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博洪专利>正文

钻针检测仪器的钻针夹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755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钻针检测仪器的钻针夹具结构,它包括一安装至钻针检测仪滑轨上的底座(51),一呈长条状固定在底座(51)表面上的固定夹臂(53),一具有一设置在固定夹臂(53)一端面的转轴结构(521)的活动夹臂(52),以及一设置于活动夹臂(52)的旋开端部底面的卡沟(54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相对于固定夹臂(53)转轴结构(521)的另一端面而埋设于底座(51)内,且其弹性顶面突出于底座(51)上表面的顶出器(55)。(*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夹具领域,特指一种钻针检测仪器的钻针夹具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电子技术的进步,对精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电路板上的设计,由于电子组件的安排重要,即使是小如电路板上的钻孔,也是必需达到精准的要求。因此,钻孔的钻针是影响精确度极为重要的一环,则钻针检测仪器自然成为必需的工具。如图1所示的钻针检测仪器,其具有一个水平的基底(10),在基底(10)上有一组垂直的侦测头(20),以及一个可在侦测头(20)下方平移的钻针夹具(30),钻针夹具(30)用来固定一排列的钻针(40)。其中侦测头(20)具有CDC显像装置,来撷取细小的钻针头影像,并经放大而可检测钻针(40)。在此种已知的钻针夹具(30)中,如图2和图3所示,具有一个底座(31)、一个活动夹臂(32)、一固定夹臂(33)及一定位段阶(34)。固定夹臂(33)为一长条结构,前方有一导沟(331),使得成直线排列的钻针(40)沿导沟(331)而置入固定夹臂(33);同时,可以转轴(321)为中心旋转的活动夹臂(32),依循图2中箭头G1所示方向旋转,与固定夹臂(33)将钻针(40)稳固夹持。固定在底座(31)上的定位段阶(34),其上具有一卡沟(341),如图3所示。在活动夹臂(32)旋开端部设有一个向底面顶出的顶出器(322),其基本上是在一个套筒中设有弹簧以推顶一钢珠而构成;当活动夹臂(32)向固定夹臂(33)旋转至夹持位置时,顶出器(322)的突出钢珠将与定位段阶(34)的卡沟(341)相干涉,使得活动夹臂(32)被定位,达到与固定夹臂(33)夹持钻针的功能。上述已知技术虽可达到易于夹持被检测钻针的功效,但在开启活动夹臂(32)时,由于顶出器(322)的钢珠是突出活动夹臂(32)的底面的,则在开启动作时,顶出器(322)的突出部份将会与底座(31)表面形成接触;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将在底座表面发生刮痕现象而造成损坏。另外,由于顶出器(322)与底座表面的接触,对活动夹臂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经长期使用后,易在活动夹臂的转轴(321)位置发生松脱或损坏轴承的垂直度,会造成活动夹臂(32)的夹持不稳定或发生松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钻针检测仪器的钻针夹具结构,能改善已有技术中顶出器磨耗底座发生刮痕的问题,并进而解决活动夹臂长期使用松脱的缺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钻针检测仪器的钻针夹具结构,它包括一安装至钻针检测仪滑轨上的底座,一呈长条状固定在底座表面上的固定夹臂,一具有一设置在固定夹臂一端面的转轴结构的活动夹臂,以及一设置于活动夹臂的旋开端部底面的卡沟,它还包括一相对于固定夹臂转轴结构的另一端面而埋设于底座内,且其弹性顶面突出于底座上表面的顶出器。附图说明图1是已知钻针检测仪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已知钻针检测仪器的钻针夹具立体外观示意图,其中活动夹臂在开启位置;图3是已知钻针检测仪器的钻针夹具部分剖开立体外观示意图,其中活动夹臂是被旋转至夹持位置;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钻针检测仪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5是钻针夹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钻针夹具的组合图,其中活动夹臂被旋转至夹持位置;图7是钻针夹具的组合图,其中活动夹臂在开启位置;图8是钻针夹具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钻针夹具的剖面示意图。图例说明10 基底 20侦测装置30 钻针夹具(已知) 40钻针50 钻针夹具 51底座52 活动夹臂 521 转轴结构53 固定夹臂 531 导沟54 定位段阶 541 卡沟55 顶出器 56止挡块61-64 锁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钻针检测仪器具有一个水平的基底(10),在基底(10)上有一组垂直的侦测头(20),以及一个可在侦测头(20)下方沿着滑轨平移的钻针夹具(50),钻针夹具(50)用来固定一排列的钻针(40)。其中侦测头(20)具有CDC显像装置,来撷取细小的钻针头影像,并经放大而可检测钻针(40)。本技术的主要改进是在钻针夹具(50)的结构。如图5、图6和图7所示,钻针夹具(50)具有一个底座(51),其后方由锁螺(61)锁固一呈直条状的固定夹臂(53),并在固定夹臂前缘以锁螺(64)锁固一导沟(531),以导引呈直线排列的被检测钻针置入,此与已知结构相同。活动夹臂(52)可以转轴结构(521)为中心,而相对固定夹臂(53)旋转成开启或夹持的位置,其沿着图6中箭头G2所示方向旋转。其中转轴结构(521)包括了锁螺、轴承、衬套及轴杆等构件,且设置于固定夹臂(53)的一端,使得活动夹臂(52)可以相对旋转。另以一设置于底座(51)表面的止挡块(56)限制活动夹臂(52)的最大开启位置。本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在定位段阶(54)及顶出器(55)的设置位置。其中定位段阶(54)设置于活动夹臂(52)旋开端部的位置,其是以锁螺(62)自活动夹臂(52)端部上方锁固定位段阶(54),并以锁螺(63)自定位段阶(54)端面横向锁固旋活动夹臂(52)端面。同时,在定位段阶(54)底面有一横向延伸的卡沟(541)。另外,顶出器(55)埋设在底座51内,其弹性顶面突出于底座(51)表面,而顶出器(55)的位置设于固定夹臂(53)相对于转轴结构(521)的另一末端下方。当活动夹臂(52)向固定夹臂(53)旋转至夹持钻针位置时,如图8所示,设在活动夹臂(52)旋动端部下方的定位段阶(54)底面的卡沟(541),将与弹性顶面突出于底座(51)上表面的顶出器(55)的弹性顶面相干涉,如此将可稳固活动夹臂(52)的夹持位置,达到夹持被检测钻针的功能。相反地,如要开启活动夹臂(52)时,只要对活动夹臂(52)或定位段阶(54)施予相反箭头G2方向的力量,当施力大于顶出器(55)弹性顶面对卡沟(541)的扣持力量,则可解除活动夹臂(52)的固定,沿着箭头G2的反向旋转呈开启位置(如图6所示),以便取出钻针(40)或置入新的钻针。为使动作的阻力减少,在卡沟(541)的设计上,如图9所示,可在其动作的侧面形成斜面(541a),使开启或夹持活动夹臂(52)的动作较为平顺。由此结构可知,在活动夹臂(52)开启或夹持时,因为顶出器(55)是埋设在底座(51)内的,仅会与定位段阶(54)卡沟(541)后方稍微接触,而定位段阶(54)0在开启时不会与底座(51)接触,自然在底座(51)表面不会产生任何的刮痕,亦无损坏底座(51)的情况。另外,由于在仅在开启或夹持活动夹臂(52)瞬间,顶出器(55)与定位段阶(54)接触,于平常时,即活动夹臂(52)位于开启位置时,活动夹臂(52)不会受到顶出器(55)的向上推力,使得转轴结构(521)不会发生偏斜或松脱的问题,比已知结构更加耐用及稳定。综上所述,这种钻针检测仪器的钻针夹具结构,改善了已知结构顶出器磨耗底座发生刮痕的问题,并进而解决活动夹臂长使用松脱的缺点。权利要求1.一种钻针检测仪器的钻针夹具结构,它包括一安装至钻针检测仪滑轨上的底座(51),一呈长条状固定在底座(51)表面上的固定夹臂(53),一具有一设置在固定夹臂(53)一端面的转轴结构(521)的活动夹臂(52),以及一设置于活动夹臂(52)的旋开端部底面的卡沟(5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博洪
申请(专利权)人:邱博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