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之镜框组件间的枢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6722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0 0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眼镜之镜框组件间的枢接结构,包括凸耳部、侧向容槽、侧向穿槽及枢孔;凸耳部的上下端面各形成凸出的枢柱;侧向容槽的第一和第二开口朝向内侧,其上、下壁面具有第三开口亦朝向内侧的侧向穿槽,且侧向容槽与上、下侧向穿槽连通,上、下侧向穿槽连接枢孔,枢孔包括第四开口、颈部及弧孔,弧孔经颈部连接在第四开口内端,颈部是由弧孔之弧口的二端同时往内延伸形成的窄细构造,枢孔是以第四开口与侧向穿槽连通;凸耳部与枢柱能分别由侧向容槽之第二开口与侧向穿槽对应嵌入,且枢柱分别经外宽内窄的第四开口卡入弧孔中,透过弧孔之弧口的二端同时往内延伸形成卡掣点的颈部对枢柱的钳夹,使枢柱与枢孔间稳固结合,而不轻易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镜之镜框组件间的枢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镜之镜框组件间的枢接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能令眼镜之镜片框与如镜脚或眼镜束带扣环之类的枢接部件间的枢组状态更为确实、稳固,不易脱落。
技术介绍
参见台湾专利第TWM522371号之眼镜,该第TWM522371号之眼镜揭示其包含一镜框单元及二分别可拆离地枢接于该镜框单元上的镜脚单元。该镜框单元包括一框体,及二分别设置于该框体的左右两相反侧的连接件。每一连接件具有一主体部、一由该主体部向后延伸的延伸部、二由该延伸部分别沿上下方向凸设的凸柱部,及二分别由该主体部及该等凸柱部所界定出的定位槽。每一镜脚单元包括一可分离地枢接该镜框单元之其中一个连接件的接合件、一连接该接合件的配挂件,及一可上下移动地穿设该接合件的卡榫。该接合件具有一围绕出一滑槽的围绕壁部,及二相间隔地设置于该围绕壁部上并朝彼此方向延伸的限位壁部。该围绕壁部具有一主壁段、二相间隔设置并分别由该主壁段向前延伸并供该等限位壁部设置的侧壁段、一连接于该主壁段及该等侧壁段外侧的外壁段,及一开设于其中之一侧壁段上并供该卡榫穿设的通孔。该等限位壁部将该滑槽区分为一非限位段,及一连接该非限位段且被该等限位壁部遮挡的限位段。该卡榫具有一位于相对应围绕壁部之侧壁段内侧的卡制部,及一连接该卡制部并向外延伸的遮挡部。该卡榫可相对于相对应接合件在一关闭位置及一开启位置间移动,在该关闭位置时,该卡榫之卡制部是顶抵位于上方的侧壁段,使该卡榫之遮挡部封闭该滑槽之非限位段,以限制相对应连接件位于该限位段中而无法移动至该非限位段中。在该开启位置时,该卡制部是贴抵位于下方的侧壁段,此时该卡制部至位于上方的侧壁段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供该连接件通过,且该遮挡部是不封闭该非限位段,使该连接件可在该限位段及该非限位段中往复滑移。然而,该第TWM522371号之眼镜其镜框单元和镜脚单元之接合件的结合结构,因限位段与非限位段之间的壁面皆为平直状,无法将连接件上的凸柱部限制组装位置,因此还需要额外设置卡榫,透过卡榫嵌入卡设,使镜脚单元之接合件能够完成与镜框单元的枢接。今,本创作人即是鉴于TWM522371专利案在实际的实施使用上所产生的缺失之处,而研创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能使眼镜之镜片框与枢组部件间的组设状态的稳固性提升而不轻易脱落的枢接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眼镜之镜框组件间的枢接结构,系包括设于第一镜框组件端的一凸耳部、二枢柱与设于第二镜框组件端的一侧向容槽、二侧向穿槽及二枢孔;所述凸耳部的上、下端面各形成一凸出的所述枢柱;所述侧向容槽至少包括有朝向所述第一镜框组件端与人脸侧边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彼此连通,所述侧向容槽的上、下壁面凹设形成二所述侧向穿槽,且二所述侧向穿槽具有朝向人脸侧边的第三开口,每一所述侧向穿槽分别往所述第一镜框组件端方向连接一所述枢孔,所述枢孔包括第四开口、颈部及弧孔,所述弧孔经所述颈部连接在所述第四开口内端,所述颈部是由所述弧孔之弧口的二端同时往内延伸形成的窄细构造,所述枢孔是以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侧向穿槽连通;所述凸耳部与二所述枢柱能分别由所述侧向容槽之第二开口与二所述侧向穿槽对应嵌入,且二所述枢柱分别经外宽内窄的二所述第四开口卡入二所述弧孔中,透过所述弧孔之弧口的二端同时往内延伸形成二卡掣点的所述颈部对所述枢柱的钳夹,使所述枢柱与所述枢孔间稳固结合。所述第一镜框组件端与所述第二镜框组件端彼此相对应的端面为一斜面。所述凸耳部连接所述第一镜框组件端的外侧面设有凸块,所述第二镜框组件端之所述侧向容槽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对应所述凸块,并为所述凸块容置。所述第一镜框组件端为眼镜框,所述第二镜框组件端为眼镜束带扣环或镜脚。所述第一镜框组件端为眼镜束带扣环或镜脚,所述第二镜框组件端为眼镜框。所述第一镜框组件端为眼镜框,所述第二镜框组件端为眼镜束带扣环或镜脚。所述第一镜框组件端为眼镜束带扣环或镜脚,所述第二镜框组件端为眼镜框。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之优点是:本技术之第一镜框组件端与第二镜框组件端之间的枢接结构,并不需要再透过额外的零件加以固定,仅透过枢孔其由内端弧孔之弧口的二端同时往内延伸形成的窄细颈部,使枢柱在嵌入弧口内后,二侧同时受到颈部的钳夹,而达到确实组装为一体的效果,并且不轻易脱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眼镜之镜框组件间的枢接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眼镜之镜框组件间的枢接结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之眼镜之镜框组件间的枢接结构于进行组装时的示意图一;图4是本技术之眼镜之镜框组件间的枢接结构于进行组装时的示意图二;图5是本技术之眼镜之镜框组件间的枢接结构于进行组装时的示意图三;图6是本技术之眼镜之镜框组件间的枢接结构的另一实施示意图。标号说明10  第一镜框组件端1   凸耳部2   枢柱20  第二镜框组件端3   侧向容槽31  第一开口32  第二开口4   侧向穿槽41  第三开口5   枢孔51  第四开口52  颈部53  弧孔61、62斜面71  凸块72  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令本技术所运用之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及其达成之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之,并请一并参阅所揭之图式及图号:请参看图1和图2,其分别揭示本技术之眼镜之镜框组件间的枢接结构立体示意图与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本技术之眼镜之镜框组件间的枢接结构,系包括设于第一镜框组件端10的一凸耳部1、二枢柱2与设于第二镜框组件端20的一侧向容槽3、二侧向穿槽4及二枢孔5。其中,第一镜框组件端10为眼镜框,第二镜框组件端20为眼镜束带扣环或镜脚;如图1~图5所示该第二镜框组件端20即为镜脚,如图6所示该第二镜框组件端20即为眼镜束带扣环。当然,也可令第一镜框组件端10为眼镜束带扣环或镜脚,第二镜框组件端20为眼镜框,其差异仅在凸耳部1、枢柱2与侧向容槽3、侧向穿槽4及枢孔5系设在眼镜束带扣环、镜脚或眼镜框。在本技术图式中所揭示之较佳实施例中,系令第一镜框组件端10为眼镜框,而第二镜框组件端20为镜脚,眼镜框的二端分别组接镜脚。凸耳部1的上、下端面各形成一凸出的枢柱2。侧向容槽3至少包括有朝向第一镜框组件端10与人脸侧边的第一开口31与第二开口32,且第一开口31、第二开口32彼此连通,侧向容槽3的上、下壁面进一步凹设分别形成一侧向穿槽4。二侧向穿槽4具有朝向人脸侧边的第三开口41,每一侧向穿槽4分别往第一镜框组件端10方向连接一枢孔5。以下请一并参看图3。枢孔5包括第四开口51、颈部52及弧孔53,弧孔53经颈部52连接在第四开口51内端,颈部52是由弧孔53之弧口的二端同时往内延伸形成的窄细构造,枢孔5是以第四开口51与侧向穿槽4连通。凸耳部1与二枢柱2能分别由侧向容槽3之第二开口32与二侧向穿槽4对应嵌入,二枢柱2分别经外宽内窄的二第四开口51卡入二弧孔53中,且以弧孔53之弧口内缩所形成之颈部52限制并钳夹枢柱2,使枢柱2枢组定位于枢孔5处。组装时,请参看图3~图5。系将第一镜框组件端10与第二镜框组件端20以近垂直的方式,令第一镜框组件端10上的凸耳部1与二枢柱2由第二镜框组件端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眼镜之镜框组件间的枢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眼镜之镜框组件间的枢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系包括设于第一镜框组件端的一凸耳部、二枢柱与设于第二镜框组件端的一侧向容槽、二侧向穿槽及二枢孔;所述凸耳部的上、下端面各形成一凸出的所述枢柱;所述侧向容槽至少包括有朝向所述第一镜框组件端与人脸侧边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彼此连通,所述侧向容槽的上、下壁面凹设形成二所述侧向穿槽,且二所述侧向穿槽具有朝向人脸侧边的第三开口,每一所述侧向穿槽分别往所述第一镜框组件端方向连接一所述枢孔,所述枢孔包括第四开口、颈部及弧孔,所述弧孔经所述颈部连接在所述第四开口内端,所述颈部是由所述弧孔之弧口的二端同时往内延伸形成的窄细构造,所述枢孔是以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侧向穿槽连通;所述凸耳部与二所述枢柱能分别由所述侧向容槽之第二开口与二所述侧向穿槽对应嵌入,且二所述枢柱分别经外宽内窄的二所述第四开口卡入二所述弧孔中,透过所述弧孔之弧口的二端同时往内延伸形成二卡掣点的所述颈部对所述枢柱的钳夹,使所述枢柱与所述枢孔间稳固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眼镜之镜框组件间的枢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系包括设于第一镜框组件端的一凸耳部、二枢柱与设于第二镜框组件端的一侧向容槽、二侧向穿槽及二枢孔;所述凸耳部的上、下端面各形成一凸出的所述枢柱;所述侧向容槽至少包括有朝向所述第一镜框组件端与人脸侧边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彼此连通,所述侧向容槽的上、下壁面凹设形成二所述侧向穿槽,且二所述侧向穿槽具有朝向人脸侧边的第三开口,每一所述侧向穿槽分别往所述第一镜框组件端方向连接一所述枢孔,所述枢孔包括第四开口、颈部及弧孔,所述弧孔经所述颈部连接在所述第四开口内端,所述颈部是由所述弧孔之弧口的二端同时往内延伸形成的窄细构造,所述枢孔是以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侧向穿槽连通;所述凸耳部与二所述枢柱能分别由所述侧向容槽之第二开口与二所述侧向穿槽对应嵌入,且二所述枢柱分别经外宽内窄的二所述第四开口卡入二所述弧孔中,透过所述弧孔之弧口的二端同时往内延伸形成二卡掣点的所述颈部对所述枢柱的钳夹,使所述枢柱与所述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欣
申请(专利权)人:乔凯厦门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