”粉末形成的培养基的培养。GB2019434A公开了一种粘附膜,其中由纤维素酯衍生物组成的多孔支撑层涂覆有例如由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或聚乙烯甲基醚组成的粘附层。可通过多孔的可剥离的泡沫层在支撑层的背对粘附层的侧面上机械地稳定支撑层,所述多孔的可剥离的泡沫层便于粘附膜按压到微生物受污染表面上。在将粘附膜从受污染表面去除之后,利用背对粘附层的侧面将膜向下放置在培养基上,以便培养所俘获的微生物。EP0816513B1公开了由可透水的但不可透微生物的薄膜组成的粘附膜,由水溶性聚合物组成的粘附层涂覆至所述粘附膜,所述粘附层能够固定微生物。薄膜可以可选择地涂覆至支撑层。利用这些膜,可借助于粘附层从受污染表面去除微生物。于是可将可以以滤圈的形式存在的薄膜引入过滤单元并与包含用于微生物的着色(显色)物质的水溶液接触。水溶性聚合物通过水溶液溶解并穿过薄膜,而微生物被保持在粘附层曾经位于的薄膜表面上,以便随后分析。此外,普遍的是特殊药签的使用。这些药签是这样的杆,所述杆在一端包括多孔的增厚部,用所述多孔的增厚部强烈地擦拭所要测试的表面,然后在后续分析步骤中冲洗所述多孔的增厚部,以便测试所粘附的污染物。所述药签用于所有类型的表面分析,所述所有类型的表面分析用于例如DNA分析的(生物)化学方法或者另外地用于确定表面污染物的微生物测试。为了表面污染物的定量和半定量测定,需要尽可能定量地从药签分离所粘附的微生物,以便不误导后续进一步的测试步骤。在孵化之后通过后续对生长的测试到培养基中的直接转移只有当检查表面的无菌性时才合适。转移步骤从未完全实现,并且这意味着利用这样的药签的定量和半定量分析难以证实,因为,首先,如上所述的污染物不能够以可靠的定量方式与药签分离,其次,样品区域的尺寸不由用药签的擦拭定量地限定。因此,允许在合适的孵化之后的病菌计数的直接评估的接触型琼脂板主要用于表面污染物的定量测定。代替药签,由于静电荷薄膜表面从所要测试的表面剥掉病菌并将所述病菌结合至薄膜表面结构,所以硝酸纤维素薄膜也可用于表面污染物的定量测定。这些薄膜于是可转移至琼脂培养基,并且可在与利用接触型琼脂板的方法类似的孵化之后定量地评估。M.Pitzurra等人在Hygiene&Medizin,22(2)1997,77–92,mhp-Verlag中公开了与利用接触型琼脂板或药签的方法相比和与洗掉方法相比的利用硝酸纤维素薄膜的所述方法。由M.Pitzurra等人公开的方法具有的优点是:表面不会如当利用接触型琼脂板时出现的那样被潮湿生长物或培养基污染,并且该方法与药签相比允许直接的定量评估。另外,对于基于过滤的病菌计数测定的区域,多种快速方法可用于液体,因此可在取样之后将薄膜直接引入这些方法。尽管相对于药签和接触型琼脂板的前述优点,但由于通常具有大约50mm的直径和100-200μm的厚度的脆性薄膜的必需的无菌操作非常费力并且依据方法不牢靠,所以迄今为止没有建立由Pitzurra等所测试的所述方法。因此,取样非常费时,并且当从所要分析的表面去除薄膜时和当进一步处理薄膜时需要专心。此外,该方法需要采用例如镊子的另外的技术援助操纵脆性薄膜。结果可被污染物所破坏。这些缺点具体地还妨碍如对于制药工业的GLP(“良好实验室规范”)和GMP(“良好制造规范”)所需的可再生取样。WO2008/113444A1公开了一种用于从过滤设备的过滤支撑装置去除过滤器的培养基单元。培养基单元包括充满培养基的底部和盖。盖具有固定边缘,该固定边缘突出到底部中,并且该固定边缘可经由与过滤器的粘附结合而粘结至过滤器的边缘,以便从过滤设备去除过滤器。所述盖使得在不利用镊子或其它援助的情况下,仅借助于盖的固定边缘就能够将过滤器从过滤支撑装置转移到培养基单元中。所描述的单元适合于在前述的过滤之后的液体样品的微生物测试。DE202009016410U1公开了一种用于容纳多孔的盘形介质的用于微生物分析的转移单元,该转移单元可借助于固定边缘经由介质的边缘从第一处理设备去除介质,并且所述转移单元具有开口,该开口可被可去除的盖关闭,并且经由该开口能够在另外的处理设备中进行介质的后续处理。JP2008/193919A公开了一种由经由铰链接头彼此联合的两个书皮形部分组成的培养容器,该培养容器用于表面上的细菌污染物的分析。用作培养容器的盖的第一部分具有带有平面粘附涂层的圆形突起。用作培养容器的底部的第二部分具有可充满用于细菌的培养基的碗形凹进。可将盖的涂覆粘合剂的突起压在受细菌污染表面上,并且借助于粘附涂层将细菌固定在突起上。随后,借助于铰链接头将盖折叠在底部上,并且固定在突起上的细菌经由突起与培养基的表面之间的均匀接触而接触底部中的培养基。JP2007/135542A公开了一种与JP2008/193919A的前述培养容器类似的培养容器,其具有单独的盖和包含用于所要分析的细菌的培养基的单独的底部。可从底部去除的盖在其面对培养基的内盖壁上具有圆形粘附涂层。可借助于所述粘附涂层从污染表面去除细菌,并且在所述细菌在粘附层上的固定之后,把盖放在底部上,使得盖的含细菌的粘附层均匀地粘附至底部中的培养基表面。由于所要测试的细菌的分析可能以不希望的方式与来自固定细菌的粘附涂层的粘合剂干涉,所以已原则上证明了它们的价值的两个前述设备不适合于执行利用例如薄膜过滤器的多孔盘形介质的受污染表面的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和方法,采用所述设备和方法,能够在不利用结构上复杂的系统的情况下和在不利用另外的技术援助的情况下,并且在从受污染表面去除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24 DE 102010024933.51.一种用于分析受污染表面的设备(1),
包括:
转移装置(2),
所述转移装置(2)具有安装架(3),并且
具有多孔的盘形介质(5),所述多孔的盘形介质(5)具有能够布置在
所述受污染表面上的接触侧(6),
其中所述安装架(3)能够在所述介质(5)的背对所述接触侧(6)的侧
面(8)上经由第一固定边缘(7a)粘结至所述介质(5);以及
分析装置(11),
所述分析装置(11)能够在所述介质(5)的接触侧(6)上经由第二固定
边缘(7b)粘结至所述介质(5),以便从所述安装架(3)去除所述介质(5),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边缘(7a)能够经由第一粘附结合粘结至所述介
质(5),并且所述第二固定边缘(7b)能够经由第二粘附结合粘结至所述介
质(5),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粘附结合能够被比破坏所述第二粘附结合的
施加力低的施加力破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
其中支撑层(4)布置在所述安装架(3)与所述介质(5)之间,并且其中
所述分析装置(11)能够在所述介质(5)的接触侧(6)上经由所述第二固定
边缘(7b)粘结至所述介质(5),以便从所述支撑层(4)去除所述介质(5)。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
其中所述第一粘附结合和所述第二粘附结合是临时的或可翻转
的。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边缘和所述第二固定边缘(7a、7b)每个均具有由
粘合剂组成的粘附层,所述粘合剂是压敏分散粘合剂或者由丙烯酸酯

\t共聚物微球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1),
其中所述粘合剂经由水溶性中间层涂覆至所述第一固定边缘和/
或所述第二固定边缘(7a、7b)。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
其中所述支撑层(4)是多孔的并且由弹性聚合物泡沫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1),
其中使所述支撑层(4)利用用于所述多孔介质(5)的后续处理的分
析液体或处理液体浸透。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边缘(7b)由布置在所述分析装置(11)的内盖表
面上的环形壁(12)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尔·普夫兰茨
申请(专利权)人:赛多利斯司特蒂姆生物工艺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