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石生产设备,包括按照铸石生产工序顺序连接的对铸石原料进行熔化的井式熔炉、进行结晶作业的结晶窑以及进行退火作业的隧道窑,还包括供风排烟系统,风排烟系统包括用于熔炉烟气流通的通风管道,井式熔炉、结晶窑以及隧道窑通过通风管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提供的风排烟系统,由于采用通风管道将井式熔炉、结晶窑以及隧道窑连通起来,用于具有高温的烟气流通,能够将井式熔炉中的高温烟气首先通入到结晶窑中,为结晶窑的结晶作业提供热能,然后在通过隧道窑,在隧道窑中烟气热量为铸石退火提供部分热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将高温烟气进行充分利用,能够降低铸石生产中的能量消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铸石生产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铸石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铸石(cast stone)是一种经加工而成的娃酸盐结晶材料,采用天然岩石(玄武岩、辉绿岩等基性岩、以及页岩)或工业废渣(高炉矿渣、钢渣、铜渣、铬渣、铁合金渣等)为主要原料,经配料、熔融、浇注、热处理等工序制成的晶体排列规整、质地坚硬、细腻的非金属工业材料。现有技术中,铸石生产加工设备主要由熔化炉、结晶窑、退火窑组成。目前铸石原料在生产中进行熔化作业主要采用冲天炉、井式熔炉等设备进行。其中,冲天炉以焦炭为燃料,采用离心式风机强制供风,烟气直接外排至空气中,产生的灰尘、烟气较大,对环境污染严重。井式熔炉是以天然气作为燃料,低压风助燃,烟气通过水冷处理后外排,污染程度较低,对环境较为友好。在铸石生产结晶工序中,主要以多孔式结晶窑或者辊道式结晶窑作为结晶作业的主要设备,其中,多孔式结晶窑是以生煤为燃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炭渣,而且烟尘污染严重。辊道式结晶窑以天然气等为燃料,有明焰燃烧和隔焰燃烧方式,其耗能较高。退火工序主要由鸡窝式退火窑和隧道式退火窑为主要的退火设备。其中,鸡窝式退火窑以生煤作燃料,并且采用直烧、直排的方式进行,烟尘、灰尘都很大,环境污染特别严重。隧道式退火窑以天然气、煤气等为燃料,烟气通过水冷处理外排,污染程度较小,对环境较为友好。综上所述,为了使得铸石生产设备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达到最小以及降低其生产能耗,一般情况下新建设备中熔化采用井式熔炉,结晶采用辊道式结晶窑,退火为隧道窑。由于上述的三种设备均以天然气为燃料,因此其能耗相比于采用燃煤方式有所降低,并且最重要的是对环境污染程度较低。但是,由于上述的三个生产设备均采用独立的供风排烟系统,因此,在理论上,其能耗还是具有一定的下降空间。因此,现有技术中新建铸石生产设备虽然污染程度较低,但是,其能耗还是较高。因此,如何降低铸石生产的能量消耗,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铸石生产设备,该铸石生产设备通过其结构设计,不仅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低,同时生产能耗较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铸石生产设备,包括按照铸石生产工序顺序连接的对铸石原料进行熔化的井式熔炉、进行结晶作业的结晶窑以及进行退火作业的隧道窑,还包括供风排烟系统,所述供风排烟系统包括用于熔炉烟气流通的通风管道,所述井式熔炉、所述结晶窑以及所述隧道窑通过所述通风管道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结晶窑中设置有对熔化的铸石原料进行结晶的隔焰辊道。优选地,本技术还包括对熔炉烟气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与所述隧道窑通过所述通风管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冷却系统为水冷冷却系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铸石生产设备,包括按照铸石生产工序顺序连接的对铸石原料进行熔化的井式熔炉、进行结晶作业的结晶窑以及进行退火作业的隧道窑,还包括供风排烟系统,风排烟系统包括用于熔炉烟气流通的通风管道,井式熔炉、结晶窑以及隧道窑通过通风管道相连通。本技术特别提供的风排烟系统,由于采用通风管道将井式熔炉、结晶窑以及隧道窑连通起来,用于具有高温的烟气流通,能够将井式熔炉中的高温烟气首先通入到结晶窑中,为结晶窑的结晶作业提供热能,然后在通过隧道窑,在隧道窑中烟气热量为铸石退火提供部分热能。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将高温烟气进行充分利用,能够降低铸石生产中的能量消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铸石生产设备的结构框图;图I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井式熔炉I ;结晶窑2 ;隧道窑3 ;通风管道4 ;冷却系统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为提供一种铸石生产设备,该铸石生产设备提供有风排烟系统将本技术中的井式熔炉、结晶窑以及隧道窑连通,通过该结构设计,不仅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低,同时生产能耗较低。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I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铸石生产设备的结构框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铸石生产设备,包括按照铸石生产工序顺序连接的对铸石原料进行熔化的井式熔炉I、进行结晶作业的结晶窑2以及进行退火作业的隧道窑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井式熔炉I、隧道窑3均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铸石生产设备,由于采用天然气作为生产燃料,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相比于采用煤燃料要低很多,因此,在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井式熔炉I、隧道对铸石原料进行熔化、和退火作业,使得铸石生产设备对环境污染较低,其排放物对环境的友好程度较高。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技术还特别提供了一种供风排烟系统,通过该供风排烟系统达到降低本技术能耗的目的。供风排烟系统包括用于熔炉烟气流通的通风管道4,井式熔炉I、结晶窑2以及隧道窑3通过通风管道4相连通。由
技术介绍
可知,现有技术中铸石生产设备能耗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用于铸石生产的三个主要设备,即熔化炉、结晶窑2、退火窑,均采用独立的供风排烟系统。其造成能耗较高的原因在于采用独立的供风排烟系统,每个系统均需要消耗能量,如此就会增加系统的能耗。并且,由于采用独立的供风排烟系统而又不设置能量回收设备,还会造成热能的流失,如此由于能量的利用程度较低,也是导致铸石生产设备能耗高的主要因素。经过专利技术人的长期研究调查,熔化炉的排烟烟井余热温度高达1050°C,外排时需要设计水冷换热器将烟气冷却排放,需要修建循环水池,热水泵供水,在铸石生产设备的建造初期,基础建设的支出较大,而且大量的热水资源还会白白浪费。通过上述能耗较高的原因分析,本技术特别提供的风排烟系统,由于采用通风管道4将井式熔炉I、结晶窑2以及隧道窑3连通起来,用于具有高温的烟气流通,能够将井式熔炉I中的高温烟气首先通入到结晶窑2中,为结晶窑2的结晶作业提供热能,然后在通过隧道窑3,在隧道窑3中烟气热量为铸石退火提供部分热能。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将高温烟气进行充分利用,能够降低铸石生产中的能量消耗。在本技术中,熔炉烟气直接通过结晶窑2 (结晶窑2窑温在850 950°C),再引人退火窑预热窑车,后水冷外排。这样结晶窑2可不再消耗天然气,只是退火窑装窑点消耗少许天然气。由于结晶窑2不再耗气,原供风系统就没多大作用,通过计算将结晶、退火窑的供风系统接入熔化炉,取掉原冷风系统,这样就形成了熔化炉、结晶窑2、退火窑的供风排烟系统一体化。本技术具有的优点为I、熔化炉由于采用热风(风温120 180°C),每天消耗天然气只有约6500m3,结晶、退火窑每天消耗天然气只有约800m3,每吨铸石产品耗天然气304m3。每吨铸石产品可节约天然气133m3,按现行价2. 86元/m3计算可降低生产成本380. 38元/t。一年可节约开支380. 38万元。2、窑炉供风排烟系统一体化后,减掉了原熔炉供风的和7. 5kff的排烟风机耗电,按设计年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石生产设备,包括按照铸石生产工序顺序连接的对铸石原料进行熔化的井式熔炉(1)、进行结晶作业的结晶窑(2)以及进行退火作业的隧道窑(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风排烟系统,所述供风排烟系统包括用于熔炉烟气流通的通风管道(4),所述井式熔炉(1)、所述结晶窑(2)以及所述隧道窑(3)通过所述通风管道(4)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川东铸石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