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干燥机切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202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膨胀干燥机切粒装置,包括外壳体、端盖、第一压盖、内环、轴承、轴承座、第二压盖、衬套、刀座、切刀、轴套、固定模板、调节模板、箱体、位移传感器、涡轮蜗杆减速箱、联轴器、直联减速机和螺杆,外壳体与箱体固定连接,轴承的内、外圈镶在内环及轴承座上通过端盖压紧,内环、轴承座分别与螺杆的头部、外壳体连接为一体,衬套和轴套分别螺杆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第一压盖压紧,切刀安装在刀座上,刀座与衬套相连接,固定模板套在轴套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膨胀干燥机切粒装置,切刀驱动系统无需单独动力源;体积小;维修方便,效率高;切粒装置本身就可实现对机头压力的调节;对螺杆头部进行了支撑,使螺杆实现双支撑结构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膨胀干燥机切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合成橡胶膨胀干燥机切粒装置结构均为偏心或中心切粒结构,由电机、皮带轮来带动刀盘旋转,从而使把在刀盘上的切刀旋转,来实现切削的功能,也可以说必须带动力源才能实现切粒,这样,整个切粒装置结构占地面积大,不紧凑,切粒装置中的模板形式为板状,模孔的分布为多层同心圆,且模板为I块;最为关键的是调节机头压力要靠停机并更换模板上的模头来实现,效率较低;另外,螺杆在机头处的旋臂结构,容易出现螺杆头部与机筒之间发生“扫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效率高、传动系统精度高的膨胀干燥机切粒装置。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膨胀干燥机切粒装置,包括外壳体(I)、端盖(3)、第一压盖(5)、内环(6)、轴承(7)、轴承座(8)、第二压盖(10)、衬套(11)、刀座(12)、切刀(13)、轴套(14)、固定模板(15)、调节模板(16)、箱体(17)、位移传感器(18)、涡轮蜗杆减速箱(19)、联轴器(20)、直联减速机(21)和螺杆(23),外壳体(I)与箱体(17)固定连接,轴承(7)的内、外圈镶在内环(6)及轴承座(8)上通过端盖(3)压紧,内环(6)、轴承座(8)分别与螺杆(23)的头部、外壳体(I)连接为一体,衬套(11)和轴套(14)分别螺杆(23)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第一压盖(5)压紧,切刀(13)安装在刀座(12)上,刀座(12 )采用螺纹与衬套(11)相连接,固定模板(15)套在轴套(14)上并通过定位销(22)将其定位在箱体(17)内不能转动,直联减速机(2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0)与涡轮蜗杆减速箱(19)的输入轴连接,涡轮蜗杆减速箱(19)输出丝杠的前端与调节模板(16)相连,涡轮蜗杆减速箱(19)输出丝杠的后端与位移传感器(18)的位移杆相连。所述端盖(3)内镶有第一骨架密封圈(4)。所述第二压盖(10)上镶有O形密封圈(2)和第二骨架密封圈(9)。所述第二骨架密封圈(9)背靠背安装在第二压盖(10)上。所述内环(6)和轴承座(8)通过键的连接形式分别与螺杆(23)的头部、外壳体(I)连接为一体。所述刀座(12)采用多头细牙螺纹与衬套(11)相连接。所述涡轮蜗杆减速箱(19)输出丝杠的前端以铰接形式与调节模板(16)相连。所述涡轮蜗杆减速箱(19)输出丝杠的后端通过螺纹连接形式与位移传感器(18)的位移杆相连。所述调节模板(16)、固定模板(15)与轴套(14)的接触面上均开有机械迷宫。所述调节模板(16)与固定模板(15)的模孔数量、大小相同。本专利技术一种膨胀干燥机切粒装置,切刀驱动系统无需单独动力源;体积小、结构紧凑;维修方便,效率高;传动系统精度高;切粒装置本身就可实现对机头压力的调节;对螺杆头部进行了支撑,使螺杆实现双支撑结构形式。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膨胀干燥机切粒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膨胀干燥机切粒装置的侧视图。图中1、外壳体;2、O形密封圈;3、端盖;4、第一骨架密封圈;5、第一压盖;6、内环;7、轴承;8、轴承座;9、第二骨架密封圈;10、第二压盖;11、衬套;12、刀座;13、切刀;14、轴套;15、固定模板;16、调节模板;17、箱体;18、位移传感器;19、涡轮蜗杆减速箱;20、联轴器;21、直联减速机;22、定位销;23、螺杆。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和图2所示,膨胀干燥机切粒装置,包括外壳体1,O形密封圈2,端盖3,第一骨架密封圈4,第一压盖5,内环6,轴承7,轴承座8,第二骨架密封圈9,第二压盖10,衬套11,刀座12,切刀13,轴套14,固定模板15,调节模板16,箱体17,位移传感器18,涡轮蜗杆减速箱19,联轴器20,直联减速机21、定位销22和螺杆23,内环6、衬套11、轴套14各自通过矩形键与螺杆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第一压盖5压紧后,与螺杆23完全固定在一起,在工作状态时,当螺杆旋转、轴向热膨胀移动时,内环6、衬套11、轴套14、第一压盖5均随着螺杆一起动作,切刀13把在刀座12上,而刀座12是采用多头细牙螺纹与衬套11相连接的,这样当螺杆旋转时,切刀13无需提供额外的动力源,也就随着螺杆转动了,且螺杆的转速,SP为切刀转速;直联减速机2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0与涡轮蜗杆减速箱19的输入轴连接,涡轮蜗杆减速箱19输出丝杠的前端以铰接形式与调节模板16相连,涡轮蜗杆减速箱19输出丝杠的后端通过螺纹连接形式与位移传感器18的位移杆相连,这样,当直联减速机21输出转动动力时,涡轮蜗杆减速箱19通过自身的结构,经减速后会将此动力传递到它的输出丝杠上,带动力的输出丝杠前后动作时,也就带动了调节模板16和位移传感器18的分别动作,明确的说是输出丝杠的前端通过铰接形式带动调节模板16绕螺杆轴中心旋转,输出丝杠的后端通过螺纹形式带动位移传感器18的位移杆做直线移动,固定模板15套在轴套14上后利用定位销22,将其定位箱体17内不能转动,并利用箱体17与机筒的止口端面对其进行轴向的固定,调节模板16、固定模板15与轴套14的接触面上均开有机械迷宫,防止胶料的泄漏。调节模板16与固定模板15的模孔数量、大小完全相同,而且开机时调节模板16与固定模板15的模孔是完全重合的,当调节模板16绕螺杆轴中心旋转时,完全重合、相通的模孔就会错开,也就是说随着调节模板16转动位移量的变化,胶料通过调节模板16模孔的面积就会变化,从而影响了机头的压力,也就实现了对机头压力的调节作用;轴承7的内、外圈镶在内环6及轴承座8上,端盖3压紧后,轴承7实现了轴向、径向的定位,内环6、轴承座8通过键的连接形式分别与螺杆的头部、外壳体I连接为一体,外壳体I利用螺钉及定位销与箱体17把紧、定位,O形密封圈2、第二骨架密封圈9镶在第二压盖10上,且第二骨架密封圈9为背靠背安装,一方面,防止轴承7的润滑油泄漏到胶料侧,对胶料污染,另一方面,防止胶料进入轴承7侧,对轴承造成损害,第一骨架密封圈4镶在端盖3内,防止轴承7的润滑油泄漏,这样的局部结构,对螺杆的头部提供支撑,螺杆的尾部由减速箱提供支撑,使整个螺杆实现双支撑结构,且轴承7承担了旋转产生的负荷,避免了螺杆与机筒之间机械性磨损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膨胀干燥机切粒装置,无需提供单独动力源对切刀进行驱动,切刀转动动力是由螺杆旋转动力提供的,衬套通过键与螺杆固定为一体,切刀座与衬套通过细牙螺纹连接,切刀把在切刀座上,这样,螺杆的旋转就带动了切刀的转动;模板由调节模板、定模板组成,各I块且均为环形,开有相同数量、规格的出料孔,通过驱动装置来实现调节模板的转动,通过调整测量装置来控制调节模板转动量大小,从而就实现了对调节、定模板开孔率的控制,最终实现对机头压力的控制;对螺杆的头部提供支撑,使螺杆实现双支撑结构,轴承承担了旋转产生的负荷,避免了螺杆与机筒之间机械性磨损,球面滚子轴承的内、外圈镶在内环及轴承座上,内环、轴承座分别通过键连接的形式与螺 杆的头部、外壳体固定,外壳体用螺纹及定位销的连接方式与箱体固定,这样就实现了当螺杆旋转时,螺杆的头部有固定的支撑,且由轴承来承担其旋转产生的负荷。权利要求1.一种膨胀干燥机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I)、端盖(3)、第一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膨胀干燥机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端盖(3)、第一压盖(5)、内环(6)、轴承(7)、轴承座(8)、第二压盖(10)、衬套(11)、刀座(12)、切刀(13)、轴套(14)、固定模板(15)、调节模板(16)、箱体(17)、位移传感器(18)、涡轮蜗杆减速箱(19)、联轴器(20)、直联减速机(21)和螺杆(23),外壳体(1)与箱体(17)固定连接,轴承(7)的内、外圈镶在内环(6)及轴承座(8)上通过端盖(3)压紧,内环(6)、轴承座(8)分别与螺杆(23)的头部、外壳体(1)连接为一体,衬套(11)和轴套(14)分别螺杆(23)连接在一起并通过第一压盖(5)压紧,切刀(13)安装在刀座(12)上,刀座(12)采用螺纹与衬套(11)相连接,固定模板(15)套在轴套(14)上并通过定位销(22)将其定位在箱体(17)内不能转动,直联减速机(2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0)与涡轮蜗杆减速箱(19)的输入轴连接,涡轮蜗杆减速箱(19)输出丝杠的前端与调节模板(16)相连,涡轮蜗杆减速箱(19)输出丝杠的后端与位移传感器(18)的位移杆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鲁敬刘亚楠李春芙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