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鲫鱼的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513687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1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田鲫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渔沟的准备,(2)鱼苗投放,(3)鱼苗喂食,(4)池塘管理,(5)稻田施肥,(6)鲫鱼成熟,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稻田鲫鱼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国公元前11世纪殷末时就有池塘养鱼的记录,公元前5世纪的《养鱼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著作,汉代养鲤已十分普遍。唐代由单养鲤发展成草鱼、青鱼、鲢、鳙等多种鱼类混养,是池塘养鱼技术的重要突破,至宋代,各地从长江中张捕上述4种鱼苗进行饲养已相当发达,并已认识到这些鱼类不能在池塘自然繁殖,明代出现了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投饵和轮捕轮放等先进养鱼技术的萌芽,并对鱼池建造、放养的密度和鱼种搭配、投饵、施肥、鱼病治疗等均有较详细记载。现在的养鱼都是以专门的池塘养鱼为主,故目前市场上急需一种稻田鲫鱼的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稻田鲫鱼的养殖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稻田鲫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渔沟的准备,深度为80cm,宽度为60cm为宜,根据稻田形状和大小,确定开挖鱼沟的条数和排列形式,稻田中每隔1.5米均设置有一条渔沟,且渔沟的水与稻田的水相通,在稻田中设置有排水沟;(2)在秧苗插秧以后的7-15天,将鱼苗投入到秧田中,鱼苗的大小选50克,每亩投放15公斤,用浓度为3-5%的浓盐水浸泡消毒,鱼苗选择鲫鱼或者草鱼,也可适量放点青虾;(3)每日喂食菜籽饼、糠麸或稻壳以及配合饲料,适当添加一点碎米以及掺加一点菠菜叶、青菜叶、白菜杆以及玉米饼,每日喂食两次,每日早晚各喂食一次,稻子开花的稻花掉落到渔沟中,无需进行处理,并且适当减少投喂量,由原来的两次改为一次;(4)巡视田埂及检查出水口,防止漏水和溢水逃鱼,特别是大雨天要及时排水,注意清除堵塞网栅的杂物,保持排水畅通,鱼类长大以后可将渔沟中的水进行加深至110cm,后期逐渐添加至120-130cm;(5)施肥以施加有机肥料为主,一般以暴晒以后的猪粪或者牛粪以及鸡粪为主,在施肥的时候适当添加一点化肥,比例为80:20;(6)鲫鱼成熟。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排水沟上设置有挡水网。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2)中浓盐水混合纯净水冲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稻田鲫鱼的养殖方法,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一种稻田鲫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渔沟的准备,深度为80cm,宽度为60cm为宜,根据稻田形状和大小,确定开挖鱼沟的条数和排列形式,稻田中每隔1.5米均设置有一条渔沟,且渔沟的水与稻田的水相通,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在稻田中设置有排水沟,排水沟为了勤换水;(2)在秧苗插秧以后的7-15天,将鱼苗投入到秧田中,鱼苗的大小选50克,大小一致规格齐全,每亩投放15公斤,用浓度为3-5%的浓盐水浸泡消毒,鱼苗选择鲫鱼或者草鱼,也可适量放点青虾,浸泡以后可以防止鱼类感染细菌引发病症;(3)每日喂食菜籽饼、糠麸或稻壳以及配合饲料,适当添加一点碎米以及掺加一点菠菜叶、青菜叶、白菜杆以及玉米饼,每日喂食两次,每日早晚各喂食一次;(4)巡视田埂及检查出水口,防止漏水和溢水逃鱼,特别是大雨天要及时排水,注意清除堵塞网栅的杂物,保持排水畅通,鱼类长大以后可将渔沟中的水进行加深至110cm,后期逐渐添加至120-130cm,鱼越大深度要越高,不然鱼活动不开;(5)施肥以施加有机肥料为主,一般以暴晒以后的猪粪或者牛粪以及鸡粪为主,在施肥的时候适当添加一点化肥,比例为80:20,农家肥绿色环保无污染。(6)稻子开花的稻花掉落到渔沟中,无需进行处理,并且适当减少投喂量,由原来的两次改为一次,鱼类会食用掉在鱼池中的稻花,使得鱼儿生长的更加快速;(7)鲫鱼成熟。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排水沟上设置有挡水网,可以防止在换水的过程中逃鱼。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2)中浓盐水混合纯净水冲调,防止细菌侵入。本专利技术稻田鲫鱼的养殖方法,解决了技术方案里的缺陷,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田鲫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渔沟的准备,深度为80cm,宽度为60cm为宜,根据稻田形状和大小,确定开挖鱼沟的条数和排列形式,稻田中每隔1.5米均设置有一条渔沟,且渔沟的水与稻田的水相通,在稻田中设置有排水沟;(2)在秧苗插秧以后的7‑15天,将鱼苗投入到秧田中,鱼苗的大小选50克,每亩投放15公斤,用浓度为3‑5%的浓盐水浸泡消毒,鱼苗选择鲫鱼或者草鱼,也可适量放点青虾;(3)每日喂食菜籽饼、糠麸或稻壳以及配合饲料,适当添加一点碎米以及掺加一点菠菜叶、青菜叶、白菜杆以及玉米饼,每日喂食两次,每日早晚各喂食一次,稻子开花的稻花掉落到渔沟中,无需进行处理,并且适当减少投喂量,由原来的两次改为一次;(4)巡视田埂及检查出水口,防止漏水和溢水逃鱼,特别是大雨天要及时排水,注意清除堵塞网栅的杂物,保持排水畅通,鱼类长大以后可将渔沟中的水进行加深至110cm,后期逐渐添加至120‑130cm;(5)施肥以施加有机肥料为主,一般以暴晒以后的猪粪或者牛粪以及鸡粪为主,在施肥的时候适当添加一点化肥,比例为80:20;(6)鲫鱼成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鲫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渔沟的准备,深度为80cm,宽度为60cm为宜,根据稻田形状和大小,确定开挖鱼沟的条数和排列形式,稻田中每隔1.5米均设置有一条渔沟,且渔沟的水与稻田的水相通,在稻田中设置有排水沟;(2)在秧苗插秧以后的7-15天,将鱼苗投入到秧田中,鱼苗的大小选50克,每亩投放15公斤,用浓度为3-5%的浓盐水浸泡消毒,鱼苗选择鲫鱼或者草鱼,也可适量放点青虾;(3)每日喂食菜籽饼、糠麸或稻壳以及配合饲料,适当添加一点碎米以及掺加一点菠菜叶、青菜叶、白菜杆以及玉米饼,每日喂食两次,每日早晚各喂食一次,稻子开花的稻花掉落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金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蟹业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