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1390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2:10
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它利用稻田及淡水资源养殖,包括如下基本方法及步骤:稻田的整理包括挖掘养殖沟渠、修整田埂和田垄;设施的安装与调试;清田消毒、肥水;种植水稻;放养泥鳅和中华鳖;投放食用蛙;收获泥鳅和食用蛙;收割水稻;进水淹田;放养青虾秋苗;青虾轮捕上市;起捕青虾和中华鳖;翻耕晒田;由于采用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将“稻渔共作”与“青虾秋苗与中华鳖混养”有机循环结合起来,彻底解决目前冬季空闲稻田未获利用、水相食物链简单、稻鱼互利水平低以及防鸟除虫害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切实保障了稻田的循环利用和安全高效产出,实现了稻田种养效益的显著提升,具有养殖过程易操作、养殖成本低、养殖安全性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业中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属于农业水产养殖中稻田养鱼养殖
,是一种按时序将“稻渔共作”或称为“稻鱼共生”与“青虾秋苗与中华鳖混养”有机循环结合起来的一种循环混合养殖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稻田养鱼起源于我国东汉时期,距今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我国自“九五”计划以来,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稻渔工程在我国农村蓬勃开展,现已形成了涉养对象近20种,种养面积达900多万亩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带,广大渔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稻渔工程,在生产实践中产生并形成了许多创新性成果。经查阅,目前已申请或获得授权的现有技术相关专利主要有:一、在稻鱼养殖方面:申请人程正忠,通过建立杂交鲤鱼仅采食水稻落入水中花粉的方法,申请了“禾花鱼稻田养殖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284262A;申请人杨富亿,通过养殖鱼类来改善土壤pH值以提高水稻产量,申请了“酸碱盐型重度盐碱地稻田鱼类养殖方法”专利,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04728A;申请人李世臣,将野鲤、银鲫、团头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它利用稻田及淡水资源养殖,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基本方法及步骤:A、稻田的整理:当年5月上旬,完成稻田整理改造工作,主要包括挖掘养殖沟渠、修整田埂和田垄,具体为:(1)挖掘养殖沟渠:为保证种植面积,养殖沟渠面积应控制在稻田总面积的10%以内,视情将稻田挖成“回”字形、“目”字型或“田”字型结构,养殖沟渠以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为佳,沟深应大于1.5米,修建闸门与独立进排水系统;(2)修整田埂和田垄:田垄平整后,应高出沟底0.8米以上;田埂修整后,应高出田垄0.7米以上,为促进养殖沟渠内水循环,夯实埂堤和沟底,并将田垄和3埂四角抹成圆弧形;B、设施的安装与调试:当年5月中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混合型稻田养殖方法,它利用稻田及淡水资源养殖,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下基本方法及步骤:
A、稻田的整理:当年5月上旬,完成稻田整理改造工作,主要包括挖掘养殖沟渠、修
整田埂和田垄,具体为:
(1)挖掘养殖沟渠:为保证种植面积,养殖沟渠面积应控制在稻田总面积的10%以内,
视情将稻田挖成“回”字形、“目”字型或“田”字型结构,养殖沟渠以上宽下窄的梯形
结构为佳,沟深应大于1.5米,修建闸门与独立进排水系统;
(2)修整田埂和田垄:田垄平整后,应高出沟底0.8米以上;田埂修整后,应高出田
垄0.7米以上,为促进养殖沟渠内水循环,夯实埂堤和沟底,并将田垄和3埂四角抹成圆
弧形;
B、设施的安装与调试:当年5月中旬,完成种养殖设施的安装与调试工作,主要包括:
(1)防逃设施的布设:于埂堤四周和养殖沟渠底部铺设薄膜,薄膜埋入土深度10-20
厘米,以防泥鳅逃逸;用石棉瓦或水泥板在田埂之上构筑一个高度达0.5米以上的防逃墙,
以防中华鳖逃离;于进、出水闸周围分别设置一个用双层60目聚乙烯网片制成的防逃网,
以防泥鳅和青虾逃逸;
(2)防虫设施的安装与调试:在田块中央空隙处安装杀虫灯,杀虫灯既可吸引并杀灭
部分害虫,杀灭的害虫亦可为食用蛙提供食源;
(3)防鸟、防盗设施的安装与调试:用竹竿、网片和尼龙绳在田埂四周和顶面构筑一
个立体化的防鸟体系,每隔2米设置一根竹竿,竿高2.0米,直径8厘米以上,插入土中
40厘米深;田埂四周用网片围住,网片上的网孔边长10-15厘米,以保证水稻正常生长所
需的光照;田埂顶面,用铁丝连接两边的竹竿形成2米×2米的铁丝网,而后再用14股的
尼龙绳在铁丝网上布成0.5米×0.5米的网格,并在防鸟体系顶面四角各安装1个监控探
头以防偷盗;
(4)竹筏的设置:于各养殖沟渠中央各设置一个与田垄等高、与养殖沟渠等宽的,浮
于水面的竹筏,既可为中华鳖提供晒背场所,也可为养殖经济动物提供遮阴场所;
(5)检修相关设备:检查并调试插秧机械、提水设备是否完好;
C、清田消毒、肥水:当年5月下旬,生石灰按20公斤/亩制成石灰乳水遍洒田块进行
整体消毒,清田消毒一周后进水,水位应低于田垄20-25厘米,并施发酵的有机肥200-250
公斤/亩肥水,繁殖天然饵料,肥料应符合国家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
D、放养抱卵青虾:当年6月上旬,在养殖沟渠内放养抱卵青虾,要求体质健壮,活动

\t力强,体表光滑,附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铮郑晓静白晓倩袁向阳任夙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