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铝合金的锻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1592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形铝合金的锻造方法,首先高温预锻造,在机械式压力机、水压机或油压机上进行高温预锻造,高温预锻造温度范围为500~570℃,加工组织中亚晶百分数≤70%;然后终锻,终锻温度范围为370~500℃,热处理后合金的亚晶百分数≥65%。高温预锻造使合金加工组织亚晶百分数尽可能低,终锻使合金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亚晶百分数尽可能高。通过工艺,不仅使处于最终状态合金的亚晶百分数较高,而且亚晶尺寸较小,达到提高合金的性能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适用于变形铝合金,特别适用于Al-Mg-Si-(Cu)6xxx系铝合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形铝合金的锻造工艺,属于铝合金热加工

技术介绍
锻造是在锻压设备及模具的作用下,使坯料或铸锭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几何尺寸、形状和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现有锻造工艺需要对坯料进行多火次锻造,即多次加热锻造。开锻温度通常是在满足终锻温度的前提下,根据经验制定,不同火次间的开锻温度变化一般较小。最后对所制得的零件进行外观、组织检查以及力 学性能检测,要求满足各项性能指标。铝合金在热加工过程中,由铸造组织转变为加工组织,伴随着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现象。动态回复包括位错形成、移动及湮灭,在所有金属热加工过程均会发生。作为高层错能金属,铝合金中的位错易于移动,因此传统的形核及晶粒长大这种非连续动态再结晶现象很难发生,一般铝合金热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机制为连续动态再结晶,包括铸造原始晶粒内小角晶界的形成、继而由小角晶界转变成大角晶界形成新的动态再结晶晶粒。在传统的机械式压力机、水压机或油压机的生产条件下,变形温度对铝合金变形组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当变形温度较低时,原始铸造晶粒被拉长,内部有较多的取向差小于15°的亚晶,呈近似等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变形铝合金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锻造工艺分两步进行,分别为高温预锻造和终锻:(1)首先高温预锻造,在机械式压力机、水压机或油压机上进行高温预锻造,高温预锻造温度范围为500~570℃,加工组织中亚晶百分数≤70%;(2)然后终锻,终锻温度范围为370~500℃,热处理后合金的亚晶百分数≥6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义长海博文韩逸郭世杰李炼马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