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4356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C?0.10%~0.20%、Si?0.8%~1.5%、Mn?1.00%~1.50%、Nb?0.02%~0.06%、Mo0.20%~0.40%、B?0.0005%~0.003%、Ti?0.015%~0.03%、Als?0.015%~0.045%,余为Fe。其方法包括冶炼、连铸、轧制和热处理,板坯加热温度1220~1240℃,加热时间60~110秒/厘米;第一阶段轧制温度≥990℃;第二阶段开轧温度920~870℃,终轧温度800~850℃,变形量大于60%;轧后开冷温度730~780℃,返红温度600~700℃;淬火温度900~930℃,保温1.5~2.5分/毫米;回火温度200~300℃,保温3~5分/毫米。本发明专利技术钢板不含Ni,成本较低,两阶段控轧后经离线淬火加低温回火即可获得屈服强度大于1100N/mm2,-40℃纵向低温韧性大于30J的超高强度钢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IlOOMPa级别高强度焊接结构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超高强度可焊接大型工程机械用结构钢板的需求不断增加。IlOOMPa级别主要用于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由北京科技大学申请的公开号为CN101942616A、名为“一种高延伸率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板及其生产方法”的中国专利,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 06% O. 18%,Si :0· 55 % I. 7 %,Mn : I. I % I. 7 %,P :彡 O. 007 %,S :彡 O. 006 %,N 彡 O. 0040 %,Nb 0. 02% O. 06%, Mo 0. 25% O. 4%, Ti 0. 01% O. 02%, Cr 0. 3% O. 5%, Ni O. 3% O. 8%, Cu 0. 3% O. 8%, V 0. 025% O. 05%, B 0. 0005% O. 0015%,可选成份Als 0. 015% O. 02%,其他为铁和不可避免杂质。钢板的微观组织是一种复相组织,有贝氏体组织、马氏体组织、以及少量的残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强度钢板,其特征在于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0%~0.20%、Si?0.8%~1.5%、Mn?1.00%~1.50%、Nb?0.02%~0.06%、Mo?0.20%~0.40%、B?0.0005%~0.003%、Ti?0.015%~0.03%、Als0.015%~0.045%,P≤0.015%,S≤0.005%,[N]≤0.0040%,[O]≤0.002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侯华兴刘明杨颖张哲赵坦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