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44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金属切削刀,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圆筒型的刀身,且该刀身轴向开设有一贯通孔道,而于其刀身前端则环设有多个刀刃,该刀刃更与刀身径向中心形成有第一夹角。(*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切削刀,尤指一种可进行深沟窄槽车削加工的金属切削刀。一般而言,各类型的金属切削动作,都有其专门配合施工的金属切削刀,以进行切削金属的动作,但在某些特殊的施工状况下,现有的切削刀种类,并不能够执行所要进行的施工动作,如若要于一密闭外方逃排屑空间内,进行窄沟深槽的车削作业时,市场上便无供应此一加工型态的切削刀,而一般市售的切削刀中(如图5-1、5-2所示),有一种是用于切薄板且向外排屑的圆型刀,将其用于密闭外方逃排屑空间内,进行窄沟深槽的车削作业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在切削刀完全进入密闭空间后,便无法再向外排屑,便会转向切削刀内排入,如此便会导致被加工物与切削刀间充满废屑,而无法再进行切削作业(如图5-3所示),必需先将切削刀退出,清理淤积切削刀内的废屑,才可再进行切削作业,但当切削至一定深度后,市售切削刀的导屑沟会逐渐被遮盖,一旦导屑沟被遮盖,便完全无法再进行切削的动作,而此时窄沟深槽的深度,若未达预定深度时,就需再由其它加工方法来完成切削的动作,故加工的动作、程序十分麻烦,且耗费较多的成本及工时。若改以单刃车刀来进行车削动作时,车刀又常因无支撑面积而极易断折,故仍不是适用的切削刀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利用一轴向开设于金属切削刀上的贯通孔道,来进行排屑的动作,此外,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更利用刀刃具有适当切屑角度及可加大导屑沟的设计,用以卷屑、导屑、排屑,而使其可达到做深沟窄槽的车削加工。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切削刀,其具有一圆筒型的刀身,且该刀身轴向开设有一贯通孔道,而于其刀身前端则环设有多个刀刃,该刀刃更与刀身径向中心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该刀刃采用等间设置的手段环设于刀身前端。所述该第一夹角为刀刃向内切削所形成。所述该刀刃与刀身轴向中心再形成有第二夹角。所述该刀刃间系具有导屑沟,且该导屑沟具有适当的深度。所述该第一夹角的适当角度为5~10度之间。所述该第二夹角的适当角度为8~15度之间。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金属切削刀,其具有一刀身,该刀身为圆筒型,且其轴向开设有一贯通孔道;多个刀刃,该刀刃等距环设于刀身前端,且该刀刃向内与刀身径向具有第一夹角,该刀刃与刀身轴向具有第二夹角。所述该刀刃间形成有导屑沟,且该导屑沟的深度可依加工物品的需求而适度调整。所述该第一夹角的适当角度为5~10度之间。所述该第二夹角的适当角度为8~15度之间。图中符号说明1 刀身11贯通孔道3 刀刃θ1 第一夹角θ2 第二夹角31导屑沟5 扬声器导磁座51导槽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及图2、3所示,为本技术外观立体、俯视及侧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有一刀身1,该刀身1为圆筒型,且于其中心处轴向开设有一贯通孔道11; 多个刀刃3,该刀刃3等距环设于刀身1前端,且该刀刃3向内与刀身1径向切线具有第一夹角θ1,于本实施例中,最佳的实施角度为5~10度之间,而与刀身1轴向垂线具有第二夹角θ2,于本实施例中,最佳的实施角度为8~15度之间,此外,该多个刀刃3每两个之间再形成有一导屑沟31,且该导屑沟31的深度可依加工物品的需求而适度增减。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使用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金属切削刀适用于密闭外方无逃屑空间的加工,如需要做深槽窄沟的切削成型加工上,借助本技术刀身1的贯通孔道11及刀刃3与刀身1具有夹角的设计,利用刀刃3与刀身1径向切线的第一夹角θ1,可使本技术在对加工物切削时所形成的切屑,排入于刀身1的贯通孔道内,且由于在加工状态中,金属切削刀以旋转的方式切削被加工物,故会产生离心力,借助该离心力即可使进入于贯通孔道11内的切屑排出刀外,以持续进行切削动作;此外,利用本技术刀刃3与刀身1轴向垂线的第二夹角θ2,可使本技术切削的切屑形成卷状,再借助导屑沟31的配合,更利于切屑的排出,并经由刀身1内的贯通孔道11向外排出,于本使用例中以用于在扬声器导磁座5的制作上为例,首先被加工物扬声器导磁座5夹持固定于治具上(图中未示),而本技术的金属切削刀以旋转方式,对扬声器导磁座5进行切沟的加工动作,此动作是需要在封闭圆筒体内切削出一导槽51,且该导槽51为一深沟窄槽的态样,最主要的是,借助本技术上述的设计,在本技术进入于扬声器导磁座5的封闭空间时,仍可顺利进行排屑动作,以能顺利完成切削深沟窄槽的要求,且本技术的导屑沟31更可依导槽51的切沟深度加深,以使密闭状切沟深度增加,提高本技术的可变性及实用性。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之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切削刀,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圆筒型的刀身,且该刀身轴向开设有一贯通孔道,而于其刀身前端则环设有多个刀刃,该刀刃更与刀身径向中心形成有第一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切削刀,其特征在于,该刀刃采用等间设置的手段环设于刀身前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切削刀,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角为刀刃向内切削所形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切削刀,其特征在于,该刀刃与刀身轴向中心再形成有第二夹角。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切削刀,其特征在于,该刀刃间具有导屑沟,且该导屑沟具有适当的深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切削刀,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角的适当角度为5~10度之间。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切削刀,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夹角的适当角度为8~15度之间。8.一种金属切削刀,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刀身,该刀身为圆筒型,且其轴向开设有一贯通孔道;多个刀刃,该刀刃等距环设于刀身前端,且该刀刃向内与刀身径向具有第一夹角,该刀刃与刀身轴向具有第二夹角。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切削刀,其特征在于,该刀刃间形成有导屑沟,且该导屑沟的深度可依加工物品的需求而适度调整。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切削刀,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角的适当角度为5~10度之间。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切削刀,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夹角的适当角度为8~15度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切削刀,包括一圆筒型的刀身,且其轴向开设有一贯通孔道,于该刀身前端等距环设有多个刀刃,且该刀刃向内与刀身径向具有第一夹角,该刀刃与刀身轴向具有第二夹角,而该刀刃间更形成有适当深度的导屑沟,借助前所述构件,用以卷屑、导屑、排屑,而使其可达到做深沟窄槽的车削加工。文档编号B23B27/00GK2564287SQ02242389公开日2003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6日专利技术者沈国俊 申请人:錩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俊
申请(专利权)人:錩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