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盘中包括设有带加强锚固点的固定系带的翻板的气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905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仪表盘气囊结构,包括含有翻板本体的仪表盘本体,翻板本体由大致矩形周界限定,矩形周界形成两个侧向边缘以及后横向边缘和前横向边缘,以及包括点火通道(1)。点火通道包括用于固定到仪表盘本体的上表面(4),它包围矩形周界并包括至少两个侧面(9、11),该两个侧面与翻板本体的侧边缘交界。至少一个固定系带(22)固定到翻板本体上并包括突出于一个侧边缘之外、并通过一个侧面(9、11)的一部分(27、28),以便由所述侧面(9、11)固定住,附加的加强构件(36)附连到点火通道(1)的上表面,与通过所述侧面(9、11)的固定系带部分对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仪表盘内的气囊结构,所述气囊定位成例如保护坐在所述车辆驾驶员旁边的车辆乘坐者的前部。
技术介绍
在此的结构中,仪表盘设置有孔,孔在它的上表面处被翻板关闭,并被固定到包围该孔的仪表盘的下表面的点火通道关闭。点火通道具有上表面和大致平台的下表面,该上表面遵循仪表盘的凸出形状,标准气囊模块固定于该下表面。当气囊充气时,气囊通过点火通道而抵靠在翻板的下表面上,由此使翻板打开。然后,气囊通过仪表盘的孔,在车辆的乘客车厢内展开,由此保护乘坐者的安全。一般地,该孔具有矩形的周界,而翻板围绕所述孔的横向边缘铰接,该横向边缘相对于车辆的向前方向来说是位于最前方,即,最靠近挡风玻璃的地方。考虑到翻板的打开速度,由于气囊充气,所述翻板在打开过程中可能碰到挡风玻璃而破裂。所述破裂可能转变为翻板的碎片投向车辆乘坐者,这会造成乘坐者受伤。为了弥补该缺点,US2002027337在图5中示出了侧向系带,这些侧向系带将翻板的每个侧向边缘固定到孔的对应侧向边缘,当翻板关闭时,所述系带是松弛的。由此,翻板的打开受到侧向固定系带的限制,当气囊充气时,侧向固定系带张紧,因此确保翻板无法碰到挡风玻璃。由于气囊需要很快的展开速度,所以,打开过程中出现的力很大,这样,固定系带的机械强度通常不够。在实践中,系带会从仪表盘中撕断,这造成翻板的毁坏,同时造成碎片投向车辆乘坐者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仪表盘中的气囊结构,仪表盘包括含有翻板本体的仪表盘本体,翻板本体由大致矩形周界形成,矩形周界形成两个侧向边缘以及后横向边缘和前横向边缘,一旦气囊充气,翻板围绕前横向边缘枢转而打开,点火通道包括上表面和平坦的下表面,点火通道通过该上表面固定到仪表盘本体的下表面,平坦的下表面则设计成接纳气囊模块,点火通道围绕着翻板本体的周界并包括至少两个侧面,该两个侧面与翻板本体的侧边缘交界,所述气囊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固定系带,其固定到翻板本体上并包括突出于翻板本体一个侧边缘之外并通过点火通道的对应侧面的一部分,以便由所述侧面固定住,附加的加强构件在上表面处附连到点火通道,与固定系带通过所述侧面的部分对齐。借助于该方案,固定系带锚固在点火通道内,同时,在定位附加的加强构件之前, 能够被所述点火通道的点火通道上表面定位,这确保固定系带锚固在构成仪表盘的固定部分内的安装简单并有最佳特性。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如上所述的结构,其中,固定系带在所述侧面所包括的凹陷或槽口区域内通过侧面,所述凹陷或槽口通向点火通道的上表面,以在将所述通道固定到仪表盘之前,允许固定系带通过点火通道的上表面。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如上所述的结构,其中,附加的加强构件包括突耳,其啮合在侧面的凹陷或槽口的上部内。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如上所述的结构,其中,固定系带包括至少两个突出于翻板本体同一侧边缘之外的部分或端部,每个所述部分横向通过点火通道的侧面,以形成包围所述侧面一部分的环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如上所述的结构,其中,点火通道通过模制形成,并且,附加的加强构件与整个或部分点火通道一体模制,侧向突出于点火通道侧面之外,以脱开附连和/或折回,以便将它与通过所述侧面的固定系带的部分对齐地进行附连。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点火通道的总图2是位于附加加强构件的区域内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点火通道的局部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想法,S卩,通过将固定系带固定到点火通道的侧面,并提供附加的加强构件,该附加的加强构件附连到与固定系带在所述通道内的锚固区域相对的点火通道上表面,以改进固定系带锚固侧面。如图I所示,由I所表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的点火通道包括上部壁2和中央体 3,它们刚性地固定在一起。所述点火通道I通过超声波焊接或类似的过程而固定到仪表盘的下表面(未示出),上部壁2的上表面4的形状遵从仪表盘本体的曲率,以便固定到仪表盘本体上。所述上部壁2的上表面4可为此而设置有低厚度的肋或凸起部分的端部(未示出),以便于其固定和定位。所述点火通道I构成框架,该框架形成中心矩形开口,该开口在此由翻板的加固板关闭,在此由6表示。在实践中,该翻板由所述加固板6和翻板本体(未示出)构成,翻板本体由一部分仪表盘组成,仪表盘的该部分例如由用仪表盘本体下表面上的矩形切口所限定。在实践中,由点火通道I和加固板6组成的组件在同一次操作中附连和固定到仪表盘本体的下表面(未示出),以形成车辆的仪表盘。然后,将气囊模块(未示出)固定到点火通道I的下表面,为此目的,与上表面4不同,下表面是大致平坦的。加固板6定位在其中的孔是由通道本体3的四个侧面形成,它们各垂直于上部壁 2延伸。具体来说,所述侧面包括相对于车辆前进方向A来说的前横向侧面7、与侧面7相对的后横向侧面8,此外还有左侧面9和右侧面11。通道本体3还包括七个底座,它们朝向由侧面7、8、9和11形成的框架外面径向地延伸,并在垂直于上表面4的方向上具有与所述侧面相同的高度。每个底座包括平坦的下表面,其具有设计用来接纳气囊模块的固定销的孔,所述不同的底座因此一起形成点火通道的全部或部分下表面。如图I所示,三个底座12、13和14相对于中心孔径向地从前横向侧面7延伸,而由17和18所指的两个底座从后横向边缘8径向地延伸。在互补的方式中,两个底座16和 19分别从右侧面11和左侧面9径向地延伸。加强板6包括在其上表面上的突出于所述表面之外的肋的组件,所述肋的附图标记为21,所述加强板在其上表面上承载由保持在所述肋21之间的系带22,以固定于翻板, 所述系带22还固定到点火通道I。在实践中,所述系带22固定到点火通道I的通道本体3中前横向侧面7的区域内以形成铰链,该铰链使得翻板能够通过围绕基本上与翻板本体的前横向边缘(未示出)相一致的前横向轴线AT枢转而打开。系带22因此形成三个环路23、24、25,它们分别突出于板6的前横向边缘之外,以包围底座12、13、14,同时位于点火通道的上部壁2的下方。为此目的,前横向侧面7包括六个垂直于表面4定向并通向所述前横向侧面7的下边缘的槽口,环路23、24和25端部配合在所述槽口内。通过首先将所述系带配合在对应肋21之间以将其固定就位,同时形成突出于板6 的前横向边缘之外的的环路23至25,由此使得系带22在前横向侧面7的区域内钩住点火通道。通过围绕底座12-14放置环路23-25,并将所述环路23-25的端部配合在前横向侧面7的对应槽口内,使板6和它所携带的系带22穿过点火通道I的下表面而配合在中心孔内。在互补的方式中,系带22包括另外两个环路27和28,它们侧向地突出于加强板6 之外,且各自固定到通道本体3的侧向部分,以分别包围着侧向底座16和侧向底座19。一旦板6已经配装好且环路23-25放置就位后,则又从点火通道的上表面提供所述侧向环路27、28到点火通道I的固定。在实践中,当所述加强板6和环路23-25配装时,环路27、28保持折回到加强板6 的上表面的中心区域内。此后,侧向环路27和28分别用来包围底座16和19。如图I所示,为此目的,侧面9的上边缘包括两个槽口或凹陷,由31和32表示,它们沿着所述边缘定位在底座19的两侧上。在互补的方式中,上部壁2包括两个狭槽33和34,每个狭槽横向地、即平行于方向AT延伸。槽口 31因此通向狭槽33,类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欧利R·希勒佩特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西亚内地工业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