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石墨烯是ー种由单层碳原子按照六方対称的蜂巢结构排布成的ニ维薄膜材料。由于石墨烯在电学、光学、热学以及力学等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质,自其被发现以来就引起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各领域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受到エ业界的广泛关注。对于电子传输而言,石墨烯的电子迁移率比传统的硅材料高两个数量级以上,而且对称的能带结构导致其具有匹配的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因而石墨烯被视为硅基电子学的有力竞争者。光学方面,石墨烯在从可见光至远红外范围内保持良好的透光性,吸光率仅为0. 23%,结合其优异的导·电性及柔韧性,石墨烯有望取代ITO等材料成为下一代的透明导电材料。与硅基电子学类似,石墨烯在电子学以及光电子学领域的应用离不开有效地掺杂以及Pn结的构筑,即根据需要将不同区域的石墨烯费米能级调节到合适的位置,继而实现特定的电子运算性能以及光电转换性能。由于石墨烯仅有ー层碳原子构成,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强度很大,传统的诸如离子注入等用于硅材料掺杂的方法不再适用。目前制备石墨烯单晶Pn结的方法往往基于机械剥离得到的微米尺度石墨烯,不利于规模的扩大;此外,实现掺杂的方法一般也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调制掺杂单晶石墨烯pn结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铜箔置于反应器中并在还原性气氛下进行退火;2)在980?1020℃温度下向所述反应器中通入碳源气体与还原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在步骤1)退火后的铜箔表面生长亚单层的本征石墨烯孤岛;3)向所述反应器中通入惰性气体与还原性气体的混合气体,以除去步骤2)中通入的碳源气体;同时将体系温度降低至900?960℃;4)维持体系温度在900?960℃,向所述反应器中通入含氮碳源与还原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在步骤2)所述本征石墨烯孤岛的间隙中,以已有的孤岛边缘为起点生长氮掺杂的石墨烯;5)重复所述步骤2)?4)的操作至少0次,得到单级或多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