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类食品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989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食物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圈类食品成型装置,包括复合头与切割装置,切割装置设置在复合头下方,所述复合头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里层物料入口和外层物料入口,里层物料入口通过在复合头本体内的里层物料通道与复合头本体底部的里层物料出口连通;外层物料入口通过在复合头本体内的外层物料通道与复合头本体底部的外层物料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成型装置,物料能够通过装置快速的进行成型,并且省略了结构较为复杂的喷嘴,从而改变了现有圈类食品成型装置固有的间歇性成型方法,进而能够实现圈类食品的大规模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食物成型
,具体来说是一种圈类食品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圈类柔性食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成型方式a、依靠圈形模具成型的方式,缺点是产能较低;圈形模具就是将面圈手工挤入一个环形的模具内,然后再手工脱模,所以造成产能低下。b、物料圆环柱匀速流下,依靠钢丝来切割,缺点是不能做成断面圆状的圈类食品,而且钢丝对物料圆环柱会造成拉拽从而使得形状不规整。现有专利有对圈类食品装置进行改进的,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0283668. 3,申请日为2010年9月15日,名称为“用于将食物形成圈饼形状的设备和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其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将食物形成圈饼形状的设备和方法,所述设备和方法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将食物形成环状物。所述设备包括供应食物材料(2)的供应单元;通过喷嘴连续排放供应的食物材料的排放单元(3);将食物材料分割成环状物的成形单元(4);输送最终的圈饼状食品的传送带(5);和支撑产品的支撑单元¢)。供应单元(2)在压力下将外食物材料(F)和内食物材料(G)到排放单元(3)。排放单元(3)包括内部成形部件(32),内食物材料(G)绕所述内部成形部件(32)从环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圈类食品成型装置,包括复合头(1)与切割装置(2),切割装置(2)设置在复合头(1)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头(1)包括设置在复合头本体(3)上的里层物料入口(4)和外层物料入口(5),里层物料入口(4)通过在复合头本体(3)内的里层物料通道(6)与复合头本体(3)底部的里层物料出口(7)连通;外层物料入口(5)通过在复合头本体(3)内的外层物料通道(8)与复合头本体(3)底部的外层物料出口(9)连通;里层物料出口(7)与外层物料出口(9)均为环形设置,所述里层物料出口(7)位于外层物料出口(9)的内侧;所述复合头本体(3)内设置有多方棒(10),多方棒(10)从复合头本体(3)的下方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圈类食品成型装置,包括复合头(I)与切割装置(2),切割装置(2)设置在复合头(I)下方,其特征在干 所述复合头(I)包括设置在复合头本体(3)上的里层物料入口(4)和外层物料入口(5),里层物料入口(4)通过在复合头本体(3)内的里层物料通道(6)与复合头本体(3)底部的里层物料出口( 7 )连通;外层物料入ロ( 5 )通过在复合头本体(3 )内的外层物料通道(8 )与复合头本体(3)底部的外层物料出ロ(9)连通;里层物料出ロ(7)与外层物料出ロ(9)均为环形设置,所述里层物料出ロ (7)位于外层物料出ロ(9)的内侧;所述复合头本体(3)内设置有多方棒(10),多方棒(10)从复合头本体(3)的下方穿出;所述多方棒(10)横截面为正多边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松李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