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地震工程
,具体为设置在各种桥梁结构的桥墩顶(或斜拉桥的主塔下横梁处)的一种被动阻尼装置,用于在强地震下减小主梁传递到桥墩(桥塔)的横向惯性力、控制桥墩(塔)和主梁之间的横向相对位移,同时又能适应桥梁在正常使用荷载和地震下的纵向变形。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发,从汶川、海地、智利一直到玉树大地震,在连续发生。据我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预测,全球目前处于地震活跃期,这一活跃期可能还要持续10年,而 我国恰恰处于一个地震活跃区。因此,防震减灾形势非常严峻。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进入了大跨度桥梁建设的高潮。以斜拉桥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修建各类斜拉桥300余座,均采用混凝土桥塔,是世界上修建斜拉桥最多的国家。并且一部分斜拉桥已经在纵桥向采用了被动阻尼器装置来减少斜拉桥纵桥向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而对于斜拉桥横桥向阻尼器的研究和实际工程运用则很少,都是利用桥塔和桥墩结构本身去抵抗强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这样对于桥塔或桥墩的横桥向抗震十分不利。目前国内外在桥梁工程中较常用的被动阻尼器有粘滞液体阻尼器、FPS(摩擦摆锤体系)、铅芯橡胶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桥梁结构的横向减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上下相对安置的两个半装置组合而成,上半装置包括上顶板、若干金属挡块,下半装置包括下底板、若干三角形钢板和若干球形体,其中: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均为矩形大尺寸金属板,且均为水平放置,它们分别将上下半装置牢固得固着于主梁和桥墩上;所述若干金属挡块为竖向放置的矩形金属块,各金属挡块依次间隔布置,每金属挡块的上水平端侧焊接固定在所述上顶板平面上;所述若干三角形钢板为竖向放置的软钢板,各三角形钢板同样也依次间隔布置,每三角形钢板的下底座焊接在所述下底板平面上,所述各个球体固定在三角形钢板顶部,且各个球体依次间隔置入所述上半装置的相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星,叶爱君,倪晓博,赫中营,王晓伟,李闯,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