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敷料用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4892811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敷料用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芯层为聚乙烯醇;所述皮层按质量份含有如下组分:羧乙基甲壳胺纤维30‑75份;海藻酸纤维10‑20份;芦荟纤维1‑5份;柠檬皮提取物1‑5份;紫胶色素3‑8份;栀子黄色素2‑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皮芯型结构,并添加柠檬皮提取物、紫胶色素和栀子黄色素并复合海藻酸纤维到羧乙基甲壳胺纤维中,使得所制备的复合纤维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抗菌性能,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可达到99.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敷料用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甲壳素是地球上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可再生资源,其脱乙酰衍生物甲壳胺,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止血、促进伤口愈合等特性,使其在可吸收外科手术缝合线、伤口敷料、药物载体材料、人造皮肤等各种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甲壳胺溶解于有机酸或无机酸中,呈粘稠胶体状,经纺丝、凝固、洗涤、干燥等工序可以制得甲壳胺纤维,用于制备伤口敷料。日本公开特许公报昭(JP60,059,123,1985)、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29748A,公开日为1996年8月28日,专利技术名称为“脱乙酰甲壳质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49093A,公开日为1997年5月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甲壳质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250759A,公开日为2008年8月2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医用壳聚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等相继公开了甲壳胺纤维的制造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制备得到的甲壳胺纤维在医学临床应用中存在着抗菌性弱、吸液性差等缺陷,尤其是应用于易感染、渗出液较多的烧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芯层为聚乙烯醇;所述皮层按质量份含有如下组分:羧乙基甲壳胺纤维30‑75份;海藻酸纤维10‑20份;芦荟纤维1‑5份;柠檬皮提取物1‑5份;紫胶色素3‑8份;栀子黄色素2‑7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芯层为聚乙烯醇;所述皮层按质量份含有如下组分:羧乙基甲壳胺纤维30-75份;海藻酸纤维10-20份;芦荟纤维1-5份;柠檬皮提取物1-5份;紫胶色素3-8份;栀子黄色素2-7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的含量为复合纤维总质量的4%-3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羧乙基甲壳胺纤维的脱乙酰度为70%-90%;所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800-3800,醇解度为90%-99%;所述复合纤维的纤度断裂强度4.6-5.2g/d,断裂伸长为23-25%。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聚乙烯醇纺丝原液为芯层,以吸附有柠檬皮提取物、紫胶色素和栀子黄色素的羧乙基甲壳胺纤维以及海藻酸纤维和芦荟纤维的共混纺丝原液为皮层,自皮芯型复合喷丝组件挤出,经纺丝成形,再经牵伸和水洗工艺得到具有皮芯型结构的复合纤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将聚合度为1800-3800,醇解度为90%-99%的聚乙烯醇在95-98℃下溶解于水或3wt%以下的稀醋酸水溶液中,得到聚乙烯醇溶液,经脱泡得聚乙烯醇纺丝原液;(2)将脱乙酰度为70%-90%的吸附有柠檬皮提取物、紫胶色素和栀子黄色素的羧乙基甲壳胺和海藻酸以及芦荟纤维在室温下溶解于1%-10wt%稀醋酸水溶液中,得到羧乙基甲壳胺和海藻酸的混合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达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明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