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倒锥孔的电火花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61808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锥孔的电火花加工装置,包括电极丝的出口导向器,其特征在于:在导向器下方,电极丝的侧向设置有气枪,所述气枪的气流出口与导向器轴线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实现倒锥孔的加工,不会造成电极丝的磨损,并且,可以利用现有技术中导向器出口与加工件表面间的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预留较大长度的电极丝,避免了浪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火花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倒锥孔的电火花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电火花微孔加工,由于加工过程中二次放电的原因,微孔加工结果都是入口尺寸大于出口尺寸,即加工后获得的是正锥微孔。然而,对于符合欧IV以上排放标准的柴油发动机,燃油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的燃油喷嘴的喷孔要求入口尺寸小于出口尺寸,即所需加工的喷孔为倒锥微孔。目前成熟使用的倒锥孔加工方法均为通过采用锥度夹持机构,通过机械方法实现倒锥微孔的加工。例如,《电加工与模具》2010年第5期第11-15页“微细倒锥孔电火花加工机构设计及其实验研究”一文,公开了一种微细倒锥孔电火花加工模块机构,主要由导向陶瓷柱、球面定位块、旋转主轴、偏转主轴、偏角调整螺钉、旋转电机、传动带轮等组成,电极丝端部穿过精密陶瓷导向柱实现定位,导向柱座安装在球面定位块上,该定位块与偏转主轴固结在一起,偏转主轴安装在旋转主轴的内部,内置一组弹簧为支撑偏转主轴提供弹性支持力,使球面定位块与旋转主轴下端的凹球面配合。这样,通过调节调整螺钉使偏转主轴在空间中偏转并固定,以此得到加工倒锥孔所需的角度。旋转主轴与大传动带轮相连接,通过小型同步带由直流电机驱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锥孔的电火花加工装置,包括电极丝的出口导向器,其特征在于:在导向器下方,电极丝的侧向设置有气枪,所述气枪的气流出口与导向器轴线方向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