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倒锥孔的电火花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191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小倒锥孔的电火花加工装置,包括工具电极、控制系统、加工电源、检测系统以及电极进给系统;工具电极接加工电源的负极,工件接加工电源的正极,加工电源为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的放电提供能量;检测系统实时监测加工电源正负极间的放电状态,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检测系统反馈的极间放电状态,控制电极进给系统使工具电极进给;电极进给系统实时将工具电极的进给深度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工具电极的进给深度和加工需要实时调整加工电源的放电能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加工出口附近有效利用了加工产物的导电介质作用,增大电极对出口处的加工范围,加工出的倒锥孔的出口直径比入口直径大得更多,锥度更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特种微细加工
,涉及ー种微小倒锥孔的电火花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已有的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喷油嘴喷孔采用倒锥形状(即喷孔内ロ直径大于外ロ直径),有助于提升喷孔的流量系数和雾化效果。倒锥形的喷孔已在柴油机中被广泛的采用,随着各国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日益提高,喷孔的直径已减小到了 200μπι以下,如何加工如此微小的倒锥孔仍是ー个技术难点。电火花加工是使工具电极和エ件之间产生脉冲性火花放电,利用放电时局部瞬时产生的高温蚀除金属材料。在电火花普通微孔加工中,常采用微细圆柱状电极对エ件进行 孔加工,电极沿一定方向进给,在电极与エ件的间隙有工作液冲刷,以带走加工产物。研究发现,在电火花向下加工微孔的过程中,在孔被加工贯穿前,加工产物难以完全被工作液冲刷带走,而是有部分在孔底部聚集,由于加工产物有一定导电性,有助于扩大火花放电的作用范围,随着加工的深入,加工产物越积越多,电极端部的加工范围就越来越大,所以在孔被加工贯穿前的大部分距离内,加工的微孔由外向内孔径是逐渐变大的。另ー方面,在电火花加工中,工具电极也会有一定量的损耗,在微孔加工过程中,电极损耗的部位主要在端部,随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小倒锥孔的电火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具电极(1)、控制系统(5)、加工电源(6)、检测系统(7)以及电极进给系统(8);工具电极(1)接加工电源(6)的负极,工件(4)接加工电源(6)的正极,加工电源(6)为工具电极(1)和工件(4)之间的放电提供能量;检测系统(7)实时监测加工电源(6)正负极间的放电状态,反馈给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根据检测系统(7)反馈的极间放电状态,控制电极进给系统(8)使工具电极(1)进给;电极进给系统(8)实时将工具电极(1)的进给深度反馈给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根据工具电极(1)的进给深度和加工需要实时调整加工电源(6)的放电能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小倒锥孔的电火花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具电极(I)、控制系统(5)、加工电源(6)、检测系统(7)以及电极进给系统(8);工具电极(I)接加工电源(6)的负极,工件(4)接加工电源(6)的正极,加工电源(6)为工具电极(I)和工件(4)之间的放电提供能量;检测系统(7)实时监测加工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胡瑞钦虞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微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