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养殖鲟鱼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36781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1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养殖鲟鱼的方法,涉及渔业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池塘条件、池塘管理、鱼种放养、饵料投喂、水质管理、疾病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步骤中加入了灭菌组合物与调理剂,灭菌组合物是为了将池塘清洁干净,比普通的清洁材料的效果好,更加的快速,而调理剂是喂养的时候增加鱼类的体质,调理剂是中药材,可以提高鱼的生命力,提高抗病能力,并且中药能够起到提高水质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合理、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渔业养殖
,具体涉及人工养殖鲟鱼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水产养殖是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鲟鱼养殖的通常是在深水的水库中养殖,对水体质量要求比较高,在外界自然因素以及地域问题的限制下,鲟鱼人工养殖的鱼产品质量低下,养殖难度大,制约了鲟鱼人工养殖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人工养殖鲟鱼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人工养殖鲟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池塘条件:采用潜水池塘养殖,水深3-5m,池塘要求池底平坦,淤泥较浅,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水、路、电畅通,池塘面积为5-10亩;步骤二、池塘管理:Ⅰ晒塘:1-3月中旬,抽干池水,池底部的淤泥经冰冻日晒,杀灭寄生虫、细菌等病害生物;Ⅱ清塘消毒:放养前30天,在池底垂直插入若干电极,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养殖鲟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池塘条件:采用潜水池塘养殖,水深3‑5m,池塘要求池底平坦,淤泥较浅,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水、路、电畅通,池塘面积为5‑10亩;步骤二、池塘管理:Ⅰ晒塘:1‑3月中旬,抽干池水,池底部的淤泥经冰冻日晒,杀灭寄生虫、细菌等病害生物;Ⅱ清塘消毒:放养前30天,在池底垂直插入若干电极,相邻电极之间的间距为0.8‑1.2m,电极间歇式接入电压为42V的电源,每次通电5min,每隔15min通电一次,连续通电25‑35次;然后拔出电极,在池底形成的电极坑中装入灭菌组合物或生石灰,灭菌组合物或生石灰填满电极坑并压实,然后向池塘内放水,15天后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养殖鲟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池塘条件:采用潜水池塘养殖,水深3-5m,池塘要求池底
平坦,淤泥较浅,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水、路、电畅通,池塘面积为5-10
亩;
步骤二、池塘管理:
Ⅰ晒塘:1-3月中旬,抽干池水,池底部的淤泥经冰冻日晒,杀灭寄生虫、
细菌等病害生物;
Ⅱ清塘消毒:放养前30天,在池底垂直插入若干电极,相邻电极之间的
间距为0.8-1.2m,电极间歇式接入电压为42V的电源,每次通电5min,每隔
15min通电一次,连续通电25-35次;然后拔出电极,在池底形成的电极坑中
装入灭菌组合物或生石灰,灭菌组合物或生石灰填满电极坑并压实,然后向
池塘内放水,15天后更换一次水;
步骤三、鱼种放养:每亩放养鲟鱼450尾,鲫鱼150尾,黄颡鱼20尾,鳙
鱼30尾;
步骤四、饵料投喂:投喂的饵料中每隔15天混入一次质量为饵料0.3%的
调理剂;
步骤五、水质管理:水温23-32℃时,溶解氧3mg/L以上,透明度30-35厘
米,pH值7-8.5,氨氮小于1mg/L,亚硝酸盐小于0.1mg/L,隔6天~10天换一次
水,每次更换池水深度为15cm~30cm,并保持水体呈微流水状态;
步骤六、疾病防治:在4月份,使用3-4次杀虫药物,先使用药物杀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守旗孙棠丽苏加胜苏家会唐复兴赵林斌
申请(专利权)人: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