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848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16:44
提供一种主轴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主轴马达包括静止部和被支撑为相对于静止部可旋转的旋转部。静止部具有基底部、圆环状的铁芯背部、多个齿和线圈。旋转部具有与齿的径向内侧的端面在径向对置的磁铁和保持磁铁的轮毂。齿在比轮毂的外周面靠近径向外侧的位置,具有外侧铁芯部和配置在比外侧铁芯部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的内侧铁芯部。内侧铁芯部具有位于比轮毂的外周面靠近径向外侧的位置且配置在比线圈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的定位部,并且定位部的周向宽度比外侧铁芯部的周向宽度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轴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硬盘装置中搭载了用于使盘旋转的主轴马达。以往的主轴马达,记载在例如日本特开公报2006 - 230095号公报或日本特开公报2008 — 187844号公报中。在这些公报中所记载的主轴马达都是所谓的内转子型的主轴马达。内转子型的主轴马达使磁铁在线圈的内侧旋转。内转子型的主轴马达多使用在特别是重视薄型化的硬盘装置中。日本特开公报2006 - 230095号公报或日本特开公报2008 — 187844号公报的结构是,线圈的内周部配置在转子轮毂的外周部的下方。因此,就成为在主轴马达的尺寸设计 时,将线圈的轴向厚度与转子轮毂的外周部的轴向厚度简单地相加。所以,利用这些结构,使主轴马达进一步薄型化是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为使主轴马达进一步薄型化的结构,考虑例如将线圈整体配置在转子轮毂的外周面的径向外侧。通过该结构,能够使转子轮毂的外周部和齿在轴向更接近。但是,在使转子轮毂的外周部和齿在轴向更接近的情况下,有由于线圈的卷乱而使构成线圈的导线接触转子轮毂的外周面的危险。在本申请示例的一实施方式中,主轴马达包括静止部和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被支撑为相对于所述静止部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可旋转。所述静止部具有基底部、圆环状的铁芯背部、多个齿和线圈。所述基底部沿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延展。所述圆环状的铁芯背部配置在所述基底部的上表面侧。所述多个齿从所述铁芯背部朝向径向内侧突出。所述线圈安装于所述齿。所述旋转部具有磁铁和轮毂。所述磁铁与所述齿的径向内侧的端面在径向对置。所述轮毂保持所述磁铁。所述齿具有外侧铁芯部和内侧铁芯部。所述外侧铁芯部配置在比所述轮毂的外周面靠近径向外侧的位置。在所述外侧铁芯部卷绕有构成所述线圈的导线。所述内侧铁芯部配置在比所述外侧铁芯部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所述内侧铁芯部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配置在比所述轮毂的外周面靠近径向外侧且比所述线圈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所述主轴马达中,所述定位部的周向宽度比所述外侧铁芯部的周向宽度宽。盘驱动装置包括上述主轴马达、存取部和外罩。存取部对被主轴马达的旋转部支撑的盘进行信息的读取和写入中的至少一种。壳体由基底部和外罩构成。在壳体的内部容纳有旋转部和存取部。根据本申请示例的一实施方式,能够抑制构成线圈的导线与轮毂的外周面的接触。并且,由于盘驱动装置具有上述主轴马达,从而使盘驱动装置薄型化。上述及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因素、特点、步骤、特性和优势,将从下面的首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参考附图中变得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I是主轴马达的纵剖视图。图2是静止部的局部俯视图。图3是盘驱动装置的纵剖视图。图4是主轴马达的纵剖视图。图5是主轴马达的局部纵剖视图。图6是定子铁芯的俯视图。图7是定子铁芯的局部俯视图。 图8是定子铁芯的局部俯视图。图9是定子铁芯的局部俯视图。图10是定子铁芯的局部俯视图。图11是定子铁芯的局部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将沿中心轴线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相对于基底部将线圈侧作为上,来说明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但是,这只是为了方便说明而定义的上下方向,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主轴马达和盘驱动装置在使用时的方向。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主轴马达IlA的纵剖视图。如图I所示,主轴马达IlA具有静止部2A和旋转部3A。旋转部3A被支撑为相对于静止部2A可旋转。静止部2A具有基底部21A、圆环状的铁芯背部41A、多个齿42A和线圈222A。基底部21A沿相对于中心轴线9A正交的方向延展。铁芯背部41A配置在基底部21A的上表面侦U。齿42A从铁芯背部41A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线圈222A安装于齿42A。旋转部3A以中心轴线9A为中心旋转。旋转部3A具有轮毂31A和磁铁33A。磁铁33A保持于轮毂31A。磁铁33A与齿42A的径向内侧的端面在径向对置。图2是一个齿42A的附近的静止部2A的局部俯视图。在图2中,用双点划线表示轮毂31A的外周面612A。如图I以及图2所示,齿42A具有外侧铁芯部421A和内侧铁芯部426A。外侧铁芯部421A配置在比轮毂31A的外周面612A靠近径向外侧的位置。构成线圈222A的导线卷绕于外侧铁芯部421A。内侧铁芯部426A配置在比外侧铁芯部421A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内侧铁芯部426A具有定位部70A。定位部70A配置在比轮毂31A外周面612A靠近径向外侧且比线圈222A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并且,由于定位部70A的周向的宽度比外侧铁芯部421A的周向的宽度宽,通过定位部70A可抑制线圈222A的卷乱。其结果是,可抑制构成线圈222A的导线与轮毂31A的外周面612A的接触。接下来,对本专利技术更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3是盘驱动装置I的纵剖视图。盘驱动装置I是使磁盘旋转并对于磁盘12进行信息的“读取”以及“写入”中的至少一项的装置。如图3所示,盘驱动装置I具有主轴马达11、磁盘12、存取部13和外罩14。主轴马达11在保持磁盘12的同时,使该磁盘12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主轴马达11具有沿磁盘12的下表面延展的基底部21。壳体具有基底部21和外罩14。主轴马达11的旋转部3、磁盘12和存取部13容纳在框体的内部。存取部13使头部131沿磁盘12的记录面移动。由此,存取部13对磁盘12进行信息的“读取”以及“写入”。另外,存取部13也可具有ニ个以上的头部131。并且,存取部13也可对磁盘12仅进行信息的“读取”以及“写入”中的任ー项。接下来,对上述主轴马达1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主轴马达11的纵剖视图。如图4所示,主轴马达11具有静止部2和旋转部3。静止部2相对于基底部21和外罩14相对静止。旋转部3被支撑为相对于静止部2可旋转。本实施方式的静止部2具有基底部21、定子单元22、磁屏蔽板23和静止轴承单元24。·基底部21支撑定子单元22和静止轴承单元24。基底部21例如通过冲压加工磁性体的板(镀锌钢板等)而形成。如图4所示,基底部21具有内侧圆筒部211、内侧平板部212、外侧圆筒部213和外侧平板部214。内侧圆筒部211被配置为与中心轴线9大致同轴。内侧平板部212从内侧圆筒部211的下端部朝向径向外侧延展。在此,径向是与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或是与中心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以下的说明中也同样使用。外侧圆筒部213从内侧平板部212的外周部朝向上方延伸。外侧平板部214从外侧圆筒部213的上端部更朝向径向外侧延展。定子单元22具有定子铁芯221和多个线圈222。定子铁芯221配置在内侧平板部212的上侧且外侧圆筒部213的径向内侧的位置。定子铁芯221由多张电磁钢板在轴向层压而构成的层压钢板形成。在此,轴向是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或是与中心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以下的说明中也同样使用。使用例如硅素钢板等作为电磁钢板。定子铁芯221具有圆环状的铁芯背部41和从铁芯背部41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齿42。铁芯背部41被压入至基底部21的外侧圆筒部213的内周面。或者是铁芯背部41借助间隙粘结在基底部21的外侧圆筒部213的内周面。多个齿42在周向大致等间距地排列。铁芯背部41和线圈222配置在比后述轮毂31A的外周面612靠近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轴马达,该主轴马达包括:静止部;以及旋转部,其被支撑为相对于所述静止部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可旋转,所述静止部具有:基底部,其沿与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延展;铁芯背部,其配置在所述基底部的上表面侧,且呈圆环状;多个齿,其从所述铁芯背部朝向径向内侧突出;以及线圈,其安装于所述多个齿,所述旋转部具有:磁铁,其与所述多个齿的径向内侧的端面在径向对置;以及轮毂,其保持所述磁铁,所述多个齿具有:外侧铁芯部,其在比所述轮毂的外周面靠近径向外侧的位置,被构成所述线圈的导线卷绕;以及内侧铁芯部,其配置在比所述外侧铁芯部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所述内侧铁芯部具有位于比所述轮毂的外周面靠近径向外侧且比所述线圈靠近径向内侧的位置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周向宽度比所述外侧铁芯部的周向宽度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冈健人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