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荟纤维与棉混纺生产高档针织用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4539 阅读:4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芦荟纤维与棉混纺生产高档针织用纱的方法。选用芦荟和棉纤维。芦荟纤维经清花、梳棉、预并后在并条上与棉精梳条并合,再经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生产出筒纱。清花工序采用低速、多梳少打、大隔距、薄喂少落、偏重加压;梳棉工序重点解决分梳度,实现单纤维化并最大限度降低纤维的疲劳损伤;并条工序混合成分均匀、减少弯钩纤维,采用轻定量、重加压、低速度、一道预并、三道混并;粗纱工序采用轻定量、重加压、低速度、大捻度;细纱工序在细纱机上加装赛络纺纱装置,采用适中捻系数、低锭速、胶辊压力。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毛羽少,抗起毛起球性能好,强力高,织物蓬松、柔软有弹力,制成的衣物穿着舒适性、保暖性好,有护肤润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芦荟纤维是采用高科技手段将芦荟原液在纤维素纤维纺丝时加入纤维内而制成的功能性纤维素纤维,使纤维体内和外表均匀分布着纳米芦荟原液。芦荟粘胶短纤维的化学和物理性能非常接近棉花,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放湿性,用其加工的织物穿着特别舒适。在纺织加工过程中,与合成纤维混纺可以改善混纺纤维的可纺性,利于加工。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可用多种染料染成各种色泽鲜艳的颜色。主要用于纯纺或与棉、其他功能 性纤维混纺也同样适用与涤沦等合成纤维混纺,可按照客户的不同需求制成各种织物。芦荟纤维手感柔软、悬垂好、外观亮丽,加之适宜的弹力决定了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内衣、衬衣、毛衫、袜子等领域。芦荟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型纤维素纤维原料,已经越来越受到下游消费者的喜爱,芦荟纤维产品的绿色环保、护肤、保健、柔软亮丽等特性逐渐被认可。芦荟纤维含有丰富的芦荟多糖,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滋养、增白作用;所含成分如活性酶、氨基酸、芦荟大黄素等,不仅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滋润作用,还能加速皮肤新陈代谢,增强皮肤弹性,从而使皮肤显得光滑柔软;芦荟的植株体内含有磷、硼、硅、钾、钠、钙、镁、锰、锌、铜、铬、铝、铁、钡、银、钴、钛、镍、钒和锗等矿物质,可以促进糖、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调节机体生理机能,维持渗透压及体内酸碱平衡;芦荟纤维中的多糖类物质是黏液的主要成分,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止老化和治疗慢性过敏症。研究表明,多糖能促进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合成,调节细胞的生长,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芦荟纤维中含有丰富的胶黏液体,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刺激细胞生长,还可有效地治疗常见的皮肤及体表的各种疾病。尤其在国内市场,芦荟纤维产品的比重在逐步提升,将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但芦荟纤维存在以下问题1、芦荟纤维蓬松、卷曲数少、纤维之间抱合力小,纺纱中易产生大量静电,影响纤维的可纺性,容易产生粘卷、绕罗拉、胶辊现象;2、强力比棉纤维及粘胶纤维强力要低,纺芦荟高支纱比纺棉纤维高支纱难度要大,由此在芦荟纤维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提高芦荟纱品种的强力是芦荟纤维纺高支纱的难点;3、生产高档针织用纱对成纱条干、细节、粗节、棉结、毛羽要求较高,减少纤维短绒、提高纤维的整齐度是关健;4、高档针织纱表面滑爽,易脱结,要解决脱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干湿强度高、吸湿透气性好、护肤、保健、织物手感滑爽、色泽亮丽、布面组织丰满圆滑的芦荟纤维与棉混纺生产高档针织用纱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方式为,,芦荟纤维干断裂强度2. 18CN/dtex、湿断裂强度I. 22CN/dtex、干断裂伸长19. 9%、线密度I. 64dtex、线密度偏差率-I. 80%、长度37. 6mm、超长纤维O. 3%、倍长纤维0%、残硫量10. 7mg/100g、疵点0%、油污黄纤维O mg/100g、干强CV值11. 21%、白度65. 7%、回潮率 12. 55%、含油率 O. 14%,棉纤维配棉品级2. 5级、主体长度29mm、断裂强度28. 9CN/tex、细度I. 69dtex、16mm以下短绒率为17. 8%、回潮率7. 8%、含杂率I. 1%,具体步骤如下I)芦荟纤维清花工艺清花生产前先对芦荟原料进行加油加湿处理,抓棉机打手下降速度每次3_,转速960r/min,回转小车速度2. 8r/min,刀片伸出肋条3mm,打手速度800 r/min、豪猪开棉机上加装SXFZ-103型多功能防轧仪、成卷机上加装FLT600智能型匀整控制系统、风扇速度950r/min、打手和天平罗拉的隔距12mm,温湿度65±5% ;棉卷罗拉速度12 r/min,棉卷长36米,棉卷湿重13. 8±0. 2 Kg,在清花上加装粗纱装置,成卷时加入6根同支别的粗纱;·2)芦荟纤维梳棉工艺给棉板抬高5mm,锡林速度330r/min、刺棍速度785r/min、道夫速度19r/min、盖板速度87. 3mm/min,锡林与盖板的隔距10英丝X 9英丝X 8英丝X 8英丝X 9英丝,除尘刀高度与机框平,刀背与机框水平面夹角90°,刺辊与除尘刀隔距O. 35 mm、刺辊与小漏底入口隔距8 mm、出口隔距I. 5 mm,刺辊与锡林隔距O. 18 mm,前张力牵伸I. 4倍,芦荟纤维生条干重定量采用16. 80g/5米;3)并条工艺芦荟纤维先经过一道预并,预并干重定量18. 91g/5米,再经过三道并条并合,头并采用6根,4根精梳棉条与2根芦荟纤维,干重定量18. 92 g/5米,二并8根干重定量17. 56 g/5米,三并8根干重定量17. 56 g/5米,三并乌斯特条干在3. 5%以内,4)粗纱工艺粗纱捻度6. 2捻/10cm,罗拉隔距采用22. 5mmX 37mm,后区牵伸I. 21倍,钳口隔距4.5mm,摇架压力130N/双锭,粗纱干重定量为3. 82g/10米,粗纱总牵伸倍数9. 5倍,前罗拉转速185r/min,乌斯特条干彡4. 5%,粗纱伸长彡2. 0%、差异率彡O. 5% ;5)细纱工序总牵伸倍数55. 8倍,罗拉隔距为17mmX40mm,后区牵伸倍数为I. 25倍,前罗拉速度184r/min ;捻度92. I捻/10cm、捻系数354,钢领用型号PGl -4251、钢丝圈用型号W321-32# ;6)络筒工序,在自动络筒机上生产,采用电子清纱器和空捻无结技术,电清参数棉结 250%、短粗 140%X I. 5cm、长粗 30%X 16 cm、长细 _30%X 16 cm,生产出 JC/ 芦荟 68/3214. 8tex的芦荟纱品种。本专利技术清花工序采用低速、多梳少打、大隔距、薄喂少落、偏重加压;梳棉工序重点解决分梳度,原则上实现单纤维化并最大限度降低纤维的疲劳损伤;并条工序保证混合成分均匀、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减少弯钩纤维,采用轻定量、重加压、低速度、一道预并、三道混并;粗纱工序采用轻定量、重加压、低速度、大捻度;细纱工序在细纱机上加装赛络纺纱装置,采用适中捻系数、低锭速、胶辊压力加大的工艺。赛络纺纱较传统的环锭纺纱毛羽少,且由于其股纱结构对纤维的束缚能力强,在后续加工中毛羽增加量减少,抗起毛起球性能好,并且强力比环锭纺纱高10%。芦荟纤维与棉混纺,可赋予织物良好的蓬松、柔软性及适宜的弹力,解决了纯棉织物的易皱性和尺寸稳定性问题,使穿着舒适性和保暖性进一步提高,用其做成内衣、背心、汗衫、短裤、T恤、睡衣等贴身服饰,可达到护肤润肤和保健的作用。 用本专利技术生产的芦荟与棉混纺纱由于有优质细绒棉的加入,增添了面料的棉质感,使穿着舒适性和保暖性进一步提高,织物手感蓬松、柔软并有适宜的弹力。用本专利技术生产的纱线主要应用于内衣、背心、汗衫、短裤、T恤、睡衣等贴身服饰等,可达到护肤润肤和保健的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先选用合适的芦荟纤维、芦荟纤维生产线和棉纤维、棉纤维生产线,具体如下 芦荟纤维条件干断裂强度2. 18CN/dtex、湿断裂强度I. 22CN/dtex、干断裂伸长19. 9%、线密度I. 64dtex、线密度偏差率-I. 80%、长度37. 6mm、超长纤维O. 3%、倍长纤维0%、残硫量10. 7mg/100g、疵点0%、油污黄纤维O mg/100g、干强CV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芦荟纤维与棉混纺生产高档针织用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芦荟纤维:干断裂强度2.18CN/dtex、湿断裂强度1.22CN/dtex、干断裂伸长19.9%、线密度1.64dtex、线密度偏差率?1.80%、长度37.6mm、超长纤维0.3%、倍长纤维0%、残硫量10.7mg/100g、疵点0%、油污黄纤维0?mg/100g、干强CV值11.21%、白度65.7%、回潮率12.55%、含油率0.14%,棉纤维:配棉品级2.5级、主体长度29mm、断裂强度28.9CN/tex、细度1.69dtex、16mm以下短绒率为17.8%、回潮率7.8%、含杂率1.1%,具体步骤如下:1)芦荟纤维清花工艺清花生产前先对芦荟原料进行加油加湿处理,抓棉机打手下降速度每次3mm,转速960r/min,回转小车速度2.8r/min,刀片伸出肋条3mm,打手速度800?r/min、豪猪开棉机上加装SXFZ?103型多功能防轧仪、成卷机上加装FLT600智能型匀整控制系统、风扇速度950?r/min、打手和天平罗拉的隔距12mm,温湿度65±5%;棉卷罗拉速度12?r/min,棉卷长36米,棉卷湿重13.8±0.2?Kg,在清花上加装粗纱装置,成卷时加入6根同支别的粗纱;2)芦荟纤维梳棉工艺给棉板抬高5mm,锡林速度330r/min、刺辊速度785r/min、道夫速度19r/min、盖板速度87.3mm/min,锡林与盖板的隔距10英丝×9英丝×8英丝×8英丝×9英丝,除尘刀高度与机框平,刀背与机框水平面夹角90°,刺辊与除尘刀隔距0.35?mm、刺辊与小漏底入口隔距8?mm、出口隔距1.5?mm,刺辊与锡林隔距0.18?mm,前张力牵伸1.4倍,芦荟纤维生条干重定量采用16.80g/5米;3)并条工艺芦荟纤维先经过一道预并,预并干重定量18.91g/5米,再经过三道并条并合,头并采用6根,4根精梳棉条与2根芦荟纤维,干重定量18.92?g/5米,?二并8根干重定量17.56?g/5米,三并8根干重定量17.56?g/5米,三并乌斯特条干在3.5%以内,4)粗纱工艺粗纱捻度6.2捻/10cm,罗拉隔距采用22.5mm×37mm,后区牵伸1.21倍,钳口隔距4.5mm,摇架压力130N/双锭,粗纱干重定量为3.82g/10米,粗纱总牵伸倍数9.5倍,前罗拉转速185r/min,乌斯特条干≤4.5%,粗纱伸长≤2.0%、差异率≤0.5%;5)细纱工序总牵伸倍数55.8倍,罗拉隔距为17mm×40mm,后区牵伸倍数为1.25倍,前罗拉速度184r/min;捻度92.1捻/10cm、捻系数354,钢领用型号PG1??4251、钢丝圈用型号W321?32#;6)络筒工序,在自动络筒机上生产,采用电子清纱器和空捻无结技术,电清参数:棉结250%、短粗140%×1.5cm、长粗30%×16?cm、长细?30%×16?cm,生产出JC/芦荟68/32??14.8tex的芦荟纱品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烈李孝明鲁利斌袁望利苗馨匀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