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调质储油罐用12MnNiVR钢板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4663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0 22:28
一种非调质储油罐用12MnNiVR钢板的生产方法,涉及储油罐钢制造领域。该钢板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7??0.13%,Si:0.20~0.40%,Mn:1.40~1.60%,Ni:0.20~0.40%,Ti:0.01~0.02%,V:0.04~0.06%,Mo:0~0.20%,P:0~0.01%,S:0~0.005%,Nb:0~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优点在于,采用低碳加适量Mn、Cr和Ni成分设计,通过采用TMCP+回火热处理的生产工艺,使得钢板屈服强度在490MPa以上,抗拉强度在610MPa以上,-20℃低温冲击韧性在200J以上,最大厚度可达50mm,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油罐钢制造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根据已公开的专利技术,国内外储油罐用高强度钢板均采用调质状态交货,成本较高,生产工艺复杂,难以控制,增加生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采用低碳加适量Mn、Cr和Ni成分设计,通过采用TMCP+回火热处理的生产工艺,使得钢板屈服强度在490MPa以上,抗拉强度在610MPa以上,_20°C低温冲击韧性在200J以上,最大厚度可达50mm,适合大规模生产。本专利技术的非调质储油罐用12MnNiVR钢板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O. 07 O. 13%, Si 0. 20 0· 40%, Mn 1. 40 1· 60%, Ni 0. 20 0· 40%, Ti 0. 01 O. 02%, V O. 04 O. 06%, Mo :0 0· 20%, P :0 0· 01%, S :0 0· 005%, Nb :0 0· 03%,余量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生产工艺如下(I)将钢坯加热到115(T1220°C,保证钢坯均热时间4飞小时,提高钢坯厚度方向上加热的均匀性;(2)对出炉后的钢坯进行高压水除磷处理,去除坯料在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氧化铁皮;(3)对除磷后的钢坯进行再结晶区轧制(粗轧)和未再结晶区轧制(精轧);在粗轧阶段轧制温度区间控制在98(Tll00°C范围内,累积变形量在60% 70%之间,中间坯待温厚度/成品厚度为3 4 ;在精轧阶段开轧温度区间控制在88(T950°C范围内,终轧温度区间控制在78(T850°C范围内,且控制钢坯总变形率在70% 80%之间;(4)终轧后的钢板进行ACC层流冷却,冷却速度范围控制在15 30°C/s范围内,终冷温度控制在45(T550°C范围内;(5)钢板进行空气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控制在6(T650°C范围内,保温时间为10 20分钟+板厚X I分钟/mm。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采用低碳加适量Mn、Cr和Ni的经济型成分设计,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TMCP+回火热处理的生产工艺,与常规调质生产的储油罐用钢生产方法相比,钢板的力学性能达到以下水平(I)拉伸性能屈服强度在520Mpa以上,抗拉强度在640以上;(2)低温韧性-20°C低温冲击韧性在200J以上,_60°C低温冲击韧性在150J以上;(3)冷弯性能横向冷弯d=3a(d为弯曲直径,a为钢板厚度),180°,拉伸面完好。附图说明图I为实施例I回火后钢板厚度方向表面金相照片。图2为实施例I回火后钢板厚度方向1/4金相照片。图3为实施例I回火后钢板厚度方向心部金相照片。图4为实施例2回火后钢板厚度方向表面金相照片。图5为实施例2回火后钢板厚度方向1/4金相照片。·图6为实施例3回火后钢板厚度方向心部金相照片。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根据本专利技术非调质储油罐用钢板12MnNiVR的生产方法,利用4300mm双机架宽厚板生产线产出了厚度16mm钢板,其钢坯化学成分如表I所示,控轧控冷工艺如表2所示,回工艺如表3所示,系列温度下钢板机械性能如表4所示。表I实施例的化学成分(重量,%,余量为Fe) C [Si [Mn [P fs [Alt~Wi [ [Nb [Mo PFi O. 080 O. 30 I. 45 O. 01 O. 002 O. 05 O. 20 O. 051 O. 035 O. 20 O. 015表2控轧控冷工艺 靈宽后至!夸襄宽^决 t*I] 44.iiACC ttvsP-Jxii 45温前总变形$l单道次终轧温度rc卜终冷温度率料变形垄' .fc>,速度4分61》15-25·950*·8 35 ^4 50‘15+. >丨]表3回火工艺 ¥1I加热温度I保温时间 16mm回火 630±10°C 15±lmin表4系列温度下钢板机械性能权利要求1.,该钢板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 07、· 13%, Si 0. 2(Γθ· 40%, Mn :1· 4(Γ · 60%, Ni :0· 2(Γθ· 40%, Ti :0· ΟΓΟ. 02%, V O. 04 O. 06%, Mo :0 0· 20%, P :0 0· 01%, S :0 0· 005%, Nb :0 0· 03%,余量为 Fe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工艺如下 (1)将钢坯加热到115(Tl220°C,保证钢坯均热时间4飞小时,提高钢坯厚度方向上加热的均匀性; (2)对出炉后的钢坯进行高压水除磷处理,去除坯料在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氧化铁皮; (3)对除磷后的钢坯进行再结晶区轧制(粗轧)和未再结晶区轧制(精轧); 在粗轧阶段轧制温度区间控制在98(TllO(TC范围内,累积变形量大于609Γ70%之间;中间坯待温厚度/成品厚度为3 4 ; 在精轧阶段开轧温度区间控制在88(T950°C范围内,终轧温度区间控制在78(T850°C范围内,且控制钢坯总变形率在70°/Γ80%之间; (4)终轧后的钢板进行ACC层流冷却,冷却速度范围控制在15 30°C/s范围内,终冷温度控制在45(T550°C范围内; (5)钢板进行空气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控制在6(T650°C范围内,保温时间为10 20分钟+板厚X I分钟/mm。全文摘要,涉及储油罐钢制造领域。该钢板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7 0.13%,Si0.20~0.40%,Mn1.40~1.60%,Ni0.20~0.40%,Ti0.01~0.02%,V0.04~0.06%,Mo0~0.20%,P0~0.01%,S0~0.005%,Nb0~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优点在于,采用低碳加适量Mn、Cr和Ni成分设计,通过采用TMCP+回火热处理的生产工艺,使得钢板屈服强度在490MPa以上,抗拉强度在610MPa以上,-20℃低温冲击韧性在200J以上,最大厚度可达50mm,适合大规模生产。文档编号C21D8/02GK102936684SQ20121040789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专利技术者王雪松, 张学峰, 董占斌, 张跃飞, 李鑫磊, 田鹏, 左冬艳 申请人: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首钢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调质储油罐用12MnNiVR钢板的生产方法,该钢板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7~0.13%,Si:0.20~0.40%,Mn:1.40~1.60%,Ni:0.20~0.40%,Ti:0.01~0.02%,V:0.04~0.06%,Mo:0~0.20%,P:0~0.01%,S:0~0.005%,Nb:0~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工艺如下:(1)?将钢坯加热到1150~1220℃,保证钢坯均热时间4~6小时,提高钢坯厚度方向上加热的均匀性;(2)?对出炉后的钢坯进行高压水除磷处理,去除坯料在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氧化铁皮;(3)?对除磷后的钢坯进行再结晶区轧制(粗轧)和未再结晶区轧制(精轧);在粗轧阶段:轧制温度区间控制在980~1100℃范围内,累积变形量大于60%~70%之间;中间坯待温厚度/成品厚度为3~4;在精轧阶段:开轧温度区间控制在880~950℃范围内,终轧温度区间控制在780~850℃范围内,且控制钢坯总变形率在70%~80%之间;(4)?终轧后的钢板进行ACC层流冷却,冷却速度范围控制在15~30℃/s范围内,终冷温度控制在450~550℃范围内;(5)?钢板进行空气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控制在60~650℃范围内,保温时间为10~20分钟+板厚×1分钟/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松张学峰董占斌张跃飞李鑫磊田鹏左冬艳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