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模组LCM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7357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LCM装配设备,包括前壳、包含LCM本体以及LCM外边框的LCM,其中:所述LCM外边框的外缘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卡位片;所述前壳上设置有与所述LCM外边框的卡位片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卡位槽。通过将所述卡位片插入相应的卡位槽能够实现LCM与在前壳内注塑的大钢片或镁MG合金支架的贴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大面积的双面胶等背胶来进行LCM的装配时,导致LCM不易拆卸,从而降低LCM在终端整机中的拆卸效率和良品率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平面显示
,尤其涉及ー种LCM(Liquid Crystal Module,液晶显示模组)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LCM即液晶显示模组,是指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控制与驱动等外围电路、电路板、背光源、结构件等装配在一起的组件。如图I所示,为现有技术中LCM装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配设备中包括前 壳11、在前売内注塑的部件12以及LCM13,其中,所述在前売内注塑的部件12可以为大钢片或者Mg (镁)合金支架;所述LCM13包括LCM本体131以及LCM外边框132,所述LCM外边框132位于LCM本体131的外缘,且与LCM本体131固定连接;所述LCM13可直接与前壳11进行装配,还可与TP (Touching Panel,触摸屏)14进行贴合形成贴合组件后,再与前売11进行装配。目前常采用以下方法将LCM13或LCM13与TP14的贴合组件与前壳11进行装配将LCM13或LCM13与TP14的贴合组件用背胶15 (如双面胶或双面的泡棉胶等粘性物质)大面积地粘接在所述在前壳内注塑的部件12的上表面,即将LCM13或LCM13与TP14的贴合组件与在前壳内的注塑大钢片或镁MG合金支架进行贴合,实现LCM13或LCM13与TP14的贴合组件、在前壳内注塑的部件12以及前壳11三者依次贴合的结构,从而起到将LCM13或LCMl3与TP14的贴合组件固定在所述在前壳内注塑的部件12上的作用。但是,在采用上述方法进行LCM13的装配时,由于背胶15具有一定的厚度和软度,可能会在测试的过程中造成LCM13相对于装配的前売11有一定的蠕动,并且采用大面积的背胶15粘接LCM13的装配方式并不利于LCM13返エ拆卸,一旦LCM13、TP14或者前壳内注塑的大钢片或镁MG合金支架等有任何的不良需要进行更换时,很容易将LCM13拆坏,从而降低LCM13在终端整机中的拆卸效率和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ー种LCM装配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大面积的背胶来将LCM装配到前壳内吋,导致LCM不易拆卸,从而降低LCM在终端整机中的拆卸效率和良品率的问题。ー种LCM装配设备,包括前壳、包含LCM本体以及LCM外边框的LCM,其中所述LCM外边框的外缘处设置有至少ー个卡位片;所述前壳上设置有与所述LCM外边框的卡位片相对应的至少ー个卡位槽。进ー步地,所述LCM装配设备还包括在前売内注塑的部件所述在前売内注塑的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LCM外边框的卡位片相对应的至少ー个卡位槽。所述卡位片与所述LCM外边框的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0至180°。进ー步地,所述卡位片上设置有预折线或凹槽。进ー步地,在所述LCM外边框边缘处的卡位片插入前売上相应的卡位槽后露出的部分与该前壳的下表面相交的位置处,设置预折线;或者,在所述LCM外边框边缘处的卡位片插入前売上相应的卡位槽后露出的部分与该前売的下表面相交的位置处,设置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 ー种LCM装配设备,包括前壳以及包含LCM本体以及LCM外边框的LCM,其中所述LCM外边框的外缘处设置有至少ー个卡位片;所述前壳上设置有与所述LCM外边框的卡位片相对应的至少ー个卡位槽。通过将所述卡位片插入相应的卡位槽能够实现LCM与在前売内注塑的大钢片或镁MG合金支架的贴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大面积的双面胶等背胶来进行LCM的装配吋,导致LCM不易拆卸,从而降低LCM在终端整机中的拆卸效率和良品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所示为现有技术中LCM装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LCM装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LCM的背面侧视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装配完毕后的LCM装配设备的背面侧视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设置凹槽后的卡位片结构示意图;图6 (a)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将设置有预折线的卡位片插入卡位槽后的LCM装配设备结构示意图;图6 (b)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利用预折线对卡位片进行折弯处理后的LCM装配设备结构示意图;图7Ca)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将设置有凹槽的卡位片插入卡位槽后的LCM装配设备结构示意图;图7 (b)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利用凹槽对卡位片进行扭曲处理后的LCM装配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ー步说明,但本技术不局限干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LCM装配设备结构示意图,所述LCM装配设备包括前売11、包含LCM本体131以及LCM外边框132的LCM13,其中,所述LCM外边框132的外缘处设置有至少ー个卡位片16 ;所述前壳11上设置有与所述LCM外边框132的卡位片16相对应的至少ー个卡位槽17,其中,所述LCM13位于所述前壳11的上表面。较优地,为了使得LCM13能够较牢固与前壳11进行装配,所述LCM外边框132的外缘处设置的卡位片16的数量可以适当増加。如图3所示,即为图2中LCM13的背面侧视图,在图3所示的LCM13中,LCM外边框132的长度较长的两侧外缘处分别对称设置了 3组卡位片16,标号为A、B、C以及A’、B’、C’,同时,在LCM外边框132的长度较短的两侧边缘中的一侧边缘处也设置了 I个卡位片16,标号为D ;相应的,在图2所示的LCM装配设备中,所述前壳11上也设置了与所述LCM外边框132的卡位片16相对应的至少ー个卡位槽17,分别标号为A、B、C、A’、B’、C’以及D,其中,标号相同的卡位片16和卡位槽17为对应关系,例如,标号为A的卡位片16与标号为A的卡位槽17相互对应,标号为D的卡位片16与标号为D的卡位槽17相互对应。进ー步地,所述LCM装配设备还包括在前売内注塑的部件12 所述在前売内注塑的部件12可以为大钢片或者Mg合金支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前壳内注塑的部件12是固定注塑在前壳11内的,因此可以与前壳11看作为ー个整体。所述在前壳内注塑的部件12上设置有与所述LCM外边框132的卡位片16相对应的至少ー个卡位槽17,且所述在前売内注塑的部件12上设置的卡位槽17与前売11上设置的卡 位槽17也为对应关系。当所述在前壳内注塑的部件12与前壳11作为ー个整体时,所述在前売内注塑的部件12上设置的卡位槽17和前売11上设置的卡位槽17将互相贯通。进ー步地,所述LCM外边框132上的卡位片16与所述LCM外边框132的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0°至180° (不包含0°和180° ),一般选取80°至180°,较优地,如图2和图3所示,可以使得所述卡位片16与所述LCM外边框132的下表面呈垂直结构,即呈90°。进ー步地,所述LCM装配设备还可以包括TP14,即所述LCM13可直接与前壳11进行装配,还可与TP14进行贴合形成贴合组件后,与前売11进行装配。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在利用卡位片16将LCM13或者LCM13与TP14的贴合组件与前売11进行装配,使其与在前売内注塑的部件12进行固定贴合时,还可以同时利用改进后的背胶15来将LCM13与在前売内注塑的部件12做进ー步地贴合,由于改进后的背胶15面积较小,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LCM装配设备,包括前壳、包含LCM本体以及LCM外边框的LCM,其特征在于:所述LCM外边框的外缘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卡位片;所述前壳上设置有与所述LCM外边框的卡位片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卡位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恩灵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