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的船体以及一种包含此船体的船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一艘船舶的船体包含一个浸入水中的部分,其名称为“龙骨”或“船底”和一个暴露在水面上的部分,其名称为“干舷”。将船底与干舷区分开来的线通常被称为“吃水线”。船底的形状通常决定着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运行方式。详细来说,即所谓的“排水型船底”的结构就是为了使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仅由水的 流体静力学力(或水的浮力)支撑。带有排水型船底的船体的极限速率通常等于Vc =TqVL ,其中L指以英尺表示的吃水线长度,Tq指一个范围在I. 3至I. 4之间的系数,极限速率V。以哩/小时表示。极限速率V。是排水型船底可能达到的最大理论速率。所谓的“滑航式船底”的结构则是为了使船舶一旦超过根据上述等式计算的极限速率后,船舶即在水面升起来,且船舶主要由水的流体压力(或承载能力)支撑。在滑航过程中,相对于船尾来说,船舶的船首升得更高,这样,船舶的纵轴即与水平面形成一个约4度的入射角。滑航式船底通常配有一根龙骨和两面侧板,此两侧板从龙骨延伸出来并形成一个“V,,形。另外,滑航式船底可以配有一根或多根横条(英语为“reda ...
【技术保护点】
船舶的一种船体(100),所述船体(100)包含:一个船首(109)和一个船尾横材(104),所说船体(100)的总长(L)为从所述船首(109)至所述船尾横材(104)之间的长度;一根龙骨(101);两面成“V”形排列的侧壁(102,103),该“V”形顶端与所说龙骨(101)相对应,所述两侧壁在总长(L)上形成一个小于180°的船底角(θ);和两面与所述两面侧壁(102,103)相联的导航翼(107,108),每面导航翼(107,108)均带有一个导航面(107b,108b),该导航面沿船体(100)在整艘船舶的总长(L)上延伸,且带有纵向翘曲。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