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电磁式电源总开关,包括外壳和绝缘罩,外壳内设置线圈和动铁,动片安装于动铁上方,动片左右两端熔焊有两动片银触点,动片底部铆接有不锈钢弹片,不锈钢弹片底部设置铜软编织带,不锈钢弹片上靠近动片前后两侧处均开有孔,两动片钨钢触点分别压铆于所述孔内;静片,静片设置于动片上方,静片包括静片不锈钢支架和绝缘层,静片不锈钢支架上与两动片银触点和两动片钨钢触点对应处设有两静片银触点和两静片钨钢触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两个银触点串联就能抗弧的基础上又并上一组串联的钨钢触点,而且采用密封的形式,将静片不锈钢支架外侧与外壳内壁焊接,不但提高了抗弧等级,还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电磁式电源总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24V系统的汽车上采用的电磁式电源总开关在断电时,由于电流过大(有时可达到1000A以上)等因素,会产生拉弧,从而烧坏总开关,严重时更会引起车辆自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电磁式电源总开关,以避免开关烧坏和由此而引起的车辆自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用电磁式电源总开关,包括圆筒型外壳以及覆盖于外壳顶部的绝缘罩,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线圈和动铁,还包括动片,所述动片安装于动铁上方,动片左右两端熔焊有两动片银触点,动片底部铆接有不锈钢弹片,不锈钢弹片底部设置铜软编织带,不锈钢弹片上靠近动片前后两侧处均开有孔,两动片钨钢触点分别压铆于所述孔内;静片,该静片设置于动片上方,所述静片包括静片不锈钢支架和设置于静片不锈钢支架顶部的绝缘层,静片不锈钢支架上与所述两动片银触点和两动片钨钢触点对应处设有两静片银触点和两静片钨钢触点,在所述静片底部设有线圈引出线端子,该线圈引出线端子连接绝缘罩上的引出线;以及两电极,所述两电极安装于绝缘罩与静片之间,其中一电极分别连接一静片银触点和一静片钨钢触点,另一电极分别连接另一静片银触点和另一静片钨钢触点。所述静片不锈钢支架外侧端与外壳内壁焊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两个银触点串联就能抗弧的基础上又并上一组串联的钨钢触点,而且采用密封的形式,将静片不锈钢支架外侧端与外壳内壁焊接,不但提高了抗弧等级,还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用电磁式电源总开关中静片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用电磁式电源总开关中动片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用电磁式电源总开关中外壳的内部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用电磁式电源总开关的结构图;图5是图4的仰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用电磁式电源总开关,包括圆筒型外壳17以及覆盖于外壳17顶部的绝缘罩20,所述外壳17内设置有线圈18和动铁19,还包括动片10,所述动片10安装于动铁19上方,动片10左右两端熔焊有两动片银触点11、12,动片10底部铆接有不锈钢弹片13,不锈钢弹片13底部设置铜软编织带14,不锈钢弹片13上靠近动片10前后两侧处均开有孔,两动片钨钢触点15、16分别压铆于所述孔内,铜软编织带14的两端分别与动片钨钢触点15和动片钨钢触点16的被压铆面熔焊在一起,不但保证了动片钨钢触点15、16和静片银触点2、3同时动作,还保证了不锈钢弹片13有灵活的弹力。还包括静片1,该静片I设置于动片10上方,所述静片I包括静片不锈钢支架8和设置于静片不锈钢支架8顶部的绝缘层21,静片不锈钢支架8上与所述两动片银触点11、12和两动片钨钢触点15、16对应处设有两静片银触点2、3和两静片钨钢触点5、6,在所述静片I底部设有线圈引出线端子9,该线圈引出线端子9连接绝缘罩20上的引出线;以及两电极4、7,所述两电极4、7安装于绝缘罩20与静片I之间,其中电极4分别连接静片银触点2和静片钨钢触点5,另一电极7分别连接静片银触点3和静片钨钢触点6。安装时,只需依次将线圈18、动铁19、动片10装入外壳17内,盖上静片I即可,保 证静片I上的一对静片银触点2、3与动片10上的一对动片银触点11、12相对应,静片钨钢触点5、6与动片钨钢触点15、16相对应,最后装配完成后将外壳17与静片I上的静片不锈钢支架8外露边缘焊接在一起,从而达到密封状态,不但提高了抗弧等级,还延长了使用寿命O本专利技术分别将静片银触点2和动片银触点11与静片银触点3和动片银触点12相互串联,静片钨钢触点5和动片钨钢触点15与静片钨钢触点6和动片钨钢触点16串联后又并在一起,保证了在工作时静片钨钢触点5和动片钨钢触点15与静片钨钢触点6和动片钨钢触点16先接通,静片银触点2和动片银触点11与静片银触点3和动片银触点12后接通;断开时,静片银触点2和动片银触点11与静片银触点3和动片银触点12先断开,静片鹤钢触点5和动片鹤钢触点15与静片鹤钢触点6和动片鹤钢触点16后断开,确保静片银触点2和动片银触点11与静片银触点3和动片银触点12每次通断都是在静片钨钢触点5和动片钨钢触点15与静片钨钢触点6和动片钨钢触点16充分导通的情况下进行,且两对触点串联工作,间隙增加了一倍,提高了抗电流冲击能力,降低了烧蚀,延长了寿命。而且钨钢触点耐烧蚀,保证每次通断都先导通后断开,主要是用来抗拉弧,同样也是两对触点串联工作,间隔也增加了一倍,提高了抗拉弧能力,延长了寿命。而且静片不锈钢支架8外侧与外壳17内壁焊接,切断了外界空气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抗拉弧能力。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电磁式电源总开关,包括圆筒型外壳以及覆盖于外壳顶部的绝缘罩,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线圈和动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动片,所述动片安装于动铁上方,动片左右两端熔焊有两动片银触点,动片底部铆接有不锈钢弹片,不锈钢弹片底部设置铜软编织带,不锈钢弹片上靠近动片前后两侧处均开有孔,两动片钨钢触点分别压铆于所述孔内; 静片,该静片设置于动片上方,所述静片包括静片不锈钢支架和设置于静片不锈钢支架顶部的绝缘层,静片不锈钢支架上与所述两动片银触点和两动片钨钢触点对应处设有两静片银触点和两静片钨钢触点,在所述静片底部设有线圈引出线端子,该线圈引出线端子连接绝缘罩上的引出线;以及 两电极,所述两电极安装于绝缘罩与静片之间,其中一电极分别连接一静片银触点和一静片钨钢触点,另一电极分别连接另一静片银触点和另一静片钨钢触点。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式电源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片不锈钢支架外侧端与外壳内壁焊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电磁式电源总开关,包括外壳和绝缘罩,外壳内设置线圈和动铁,动片安装于动铁上方,动片左右两端熔焊有两动片银触点,动片底部铆接有不锈钢弹片,不锈钢弹片底部设置铜软编织带,不锈钢弹片上靠近动片前后两侧处均开有孔,两动片钨钢触点分别压铆于所述孔内;静片,静片设置于动片上方,静片包括静片不锈钢支架和绝缘层,静片不锈钢支架上与两动片银触点和两动片钨钢触点对应处设有两静片银触点和两静片钨钢触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两个银触点串联就能抗弧的基础上又并上一组串联的钨钢触点,而且采用密封的形式,将静片不锈钢支架外侧与外壳内壁焊接,不但提高了抗弧等级,还延长了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1H50/54GK102945772SQ20121040721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杜建朝 申请人:北京八大处奥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电磁式电源总开关,包括圆筒型外壳以及覆盖于外壳顶部的绝缘罩,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线圈和动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片,所述动片安装于动铁上方,动片左右两端熔焊有两动片银触点,动片底部铆接有不锈钢弹片,不锈钢弹片底部设置铜软编织带,不锈钢弹片上靠近动片前后两侧处均开有孔,两动片钨钢触点分别压铆于所述孔内;静片,该静片设置于动片上方,所述静片包括静片不锈钢支架和设置于静片不锈钢支架顶部的绝缘层,静片不锈钢支架上与所述两动片银触点和两动片钨钢触点对应处设有两静片银触点和两静片钨钢触点,在所述静片底部设有线圈引出线端子,该线圈引出线端子连接绝缘罩上的引出线;以及两电极,所述两电极安装于绝缘罩与静片之间,其中一电极分别连接一静片银触点和一静片钨钢触点,另一电极分别连接另一静片银触点和另一静片钨钢触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八大处奥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