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舰船用梯道口舱盖,它包括盖板和安装框,盖板和安装框的一对对应边铰接在一起。其特点是铰接点对侧的盖板外侧面上有凹槽,凹槽内有联动轴,联动轴的两端均固定有顶针且伸入在盖板内部。盖板内部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和与其对应的盖板侧边相应位置均有通孔,通孔内有锁舌,锁舌的一端伸出在盖板之外,另一端伸入在支撑板通孔内,所述安装框上有与锁舌对应的锁扣。盖板内部的那段锁舌上有周向的凸台,凸台与支撑板间有压缩弹簧,凸台背向支撑板的一侧与顶针依靠在一起。凹槽内的联动轴外侧固定有把手开关、内侧固定有手柄。采用这种舱盖,能够快速、轻便、灵活的实现盖板的启闭,且无需采用高强度的厚制钢板,可降低舱盖重量,从而减轻舰船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舰船上的舱盖,具体说是舰船的甲板、上下舱梯道口处使用的上翻式的舱盖。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军用舰船或民用船舶的甲板、上下舱之间的梯道通行口处均需要设置舱盖,这种舱盖均为上翻式的结构,其主要作用在于保持舰船舱室间的相对封闭独立性,减少雨水渗漏。传统的上翻式舱盖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在舱盖的安装框和盖板上除铰接边以外的各边上均匀设置多个锁扣,通过这些锁扣来实现舱盖的开闭,这种方式在安装框和盖板上采用多点锁闭,其启闭过程需要对每个锁闭点依次进行操作,耗费时间较多;另一种是在舱盖盖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转动手柄,并在盖板内部分别沿四个方向设置多个锁栓,盖板四周的侧面及安装框内的侧面上均有与锁栓位置对应的锁孔,旋转转动手柄,可控制锁栓从盖板和安装框的锁孔伸出或缩回,从而实现舱盖的开闭,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一次性实现多个锁闭点的启闭,但是其盖板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且启闭过程需要人力旋转转动手柄,耗费人力较大。另外,由于上述这两种结构舱盖的多个锁闭点均会受到应力作用,因此必须使用高强度的厚制钢板才能避免安装框或盖板的变形,这就使得舱盖具有较大的重量,从而增加了舰船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舰船用梯道口舱盖,采用这种舱盖,能够快速、轻便、灵活的实现盖板的启闭,且无需采用高强度的厚制钢板,可降低舱盖重量,从而减轻舰船的重量。为解决上述方案,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的舰船用梯道口舱盖包括盖板和安装框,盖板和安装框的一对对应边铰接在一起。其特点是铰接点对侧的盖板外侧面上有凹槽,凹槽内有联动轴,联动轴与凹槽间呈可旋转状配合,且联动轴的轴线与盖板铰接边平行。所述联动轴的两端均伸入在盖板内,且联动轴两端均固定有顶针,顶针均指向盖板内侧。在联动轴两端与盖板铰接边之间的那段盖板内部固定有与盖板垂直的支撑板,且支撑板与联动轴轴线平行。所述支撑板和与其对应的盖板侧边相应位置均有通孔,通孔内有锁舌,锁舌的一端伸出在盖板之外,另一端伸入在支撑板通孔内,所述安装框上在锁舌外侧的对应位置处固定有锁扣。盖板侧边与支撑板间的那段锁舌上有周向的凸台,凸台与支撑板间的那段锁舌上套有压缩弹簧,凸台背向支撑板的一侧与所述顶针依靠在一起。位于盖板凹槽内的那段联动轴的外侧固定有把手开关、内侧固定有手柄,把手开关和手柄均能控制联动轴转动。所述凹槽对应的盖板上有长条形的通孔,该通孔的方向与手柄的拨动方向对应,所述手柄从该通孔伸出在盖板内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安装框的铰接边内侧与盖板内侧面间连接有气弹簧,利用气弹簧内部的气体膨胀力可部分或全部抵消盖板的自重,从而减轻盖板在启闭过程中所需消耗的人力。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舰船用梯道口舱盖是在盖板和安装框的铰接边相对的边上分别设置两个锁舌、两个锁扣,且两个锁舌可以通过固定在联动轴上的把手开关或手柄一次性控制启闭,而且只需使用较小的力量即可实现,因此其启闭操作具有快速、轻便、灵活的特点。另夕卜,本专利技术的舰船用梯道口舱盖的盖板与 安装框之间的锁闭是通过锁舌和锁扣来实现,而锁舌和锁扣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该舱盖的制造只需采用高强度的薄钢板即可,可大大降低舱盖的重量,从而减轻舰船的重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舰船用梯道口舱盖的俯视结构示意 图2是图I中A-A向的剖视 图3是图2的盖板开启状态示意 图4是图I中B-B向的剖视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舰船用梯道口舱盖包括盖板2和安装框1,安装框I用于与舰船的甲板或上下舱之间的水平舱板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框I四周都有螺孔,可利用螺栓和螺母将其固定在舰船的甲板或上下舱之间的水平舱板上。所述盖板2和安装框I均为矩形,且两者的其中一对对应边通过铰链6铰接在一起。在该铰接点对侧的盖板2外侧面靠近边缘处有凹槽4,凹槽4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有通孔,通孔内有联动轴3,联动轴3通过轴承与凹槽4的通孔间呈可旋转状配合,且联动轴3的轴线与盖板2铰接边平行。所述联动轴3的两端均伸入在盖板2内,且联动轴3两端均固定有顶针11,顶针11也在盖板2内部且均指向盖板2内侧面。联动轴3两端与盖板2铰接边之间的那段盖板2内部,在联动轴3两端的对应位置处均固定有与盖板2垂直的支撑板14,支撑板14与联动轴3的轴线相平行。所述支撑板14上均有通孔,与支撑板14对应的盖板2侧边也有通孔,支撑板14的通孔与盖板2侧边的通孔的位置及数量对应,每相对的一个支撑板14通孔与盖板2通孔内均有一个锁舌8,锁舌8的一端伸出在盖板2之外,另一端伸入在支撑板14通孔内,所述安装框I上在锁舌8外侧的对应位置处固定有锁扣7。盖板2在关闭状态下,锁舌8位于锁扣7之下,从而使得盖板2无法向外开启。所述锁舌8的中部外表面周向有凸台12,该凸台12位于支撑板14和与其对应的盖板2侧边之间,凸台12与支撑板14间的那段锁舌8上套有压缩弹簧13,凸台12背向支撑板14的一侧与所述顶针11依靠在一起。所述联动轴3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旋转时,其能够带动顶针11对凸台12施加推力,当该推力大于凸台12另一侧的压缩弹簧13的弹力时,锁舌8会缩回到盖板2内部,即可将盖板2开启。位于盖板凹槽4内的那段联动轴3的外侧固定有把手开关5、内侧固定有手柄9,把手开关5和手柄9均能控制联动轴3沿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述凹槽4对应的盖板2上有长条形的通孔,该通孔的方向与手柄9的拨动方向对应,即通孔截面长方向的中心线与联动轴3轴线相垂直,所述手柄9从该通孔伸出在盖板2内侧。所述安装框I的铰接边内侧与盖板2内侧面靠近中心的位置处均固定有轴,两个轴之间连接有气弹簧10。当盖板2开启时,气弹簧10内 部的气体膨胀力可部分或全部抵消盖板2的自重。权利要求1.舰船用梯道口舱盖,包括盖板(2)和安装框(I),盖板(2)和安装框(I)的一对对应边铰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铰接点对侧的盖板(2)外侧面上有凹槽(4),凹槽(4)内有联动轴(3),联动轴(3)与凹槽(4)间呈可旋转状配合,且联动轴(3)的轴线与盖板(2)铰接边平行;所述联动轴(3)的两端均伸入在盖板(2)内,且联动轴(3)两端均固定有顶针(11),顶针(11)均指向盖板(2)内侧;在联动轴(3)两端与盖板(2)铰接边之间的那段盖板(2)内部固定有与盖板(2)垂直的支撑板(14),且支撑板(14)与联动轴(3)轴线平行;所述支撑板(14)和与其对应的盖板(2)侧边相应位置均有通孔,通孔内有锁舌(8),锁舌(8)的一端伸出在盖板(2 )之外,另一端伸入在支撑板(14 )通孔内,所述安装框(I)上在锁舌(8 )外侧的对应位置处固定有锁扣(7);盖板(2)侧边与支撑板(14)间的那段锁舌(8)上有周向的凸台(12),凸台(12)与支撑板(14)间的那段锁舌(8)上套有压缩弹簧(13),凸台(12)背向支撑板(14)的一侧与所述顶针(11)依靠在一起;位于盖板凹槽(4)内的那段联动轴(3)的外侧固定有把手开关(5)、内侧固定有手柄(9),把手开关(5)和手柄(9)均能控制联动轴(3)转动;所述凹槽(4)对应的盖板(2)上有长条形的通孔,该通孔的方向与手柄(9)的拨动方向对应,所述手柄(9 )从该通孔伸出在盖板(2 )内侧。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舰船用梯道口舱盖,包括盖板(2)和安装框(1),盖板(2)和安装框(1)的一对对应边铰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铰接点对侧的盖板(2)外侧面上有凹槽(4),凹槽(4)内有联动轴(3),联动轴(3)与凹槽(4)间呈可旋转状配合,且联动轴(3)的轴线与盖板(2)铰接边平行;所述联动轴(3)的两端均伸入在盖板(2)内,且联动轴(3)两端均固定有顶针(11),顶针(11)均指向盖板(2)内侧;在联动轴(3)两端与盖板(2)铰接边之间的那段盖板(2)内部固定有与盖板(2)垂直的支撑板(14),且支撑板(14)与联动轴(3)轴线平行;所述支撑板(14)和与其对应的盖板(2)侧边相应位置均有通孔,通孔内有锁舌(8),锁舌(8)的一端伸出在盖板(2)之外,另一端伸入在支撑板(14)通孔内,所述安装框(1)上在锁舌(8)外侧的对应位置处固定有锁扣(7);盖板(2)侧边与支撑板(14)间的那段锁舌(8)上有周向的凸台(12),凸台(12)与支撑板(14)间的那段锁舌(8)上套有压缩弹簧(13),凸台(12)背向支撑板(14)的一侧与所述顶针(11)依靠在一起;位于盖板凹槽(4)内的那段联动轴(3)的外侧固定有把手开关(5)、内侧固定有手柄(9),把手开关(5)和手柄(9)均能控制联动轴(3)转动;所述凹槽(4)对应的盖板(2)上有长条形的通孔,该通孔的方向与手柄(9)的拨动方向对应,所述手柄(9)从该通孔伸出在盖板(2)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高平,过新,杨福明,杨洁,王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海联舰船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