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罗非鱼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非鲫、越南鱼、南洋鲫等。原指以莫桑比克为模式产地的口孵非鲫属鱼类物种:莫桑比克口孵非鲫,现为慈鲷科非鲫属及口孵非鲫属等属数种鱼类的共同俗称,现在它是世界水产业的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且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也可以存活于湖,河,池塘的浅水中,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面积狭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里能够生长,且对溶氧较少之水有极强之适应性。绝大部分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目前市场上急需一种人工罗非鱼的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罗非鱼的养殖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人工罗非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的选择,选择拥有良好水源的池塘一个,且交通方便,池塘面积为30-50亩,池塘的深度为3-5米,在池塘的两端的塘梗上养殖少许的鸡鸭鹅等禽类,另外两端的塘梗上种植少许青草类植物,无需对青草进行除虫处理,以及搭建专门将禽类粪便进行收集的粪便收集台;(2)池塘消毒及肥水,每亩使用茶麸80公斤,清塘后的三天内不要进新水,四天以后重新放新的水到池塘中,再将自己养殖的禽类的粪便进行收集,收集以后,使用塑料袋密封发酵3-7天,当粪便呈黄绿色无臭味而略带酒酸味时即可,再将发酵好的禽类粪便泼洒到池塘中,进行肥水以便培养浮游生物;(3)育苗的选择以及投饵喂养,选择个体较大的,规格整齐的,体长在5cm左右的罗非鱼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罗非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的选择,选择拥有良好水源的池塘一个,且交通方便,池塘面积为30‑50亩,池塘的深度为3‑5米,在池塘的两端的塘梗上养殖少许的鸡鸭鹅等禽类,另外两端的塘梗上种植少许青草类植物,无需对青草进行除虫处理,以及搭建专门将禽类粪便进行收集的粪便收集台;(2)池塘消毒及肥水,每亩使用茶麸80公斤,清塘后的三天内不要进新水,四天以后重新放新的水到池塘中,再将自己养殖的禽类的粪便进行收集,收集以后,使用塑料袋密封发酵3‑7天,当粪便呈黄绿色无臭味而略带酒酸味时即可,再将发酵好的禽类粪便泼洒到池塘中,进行肥水以便培养浮游生物;(3)育苗的选择以及投饵喂养,选择个体较大的,规格整齐的,体长在5cm左右的罗非鱼鱼苗,使用少许盐水进行浸泡消毒,消毒以后同一投放到池塘中,放养的密度为每亩1000‑1200条,再适当投入少许30‑50条泥鳅,投饵,养殖初期,采用肥水养殖,依靠动物粪便肥塘培育生物饲料养鱼,一般情况下,每周施肥1‑2次,施肥次数相加每亩施放200‑300斤,在3个月以后,搭配喂养罗非鱼专用饲料;(4)水质管理,每周定期向池塘中注入40%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罗非鱼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的选择,选择拥有良好水源的池塘一个,且交通方便,池塘面积为30-50亩,池塘的深度为3-5米,在池塘的两端的塘梗上养殖少许的鸡鸭鹅等禽类,另外两端的塘梗上种植少许青草类植物,无需对青草进行除虫处理,以及搭建专门将禽类粪便进行收集的粪便收集台;(2)池塘消毒及肥水,每亩使用茶麸80公斤,清塘后的三天内不要进新水,四天以后重新放新的水到池塘中,再将自己养殖的禽类的粪便进行收集,收集以后,使用塑料袋密封发酵3-7天,当粪便呈黄绿色无臭味而略带酒酸味时即可,再将发酵好的禽类粪便泼洒到池塘中,进行肥水以便培养浮游生物;(3)育苗的选择以及投饵喂养,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阳澄湖三家村蟹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