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全自动数控眼镜镜框加工机的夹具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输送组件、供眼镜的内框固定的固定组件及导轨,所述的输送组件包括两套输送夹具,各输送夹具连接有驱动输送夹具相对运动的驱动件,且固定组件位于两套输送夹具之间,所述的输送夹具与导轨滑移连接,所述的固定组件铰接于导轨上,固定组件还连接有驱动固定组件旋转的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设置特定的夹具,在加工时两组输送组件能将原料有效的进行固定,完成第一道加工工序,原料易于固定,且不易振动,进而大大降低产品的报废率,且固定组件有效的将眼睛的内框进行固定,大大降低了眼镜外框的加工难度,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全自动数控眼镜镜框加工机的夹具组件。
技术介绍
全自动数控眼镜镜框加工机是用于加工眼镜镜框而专门设计的,而现有的眼镜镜框加工机未设置特定的夹具,且现有的眼镜镜框外形的粗加工分为两道工序,镜框的内框(镜片的安装位置)为第一道加工工序,需对原料进行固定,而在加工时,原料难以固定,车刀在加工时原料易振动,造成内框的误差较大,造成报废率较高,镜框的外框为第二道加工工序,未设置特定的夹具,且固定时均得采用辅助部件,造成镜框的外框加工繁琐,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确固定且固定方便的全自动数控眼镜镜框加工机的夹具组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数控眼镜镜框加工机的夹具组件,包括输送组件、供眼镜的内框固定的固定组件及导轨,所述的输送组件包括两套输送夹具,各输送夹具连接有驱动输送夹具相对运动的驱动件,且固定组件位于两套输送夹具之间,所述的输送夹具与导轨滑移连接,所述的固定组件铰接于导轨上,固定组件还连接有驱动固定组件旋转的驱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特定的夹具,在加工时两组输送组件能将原料有效的进行固定,完成第一道加工工序,原料易于固定,且不易振动,进而大大降低产品的报废率,且固定组件有效的将眼睛的内框进行固定,大大降低了眼镜外框的加工难度,效率大大提闻。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输送夹具包括基座组件、上压板及下压板,所述的基座组件与导轨滑移连接,所述的下压板固定于基座组件上,所述的基座组件上还连接有驱动上压板向下运动的驱动源一。其中,所述的基座组件包括底座、底板、滑块、驱动板及侧板,所述的底座固定于导轨的下部,滑块滑移连接于导轨上部,所述的底板架设于滑块上部,所述的驱动板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的驱动件为推进气缸,该推进气缸的气缸体固定于底座上,推进气缸的气缸轴固定于驱动板,所述的侧板固定于底板的上部,所述的驱动源一为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一气缸的气缸体固定于下压板下部,该第一气缸的气缸轴穿过下压板与上压板连接,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驱动下压板上下运动的驱动源二。其中,所述的下压板下方连接有导向块,该导向块与侧板滑移连接,所述的驱动源二为第二气缸,所述的第二气缸的气缸体连接于底板的下方,该第二气缸的气缸轴穿过底板与下压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气缸驱动上压板向下运动与下压板构成夹嘴,在配合上推进气缸,将两组输送夹具相对运动,有效的将原料的两端进行固定,防止了原料在加工时振动,再采用第二气缸驱动下压板向下运动,将完成第一道工序的眼镜镜框固定于固定组件上,从而有效的保证了第二道工序的平稳进行,且均采用气缸的原理进行驱动,有效的保证了各部件的平稳进行。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及固定基座,所述的固定件固定于导轨上,该固定基座的固定端铰接于固定件上,固定基座的驱动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的固定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供眼镜的内框固定的两个定位块。其中,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的电机上连接有壳体,电机的输出端位于该壳体内,,所述的固定基座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该传动杆穿设于壳体内部,该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传动杆转动的传动结构,该传动结构位于壳体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专门固定眼镜镜框的固定基座,有效的保证了眼镜的内框固定于该固定基座上,且采用转动的方式驱动固定基座,有效的保证了第二道工序的顺利进行,能对眼镜外框的各个部位进行加工,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滑块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的导轨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与该第一凹槽相适配的第一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防止滑块在滑行过程中脱离导轨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滑移的准确性,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传动结构为齿轮组,该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安装于电机的输出端,第二齿轮安装于传动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驱动传动杆,从而带动固定基座有序的转动,且齿轮的耐磨寿命长,功能性较强。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导向块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的侧板上设置有与第二凹槽相适配的第二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防止导向块在滑行过程中脱离侧板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滑移的准确性,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输送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固定组件与电机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输送夹具的剖视图;图5为图3的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数控眼镜镜框加工机的夹具组件,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包括输送组件、供眼镜的内框固定的固定组件I及导轨4,所述的输送组件包括两套输送夹具2,各输送夹具2连接有驱动输送夹具相对运动的驱动件,且固定组件I位于两套输送夹具2之间,所述的输送夹具2与导轨4滑移连接,所述的固定组件I铰接于导轨4上,固定组件I还连接有驱动固定组件旋转的驱动机构3,设置特定的夹具,在加工时两组输送组件能将原料有效的进行固定,完成第一道加工工序,原料易于固定,且不易振动,进而大大降低产品的报废率,且固定组件有效的将眼睛的内框进行固定,大大降低了眼镜外框的加工难度,效率大大提高。如图2及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输送夹具2包括基座组件、上压板21及下压板22,所述的基座组件与导轨4滑移连接,所述的下压板22固定于基座组件上,所述的基座组件上还连接有驱动上压板向下运动的驱动源一;其中,上压板21与下压·板22之间设置有四根限位杆23,分别靠近上压板21的四个端脚分布,在起到限位的同时也起到导向的作用。所述的基座组件包括底座24、底板25、两块滑块26、驱动板27及两块侧板28,其中轨道4为两根,平行的设置与底座24上部,所述的底座24固定于导轨的下部,两块滑块26分别滑移连接于导轨4上部,所述的底板25架设与两块滑块26上部,所述的驱动板27固定于底板25上,所述的驱动件为推进气缸5,该推进气缸5的气缸体固定于底座24上,推进气缸5的气缸轴固定于驱动板27,所述的侧板28固定于底板25的上部,所述的驱动源一为第一气缸29,所述的第一气缸29的气缸体固定于下压板22下部,该第一气缸29的气缸轴穿过下压板22与上压板21连接,所述的底板25上设置有驱动下压板22上下运动的驱动源二。其中,所述的下压板22下方连接有两块导向块211,分别位于下压板22下方的两端,该两块导向块211分别与侧板28滑移连接,所述的驱动源二为第二气缸212,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数控眼镜镜框加工机的夹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组件、供眼镜的内框固定的固定组件及导轨,所述的输送组件包括两套输送夹具,各输送夹具连接有驱动输送夹具相对运动的驱动件,且固定组件位于两套输送夹具之间,所述的输送夹具与导轨滑移连接,所述的固定组件铰接于导轨上,固定组件还连接有驱动固定组件旋转的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士福,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捷锐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