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臂式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2803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转臂式放线装置,转轴(5)的前部安装一号轴承(2),转轴(5)的中部安装二号轴承(8),转轴(5)的尾部安装三号轴承(9),转轴(5)的前部经一号轴承(2)、摆动轴承座(3)安装在前支架(4)上,转轴(5)穿入承线臂(11)经二号轴承(8)、三号轴承(9)安装在承线臂(11)内,承线臂(11)支撑安装在尾支架(10)上,前支架(40上安装一号导线滚轮(1),二号导线滚轮(6)、三号导线滚轮(7)依次安装在转轴(5)上,整体构成放线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旋转放线,盘元不间断供给,运行无噪音,避免盘元表面损伤,清洁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臂式放线装置,应用于线材制品行业的拉丝机的盘元放线,安装在拉丝机的前端。
技术介绍
近年来线材制品行业发展很快,新设备、新工艺也得到行业的广泛认可,过去拉丝机的放线均采用较为简单的单臂式放线,后来发展到双臂做到了换线时不要停车,但放线过程的盘元撞击声和摩擦声音避免不了,给工作环境增加了较大的噪音,而且还会破坏盘 元表面的磷化膜,对拉丝质量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臂式放线装置,转动放线,避免噪音和盘元的表面损伤,改善工作环境,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放线装置包括 一号导线滚轮、一号轴承、摆动轴承座、前支架、转轴、二号导线滚轮、三号导线滚轮、二号轴承、三号轴承、尾支架和承线臂,转轴的前部安装一号轴承,转轴的中部安装二号轴承,转轴的尾部安装三号轴承,转轴的前部经一号轴承、摆动轴承座安装在前支架上,转轴穿入承线臂经二号轴承、三号轴承安装在承线臂内,承线臂支撑安装在尾支架上,前支架上安装一号导线滚轮,二号导线滚轮、三号导线滚轮依次安装在转轴上,整体构成放线装置。其中,承线臂的尾部安装吊耳。将两只盘元通过行车吊入承线臂上,其中一盘元位于尾支架前,另一盘元位于尾支架后,前面的盘元的前端依次经三号导线滚轮、二号导线滚轮、一号导线滚轮进入拉丝机的第一道模盒;在拉丝机的牵引下,盘元向拉丝机移动,当盘元拉紧时因盘元本身的固有的螺旋展开力带动转轴旋转,盘元渐渐放线并被拉成直线进入拉丝机;当前面的盘元快用尽时,用行车经吊耳吊起承线臂的尾部,使承线臂抬起高过尾支架,让后面的盘元靠自重向前滑动到尾支架前,放下承线臂再将前后两盘元的线端相连,尾支架后的承线臂上再次吊入后续盘元。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盘元的特性旋转放线,盘元不间断供给,运行无噪音,避免盘元表面损伤,清洁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号导线滚轮,2—号轴承,3摆动轴承座,4前支架,5转轴,6 二号导线滚轮,7三号导线滚轮,8 二号轴承,9三号轴承,10尾支架,11承线臂,12盘元,13吊耳。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该放线装置包括一号导线滚轮I、一号轴承2、摆动轴承座3、前支架4、转轴5、二号导线滚轮6、三号导线滚轮7、二号轴承8、三号轴承9、尾支架10和承线臂11,转轴5的前部安装一号轴承2,转轴5的中部安装二号轴承8,转轴5的尾部安装三号轴承9,转轴5的前部经一号轴承2、摆动轴承座3安装在前支架4上,转轴5穿入承线臂11经二号轴承8、三号轴承9安装在承线臂11内,承线臂11支撑安装在尾支架10上,前支架4上安装一号导线滚轮1,二号导线滚轮6、三号导线滚轮7依次安装在转轴5上,整体构成放线>j-U ρ α装直。其中,承线臂11的尾部安装吊耳13。 将两只盘元12通过行车吊入承线臂11上,其中一盘元位于尾支架10前,另一盘元位于尾支架10后,前面的盘元的前端依次经三号导线滚轮7、二号导线滚轮6、一号导线滚轮I进入拉丝机的第一道模盒;在拉丝机的牵引下,盘元向拉丝机移动,当盘元拉紧时因盘元本身的固有的螺旋展开力带动转轴5旋转,盘元渐渐放线并被拉成直线进入拉丝机;当前面的盘元快用尽时,用行车经吊耳13吊起承线臂11的尾部,使承线臂11抬起高过尾支架10,让后面的盘元靠自重向前滑动到尾支架10前,放下承线臂11再将前后两盘元的线端相连,尾支架10后的承线臂11上再次吊入后续盘元。权利要求1.转臂式放线装置,其特征是该放线装置包括一号导线滚轮(I)、一号轴承(2)、摆动轴承座(3)、前支架(4)、转轴(5)、二号导线滚轮(6)、三号导线滚轮(7)、二号轴承(8)、三号轴承(9 )、尾支架(10 )和承线臂(11),转轴(5 )的前部安装一号轴承(2 ),转轴(5 )的中部安装二号轴承(8 ),转轴(5 )的尾部安装三号轴承(9 ),转轴(5 )的前部经一号轴承(2 )、摆动轴承座(3)安装在前支架(4)上,转轴(5)穿入承线臂(11)经二号轴承(8)、三号轴承(9)安装在承线臂(11)内,承线臂(11)支撑安装在尾支架(10 )上,前支架(40上安装一号导线滚轮(1),二号导线滚轮(6)、三号导线滚轮(7)依次安装在转轴(5)上,整体构成放线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臂式放线装置,其特征是其中,承线臂(11)的尾部安装吊耳(1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转臂式放线装置,转轴(5)的前部安装一号轴承(2),转轴(5)的中部安装二号轴承(8),转轴(5)的尾部安装三号轴承(9),转轴(5)的前部经一号轴承(2)、摆动轴承座(3)安装在前支架(4)上,转轴(5)穿入承线臂(11)经二号轴承(8)、三号轴承(9)安装在承线臂(11)内,承线臂(11)支撑安装在尾支架(10)上,前支架(40上安装一号导线滚轮(1),二号导线滚轮(6)、三号导线滚轮(7)依次安装在转轴(5)上,整体构成放线装置。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旋转放线,盘元不间断供给,运行无噪音,避免盘元表面损伤,清洁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文档编号B21C47/18GK102941244SQ20121041166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专利技术者董宝山, 蔡斌 申请人:淮安金鑫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转臂式放线装置,其特征是:该放线装置包括一号导线滚轮(1)、一号轴承(2)、摆动轴承座(3)、前支架(4)、转轴(5)、二号导线滚轮(6)、三号导线滚轮(7)、二号轴承(8)、三号轴承(9)、尾支架(10)和承线臂(11),转轴(5)的前部安装一号轴承(2),转轴(5)的中部安装二号轴承(8),转轴(5)的尾部安装三号轴承(9),转轴(5)的前部经一号轴承(2)、摆动轴承座(3)安装在前支架(4)上,转轴(5)穿入承线臂(11)经二号轴承(8)、三号轴承(9)安装在承线臂(11)内,承线臂(11)支撑安装在尾支架(10)上,前支架(40上安装一号导线滚轮(1),二号导线滚轮(6)、三号导线滚轮(7)依次安装在转轴(5)上,整体构成放线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宝山蔡斌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金鑫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