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与小龙虾共作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6858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2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稻与小龙虾共作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稻田选择与改造、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水稻栽培、稻田管理、收获上市。稻虾共作模式是在“稻虾连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虾稻共作”变过去“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延长了小龙虾在稻田的生长期,实现了一季双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养殖产量和效益。

Method for cultivating rice and crayfis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ultivating rice and crayfish together,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 sele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rice fields, seed rearing, feeding management, rice cultivation, paddy field management and harvest listing. Rice shrimp as model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shrimp rice cropping \,\ shrimp rice farming \the past\ rice shrimp \as a\ two rice shrimp \, extend the growth period of crayfish in rice field, to achieve a quarter income, largely increased the yield and benefit of br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与小龙虾共作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水稻与小龙虾共作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小龙虾(学名:Procambarusclarkii):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虾类。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是把种植和养殖结合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人工营造的生态系统,使小龙虾与水稻共生。随着小龙虾越来越被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看好,小龙虾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小龙虾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藕田套养和大水面增养殖等方式,其中以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贡献最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与小龙虾互利共作的养殖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水稻与小龙虾共作的养殖方法,包括如几个步骤:(1)稻田选择与改造:在稻田四周开挖环形沟,并设置防逃设施,进排水设施和微孔增氧设施;改造后的稻田四周环沟,中央为水稻种植区。(2)苗种放养:采用亲虾放养模式或虾苗放养模式,初次养殖的采用亲虾放养模式,所述的亲虾放养模式:7月下旬至8月向所述的环形沟和稻田中间沟中投放亲虾;所述的虾苗放养模式:9~10月和次年4~5月分两次投放人工繁殖的虾苗;(3)饲养管理:采用亲虾放养模式投放的亲虾除自行摄食稻田中的有机碎屑、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周丛生物及水草等天然饵料外,宜少量投喂动物性饲料;水温低于12℃时,停止投喂;第二年水温上升到16℃以上时,恢复投喂;(4)水稻栽培:虾稻共作稻田一年种一季中稻,水稻品种选择叶片张开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品种;每年第一季小龙虾收获上市以后,开始水稻的栽种;(5)稻田管理:①保持适当的水位,促进禾苗生长的同时不影响小龙虾的生长;②适当的肥度是水稻生长必需的条件,施肥太猛会对小龙虾产生有害影响;③科学晒田;(6)收获上市:第一季捕捞时间从4月中旬开始,到5月中下旬结束;第二季捕捞时间从8月上旬开始,到9月底结束。步骤(1)中所述的稻田要求进排水方便,不受洪水、旱灾等影响,水源充足,且符合养殖用水要求,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阳光充足。步骤(1)中所述稻田选择与改造的技术要点为:所选择的稻田面积为35~45亩,且共作基地连片集中建设,每35~45亩为一个单元,每两个单元为一个承包体,两个单元之间建造50平方米的生产用房,生产用房两端为稻田机械通道;所述的环形沟位于稻田田埂外缘向稻田内7~8m处,沟宽6~7m,深1.5~2m,坡比1:1,在靠近环形沟的田面修建围埂,高30cm,宽20cm;开挖环形沟挖出泥土用于加宽加高加固田埂,每加固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以防渗水,田埂应高于田面0.6-0.8m,埂宽5-6m,顶部宽2-3m;所述排水防逃设施:所述稻田的排水口和田埂上设防逃设施,排水口设20目网片,田埂上以水泥瓦作材料,高40cm以上;另外,进排水分开,位于稻田两端,进水口用20目的长网袋过滤,排水口在稻田另一端环形沟低处;所述增氧设施:环形沟中铺设微孔增氧设备,按0.3kw/亩配备罗茨鼓风机,管道按40m/亩铺设。步骤(2)中所述的亲虾放养模式:初次养殖的稻田每亩投放20~30kg,雌雄比2:1,已养的稻田每亩投放5-10kg;所述的虾苗放养模式:9~10月每亩投放规格2-3cm人工虾苗1.2~1.8万尾;4-5月份按每亩0.8~1.2万尾投放规格3-4cm的人工虾苗。步骤(3)中所述投喂的安排为:所述动物性饲料的每日投喂量为亲虾总重量的1%,12月前每月宜150kg/亩投1次水草,100-150kg/亩施农家肥一次;第二年水温上升到16℃以上时,每个月投喂2次水草,施农家肥1次,每周投喂1次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为0.5-1kg/亩,每天傍晚还应投喂1次人工配合饲料占虾总重的1%-4%。步骤(4)中所述水稻栽培的方法为:6月中旬采取浅水插秧,采用条栽与边行密植相结合的方法,栽植密度以30cm×15cm为宜。步骤(5)中,所述的水位控制:3月份,为让水温尽快上升,水位控制在25~35cm为宜;4月中旬以后水温基本稳定在20℃以上,水位加深至50~60cm;越冬前10~11月,稻田水位控制在25~35cm,这样既可以使稻蔸露出水面再生,又可避免因稻蔸全部淹没,导致稻田水质过肥缺氧,影响小龙虾生长;越冬期间水位再次加深至40-50cm,确保龙虾安全过冬;所述的合理施肥:为促进水稻稳定生长,保持中期不脱力,后期不早衰,群体易控制,在发现水稻缺肥时,施用水稻生物复合肥,该水稻生物复合肥既能促进水稻生长,又不会对小龙虾产生有害影响,其施肥方法为:先排浅田水,让虾集中到环形沟中再施肥;这样有助于肥料迅速沉淀于底泥并被田泥和禾苗吸收,随即加深田水至正常深度;也可采取少量多次、分片撒肥或根外施肥的方法。严禁使用对小龙虾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等。所述的科学晒田:总体要求轻晒或短期晒,即晒田时,使田块中间不陷脚,田边表土不裂缝和发白,田晒好后,应及时恢复原水位,以免小龙虾密度太大太长时间而产生不利影响。步骤(6)中,第一季按捕大留小原则捕完以后,根据稻田存留幼虾情况,每亩补放3-4cm幼虾1000-3000尾;第二季捕捞时则应根据来年养殖计划捕小留大,另外为使种质不发生退化,在不同水系或地域购进优质种虾,进行杂交,以保证来年产量和收益。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所述的动物性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生物复合肥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通过市场购买获得。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既提供了优质的商品虾,又不占用农田,还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提高了农田经营的经济效益。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稻虾共作模式是在“稻虾连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虾稻共作”变过去“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延长了小龙虾在稻田的生长期,实现了一季双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养殖产量和效益。2.稻虾共作是一种小龙虾与水稻互利共生的养殖模式,使小龙虾养殖与稻田养殖有机结合起来,既提供了优质的商品虾,又不占用农田,还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提高了农田经营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水稻与小龙虾共作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稻田选择与改造、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水稻栽培、稻田管理、收获上市。(1)稻田选择与改造:稻田要求进排水方便,不受洪水、旱灾等影响,水源充足,且符合养殖用水要求,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阳光充足;将稻田四周开挖成环形沟,环形沟上搭一条机耕道,方便进入中央田区作业;另外稻田四周设置防逃设施,进排水设施,微孔增氧设施。改造后的稻田四周环沟,中央为水稻种植区。稻田面积大小一般以40亩为宜,且共作基地应连片集中建设,每40亩左右为一个单元,每两个单元为一个承包体,两个单元之间建造50平方米的生产用房,生产用房两端为稻田机械通道。稻田田埂外缘向稻田内7-8m处,开挖环形沟,宽6.5m,深1.5-2m,坡比1:1(稻田达到100亩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十”字形田间沟,宽1-2m,深0.8m);在靠近环形沟的田面修建围埂,高30cm,宽20cm;开挖环形沟挖出泥土用于加宽加高加固田埂,每加固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以防渗水,田埂应高于田面0.6-0.8m,埂宽5-6m,顶部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与小龙虾共作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几个步骤:(1)稻田选择与改造:在稻田四周开挖环形沟,并设置防逃设施、进排水设施和微孔增氧设施;(2)苗种放养:采用亲虾放养模式或虾苗放养模式,初次养殖的采用亲虾放养模式,所述的亲虾放养模式:7月下旬至8月向所述的环形沟和稻田中间沟中投放亲虾;所述的虾苗放养模式:9~10月和次年4~5月分两次投放人工繁殖的虾苗;(3)饲养管理:采用亲虾放养模式投放的亲虾除自行摄食稻田中的天然饵料外,宜少量投喂动物性饲料;水温低于12℃时,停止投喂;第二年水温上升到16℃以上时,恢复投喂;(4)水稻栽培:虾稻共作稻田一年种一季中稻,水稻品种选择叶片张开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品种;每年第一季小龙虾收获上市以后,开始水稻的栽种;(5)稻田管理:①保持适当的水位,促进禾苗生长的同时不影响小龙虾的生长;②适当的肥度是水稻生长必需的条件,施肥太猛会对小龙虾产生有害影响;③科学晒田;(6)收获上市:第一季捕捞时间从4月中旬开始,到5月中下旬结束;第二季捕捞时间从8月上旬开始,到9月底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与小龙虾共作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几个步骤:(1)稻田选择与改造:在稻田四周开挖环形沟,并设置防逃设施、进排水设施和微孔增氧设施;(2)苗种放养:采用亲虾放养模式或虾苗放养模式,初次养殖的采用亲虾放养模式,所述的亲虾放养模式:7月下旬至8月向所述的环形沟和稻田中间沟中投放亲虾;所述的虾苗放养模式:9~10月和次年4~5月分两次投放人工繁殖的虾苗;(3)饲养管理:采用亲虾放养模式投放的亲虾除自行摄食稻田中的天然饵料外,宜少量投喂动物性饲料;水温低于12℃时,停止投喂;第二年水温上升到16℃以上时,恢复投喂;(4)水稻栽培:虾稻共作稻田一年种一季中稻,水稻品种选择叶片张开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品种;每年第一季小龙虾收获上市以后,开始水稻的栽种;(5)稻田管理:①保持适当的水位,促进禾苗生长的同时不影响小龙虾的生长;②适当的肥度是水稻生长必需的条件,施肥太猛会对小龙虾产生有害影响;③科学晒田;(6)收获上市:第一季捕捞时间从4月中旬开始,到5月中下旬结束;第二季捕捞时间从8月上旬开始,到9月底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与小龙虾共作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稻田要求进排水方便,不受洪水、旱灾影响,水源充足,且符合养殖用水要求,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阳光充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与小龙虾共作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选择的稻田面积为35~45亩,且共作基地连片集中建设,每35~45亩为一个单元,每两个单元为一个承包体,两个单元之间建造50平方米的生产用房,生产用房两端为稻田机械通道;所述的环形沟位于稻田田埂外缘向稻田内7~8m处,沟宽6~7m,深1.5~2m,坡比1:1,在靠近环形沟的田面修建围埂,高30cm,宽20cm;开挖环形沟挖出泥土用于加宽加高加固田埂,每加固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以防渗水,田埂应高于田面0.6-0.8m,埂宽5-6m,顶部宽2-3m;所述稻田的排水口和田埂上设防逃设施,排水口设20目网片,田埂上以水泥瓦作材料,高40cm以上;进排水分开,位于稻田两端,进水口用20目的长网袋过滤,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辉李建伟吴小江王敏马昕羽
申请(专利权)人:华大镇江水产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