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泄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2795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泄压装置,属于轧钢设备领域。它包括装置本体,所述的装置本体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装置本体的内部有入口腔、弧形腔和过钢空腔;所述的入口腔、弧形腔和过钢空腔依次相连,分别从装置本体的入口端分布到装置本体的出口端;所述的入口腔位于入口端的内部;所述的弧形腔为喇叭形,入口腔和过钢空腔为圆筒形;所述的出口端有泄压槽;所述的泄压槽穿透装置本体与过钢空腔相通,泄压槽均匀分布在出口端的四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高速线、棒材表面的冷却水高效主动释放,降低钢材到达水剥离装置时的水量及水压,有效的抑制了冷却水外溢的情况,保证了信号采集的准确性,防止轧钢事故的发生,确保倍尺剪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高速线、棒材轧制中对钢材进行穿水冷却时的配套设备,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高速线、棒材轧制中对钢材表面进行冷却时连接穿水冷却装置与水剥离装置的一种自泄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高速线、棒材轧制设备中,水冷设备的工艺大体相同,即在一组水冷设备中,设有喷水冷却装置(也称为穿水冷却装置),水剥离装置(对钢材进行反向喷水,剥离线、棒材表面冷却水)和气吹扫干燥装置(进一步实现钢材表面残留水的清除),其组成分布依次为喷水冷却装置、水剥离装置和气吹扫干燥装置。其原理是高速线、棒材按轧制方向经轧机高速轧制后,钢材本体温度升高,需要对其进行水冷却处理(以控制合适的奥氏体晶粒大小以及达到钢材成品性能的要求)。工作时,线、棒材首先进入喷水冷却装置,进行喷 水冷却作业,线、棒材冷却后随即进入水剥离装置,对线、棒材表面水、氧化铁皮进行剥离,最后进入气吹扫干燥装置,对钢材表面进行除水干燥处理,使钢材从内到外均匀冷却。随着钢材轧制速度进一步提升,传统的喷水冷却装置与水剥离装置之间的封水性已不适应于新的轧制工艺的要求。线、棒材从喷水冷却装置出来时带有大量的水,水剥离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泄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本体(2)的一端为入口端(1),另一端为出口端,装置本体(2)的内部有入口腔(5)、弧形腔(11)和过钢空腔(3);所述的入口腔(5)、弧形腔(11)和过钢空腔(3)依次相连,分别从装置本体(2)的入口端(1)分布到装置本体(2)的出口端;所述的入口腔(5)位于入口端(1)的内部;所述的弧形腔(11)为喇叭形,入口腔(5)和过钢空腔(3)为圆筒形;所述的出口端有泄压槽(4);所述的泄压槽(4)有N个,N等于4?16;所述的泄压槽(4)穿透装置本体(2)与过钢空腔(3)相通,泄压槽(4)均匀分布在出口端的四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林郑祎群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天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