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生态养殖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专用于养殖扣蟹且又能解决一般稻田养殖扣蟹时存在诸多不足的一种生态复合型集约化的扣蟹稻田养殖模式。
技术介绍
河蟹又名大闸蟹,原产于我国,在动物学上被称中华绒鳌,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各海域沿岸及通海的河流、湖泊中。蟹的成长过程是由蟹苗养殖成扣蟹,再将扣蟹投放进蟹塘或湖泊进一步养殖成市场上销售的成品蟹。稻田养蟹根据水稻和河蟹共生的原理,将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结合起来。河蟹在稻田中活动、觅食,不仅起到中耕、除草、增肥、增氧的作用,而且减轻了病虫害,为水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也减少农药的使用。同时稻田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稻田养蟹实现了一地两用,一水双用,一地多收,充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稻蟹双丰收,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新途径。稻田扣蟹养殖一般是在水稻秧苗栽插7-10天后,将蟹苗放入稻田,通过提供动植物之间共生的良好环境,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稻蟹增产增收的目的,其特点是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收益大。中国专利文献CN1385061A公开了一种扣蟹养殖塘结构模式,公开了一种专用于养殖扣蟹且又能解决一般蟹塘养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约化扣蟹稻田养殖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约化扣蟹稻田养殖模式由连片的扣蟹养殖稻田组成,所述的扣蟹养殖稻田包括水渠、进水管、田埂、水稻种植区、水草种植区和稻田蟹沟,所述的水稻种植区分为环田水稻种植区和内水稻种植区,环田水稻种植区呈矩形环状,内环内侧设置稻田蟹沟,在稻田蟹沟和内水稻种植区之间为水草种植区,种植水草,所述的水稻种植区外周为田埂,田埂一侧设置水渠,水渠与稻田蟹沟之间设有进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华,任周,沙晓姣,丁凤玲,陶贤继,沈亚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