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曲钢化玻璃制作装置及制作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319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曲钢化玻璃制作装置及制作工艺,装置包括上片台、加热炉体、热弯成形段、急冷钢化段、继续冷却段和下片台,各段装置中设置独立的传送链条,各段装置间通过程序匹配接送完成玻璃在整套设备中的传输,传送链条受控于传送电机,所述的急冷钢化段和继续冷却段处都设置有风冷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钢化玻璃加工装置和工艺的不足,加工出来的玻璃平整度,特别是弧边的平整度、机械强度非常好,破裂后颗粒小并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是一种变曲钢化玻璃制作装置及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变曲钢化玻璃制作装置和制作工艺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加工出来的玻璃钢化度不够,破碎后颗粒大,达不到标准,而且玻璃表面凹点多,不平整,特别是弧边上这种不平整更加明显,机械强度也差,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变曲钢化玻璃制作装置及制作工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曲钢化玻璃制作装置及制作工艺,装置包括上片台、加热炉体、热弯成形段、急冷钢化段、继续冷却段和下片台,各段装置中设置独立的传送链条,各段装置间通过程序匹配接送完成玻璃在整套设备中的传输,传送链条受控于传送电机,所述的急冷钢化段和继续冷却段处都设置有风冷装置。工艺流程a.上片由人工或机械将需要钢化的玻璃平放置于上片台,由程序控制传送辊道传送进入加热炉体内;b.加热通过时间和温度控制使玻璃在加热炉体内加热软化至钢化所需要温度;c.弯弧成形调弧通过手动或电动方式调节调弧机构带动成形辊道至所需要形状,然后固定调弧机构,工作玻璃出炉由成形辊道挤压成需要形状,由机构动作链条带动使调弧机构前段下放至预设位置,使热弯成形段处于极冷钢化段一致位置,上部调弧机构带动上部成形辊道一起升起,处于下部成形辊道间的传送轮将弯弧玻璃升起,并将弯弧玻璃传送至极冷钢化段内进行钢化,待下部调弧机构带动上部成形辊道升起复位后,整个热弯成形段内弯弧成型段动作完成,等待下一片玻璃;d.急冷钢化段调弧调弧前将急冷钢化段通过急冷钢化段轨道从热弯成形段和下片台或继续冷却段之间移出(风箱与风道通过风道连接部件脱离),通过手动或电动方式调节调弧机构带动风刀和软轴至所需要形状,然后固定调弧机构,调弧完成后将急冷钢化段通过轨道移送至热弯成形段和下片台(或继续冷却段)之间,并将风箱与风道通过风道连接部件连接固定。工作弯弧成形后的玻璃由热弯成形段传送轮传送至急冷钢化段内,软轴带动软轴上的传送轮开始工作,接收热弯成形段弯弧成形玻璃(此时风机开始立即通过上下风箱、风管和风刀吹风),弯弧成形玻璃通过传送轮完全进入极冷钢化段并到达设定位置后,软轴开始来回交替摆动,使弯弧成形玻璃钢化及冷却。e.继续冷却结构与急冷钢化段基本相同,调弧方法也与急冷钢化段基本相同,此段接收急冷钢化段传送来的玻璃后,软轴开始来回交替摆动,使高温的钢化玻璃继续冷却到较低的温度,所述的继续冷却段可根据用户需要增减;g.下片成形钢化玻璃钢化完成后开始由下片段传送辊道工作接收,并将其传送给下片台另一端的人工或机械下片,变曲钢化玻璃制作完成。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热弯成形段包括整体支撑框架,所述的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受控于调弧机构动作电机的上部调弧机构和下部调弧机构,所述的上部调弧机构和下部调弧机构之间形成一套形辊道,所述的辊道内还设置传送轮;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急冷钢化段包括整体支撑框架,所述的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受控于调弧机构动作电机的调弧机构和吹风装置,所述的吹风装置包括与风冷装置连接的上部风箱、下部风箱、风管和风刀;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冷装置包括电机、风机和风道;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继续冷却段可根据用户需要增减,结构与急冷钢化段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钢化玻璃加工装置和工艺的不足,加工出来的玻璃平整度,特别是弧边的平整度、机械强度非常好,破裂后颗粒小并均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热弯成形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急冷钢化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片台,2.加热炉体,3.热弯成形段,4.急冷钢化段,5.继续冷却段,6.下片台,7.传送链条,8.传送电机,9.整体支撑框架,10.调弧机构动作电机,11.上部调弧机构,12.下部调弧机构,13.成形辊道,14.软轴,15.支撑框架,16.上部风箱,17.下部风箱,18.风管,19.风刀,20.调弧机构,21.电机,22.风机,23.风道。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I、图2、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变曲钢化玻璃制作装置及制作工艺的实施例,装置包括上片台I、加热炉体2、热弯成形段3、急冷钢化段4、继续冷却段5和下片台6,各段装置中设置独立的传送链条7,各段装置间通过程序匹配接送完成玻璃在整套设备中的传输,传送链条7受控于传送电机8,所述的急冷钢化段4和继续冷却段5处都设置有风冷装置。工艺流程a.上片由人工或机械将需要钢化的玻璃平放置于上片台1,由程序控制传送辊道传送进入加热炉体2内;b.加热通过时间和温度控制使玻璃在加热炉体2内加热软化至钢化所需要温度;c.弯弧成形通过手动或电动方式调节调弧机构带动成形辊道13至所需要形状,然后固定调弧机构(固定机构由螺杆、连接杆及电机链条相互抵制完成),玻璃出炉由成形辊道13挤压成需要形状,由机构动作链条带动使调弧机构前段下放至预设位置,使热弯成形段3内弯弧玻璃处于极冷钢化段4 一致位置,上部调弧机构11带动上部成形辊道一起升起,处于下部成形辊道间的传送轮将弯弧玻璃升起,并将弯弧玻璃传送至极冷钢化段4内进行钢化,待下部调弧机构12带动上部成形辊道升起复位后,整个热弯成形段3内弯弧成型段动作完成,等待下一片玻璃;d.急冷钢化段调弧,调弧前将急冷钢化段4通过急冷钢化段4轨道从热弯成形段3和继续冷却段5之间移出(风箱与风道通过风道连接部件脱离),通过手动或电动方式调节调弧机构20带动风刀19和软轴至所需要形状,然后固定调弧机构20 (固定机构由螺杆、连接杆及电机链条相互抵制完成),调弧完成后将急冷钢化段4通过轨道移送至热弯成形段3和继续冷却段5之间,并将风箱与风道23通过风道23连接部件连接固定,急冷钢化,弯弧成形后的玻璃由热弯成形段3传送轮传送至软轴急冷钢化段内带动软轴上的传送轮开始工作,接收热弯成形段3弯弧成形玻璃(此时风机开始立即通过上下封箱、风管18和风刀19吹风),弯弧成形玻璃通过传送轮完全进入极冷钢化段4并到达设定位置后,软轴开始来回交替摆动,使弯弧成形玻璃钢化及冷却。e.继续冷却结构与急冷钢化段4基本相同,调弧方法也与急冷钢化段基本相同,此段接收急冷钢化段4传送来的玻璃后,软轴开始来回交替摆动,使高温的钢化玻璃继续冷却到较低的温度,所述的继续冷却段5可根据用户需要增减;·g.下片成形钢化玻璃钢化完成后开始下片段传送辊道工作接收,并将其传送给下片台另一端的人工或机械下片,变曲钢化玻璃制作完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热弯成形段包括整体支撑框架9,所述的整体支撑框架9内设置有受控于调弧机构动作电机10的上部调弧机构11和下部调弧机构12,所述的上部弧机构11和下部调弧机构12之间形成一成形辊道13,所述的成形辊道13内还设置带有传送轮的软轴14,所述的急冷钢化段4包括整体支撑框架15,所述的支撑框架15内设置有受控于调弧机构动作电机10的调弧机构20和吹风装置,所述的吹风装置包括与风冷装置连接的上部风箱16、下部风箱17、风管18和风刀19,所述的风冷装置包括电机21、风机22和风道23,所述的继续冷却段5可根据用户需要增减,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曲钢化玻璃制作装置及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上片台(1)、加热炉体(2)、热弯成形段(3)、急冷钢化段(4)、继续冷却段(5)和下片台(6),各段装置中设置独立的传送链条(7),各段装置间通过程序匹配接送完成玻璃在整套设备中的传输,传送链条(7)受控于传送电机(8),所述的急冷钢化段(4)和继续冷却段(5)处都设置有风冷装置。工艺流程:a.上片台(1)玻璃进炉;b.炉体内加热软化使玻璃加热至钢化需要温度;c.玻璃出炉进入热弯成形段(3)通过上下成形辊道(13)挤压成所需要形状;d.挤压成形玻璃由热弯成形段(3)输送轮输送至急冷钢化段(4),玻璃在急冷钢化段(4)内受高压吹风急冷钢化并冷却;e.玻璃进入继续冷却段(5)继续对钢化玻璃冷却至较低温度,送至下片台(6);f.下片台(6)下片,变曲钢化玻璃制作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南新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