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回路上设有节流元件,且至少一个节流元件单独设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或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口流路。该热管理系统通过节流元件精确控制流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流量,从而控制与制冷剂换热的换热介质温度,以使冷却车厢和电池的换热介质取得不同的温度,满足不同的温度环境需求,相较于现有技术,达到调整电池和车厢温度目的的同时,无需将为电池降温的高温换热介质和低温换热介质进行混合,可以减少火用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管理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热管理系统的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由于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成为汽车发展的一种趋势。与传统燃油车不同,电动汽车采用电池组作为动力源,其续航能力是评价电动汽车优劣的主要指标。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只有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才能保证高效率和长寿命,而在目前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中,一般采用风冷散热器配合冷水循环来冷却电池。一般来说,车厢内的温度要求为27°C,而电池组的最佳工作温度为35°C左右,因此在满足车厢温度要求的前提下,虽然能冷却电池,但是不能有效地控制电池在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为解决该问题,请参考图1,图I为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电池和车厢冷却模块的结构原理图。自水泵2流出的冷却水经过冷却水三通阀3,一路流入电池冷却器4内,与流经电池冷却器4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另一路冷却水与降温后的冷却水混合,混合后的冷却水用以冷却电池I。制冷剂通过电子膨胀阀7节流后经过制冷剂三通阀5,一路流经电池冷却器4与冷却水换热,另一路流经蒸发器6与空气换热,降低车厢温度。该结构布置方式,可以同时满足车厢和电池I的降温需求。原理如下电池冷却器4和蒸发器6的蒸发温度一致,蒸发器6的较低蒸发温度可以保证车厢能够获取较低的温度,同样,电池I也能够获得较低的温度,为了避免电池I的温度和车厢一样过低,冷却电池I后的高温冷却水分成两路,一路高温冷却水与经过电池冷却器4冷却后的低温冷却水混合,从而获得比低温冷却水温度高的冷却水,以使电池I降温后的温度高于降温后的车厢温度。然而,上述结构存在下述缺点第一、高温冷却水和低温冷却水混合时,两者的温差较大,因此,火用损失很大,影响系统的工作效率;而且,冷却水混合时的温度调节精度较低,难以恒定电池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工作;第二、该结构中,既设置电池冷却器4,又设置蒸发器6,造成空间资源的浪费。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使其满足车厢和电池的不同温度需求,又降低火用损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中具有两并联设置的蒸发器,且具有单独设于其中一蒸发器制冷剂进口流路的节流元件,从而可以调节制冷剂分配,使两蒸发器具有不同的冷却效果,满足车厢和发热部件不同的冷却温度需求,且无需混合换热介质,降低火用损失。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热管理系统的电动汽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回路上设有节流元件,且至少一个节流元件单独设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或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口流路。优选地,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口压力小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口压力;且至少一个所述节流元件单独设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流路,所述第二蒸发器出口流出的制冷剂流经节流元件后与流出所述第一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混合时压力相 坐寸ο优选地,所述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进口流路的节流元件为毛细管和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进口流路的节流元件为所述毛细管;单独设于所述第二蒸发器制冷剂出口流路的节流元件为第二电子膨胀阀。优选地,所述第一蒸发器制冷剂进口流路的节流元件为毛细管和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蒸发器制冷剂进口流路的节流元件为毛细管和第三电子膨胀阀。优选地,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均设有流通制冷剂的第一流道和流通冷却液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均密封隔离;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二流道与用于冷却车厢的车厢冷却器连通形成回路,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二流道与发热部件冷却装置连通形成回路。优选地,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为一体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进口端设有四个进口,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口端设有四个出口 ;所述第一蒸发器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进口管道与两所述进口连通,出口管道均穿过所述第二蒸发器后分别通过两所述出口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车厢冷却器的进口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出口管道分别与另两所述出口连通,进口管道均穿过所述第一蒸发器后分别通过另两所述进口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发热部件冷却装置的出口管道连通。优选地,所述发热部件冷却装置包括内部设有冷却液流路的电池冷却器和变频器冷却器,所述第二蒸发器第二流道的出口管道通过三通阀连通所述电池冷却器和所述变频器冷却器的冷却液进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蒸发器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回路上设有节流元件,且至少一个节流元件单独设于第一蒸发器和/或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口流路。由于节流元件具有调节流量的作用,且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中至少一者具有单独调节的节流元件,因此,节流元件能够精确控制流入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流量,从而控制与制冷剂换热的换热介质温度,以使冷却车厢和发热部件的换热介质取得不同的温度,满足不同的温度环境需求,相较于现有技术,达到调整电池和车厢温度目的的同时,无需将为发热部件降温的高温换热介质和低温换热介质进行混合,可以减少火用损失。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蒸发器的进口压力小于第二蒸发器的进口压力;且至少一个节流元件单独设于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出口流路,第二蒸发器出口流出的制冷剂流经节流元件后与流出第一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混合时压力相等。由于第一蒸发器进口压力低于第二蒸发器进口压力,则第一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低于第二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从而进一步地,使由第一蒸发器冷却的车厢和由第二蒸发器冷却的发热部件获得不同的冷却温度,使车厢获得舒适的温度,并保持发热部件的最佳工作温度。而且,在第二蒸发器至压缩机的制冷剂流路上单独设置节流元件,能够消除进口流路处引起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制冷剂状态不一致的现象,从而有效地降低自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混合时的火用损失,提高系统的热交换效率。即该专利技术可以在降低火用损失的前提下,使车厢和发热部件获得与各自对应的温度环境。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具有车厢、电池以及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由于上述热管理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热管理系统的电动汽车也具有相同技术效果。附图说明 图I为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电池和车厢冷却模块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电动汽车冷却系统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热管理系统的压焓图;图5为图3中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一体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为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中具有两并联设置的蒸发器,且具有单独设于其中一蒸发器制冷剂进口流路的节流元件,从而可以调节制冷剂分配,使两蒸发器具有不同的冷却效果,满足车厢和发热部件不同的冷却温度需求,且无需混合换热介质,降低火用损失。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热管理系统的电动汽车。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回路上设有节流元件,且至少一个节流元件单独设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或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进口流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荣,爱德文·约翰·斯坦科,胡琼,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