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物料输送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1175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物料输送转接装置,包括二~三个溜槽通过支架或支座安装在一个移动小车上,二~三个溜槽不同角度向下倾斜,溜槽的上口在同一水平面、同一条直线上靠拢,相邻边焊接在一起,移动小车置于导轨上,移动小车与驱动装置连接。溜槽的受料面上安装玄武岩铸石衬板。溜槽的倾斜角度最小倾角大于最湿、最粘物料的动安息角。车架(5)由两根纵梁(5-1)和三~四根横梁(5-2)组成,纵梁(5-1)为钢板焊接的H型钢,横梁(5-2)为槽钢或工字钢;车架(5)下方安装四个单轮缘的铸钢车轮,两个车轮为主动轮(7),两个车轮为被动轮(8);两个主动轮(7)与驱动装置的三合一减速机(9)连接。(*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物料输送转接装置,属散状物料输送 技术。
技术介绍
在散状物料采用胶带机实施输送作业时,经常遇到物料由一条输 送机分别向二、三条胶带机输送线或二、三个其他受料设施转接的技 术问题,通常采用带翻板的三通漏斗、四通漏斗、可逆配仓胶带机等, 这些设备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问 题,分述如下带翻板的三通、四通可以解决一对二、 一对三的转接换料,但 由于翻板与漏斗壁之间容易卡料和漏斗堵料,所以很少用于块状散料 和大运量、易产生冰冻的场合。可逆配仓胶带机可以解决多点转接换料,但存在短皮带易跑偏, 设备维修量大,对粘性大的物料难以清扫,易产生冰冻的场合难以清 除积料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翻板卡料、可逆配仓胶带机 的胶带易跑偏引起撒料和胶带使用周期短,钢丝带接头时间长影响生 产和下部积料清理工作量大等问题,设计一种移动式物料输送转接装 置,解决大运量、物料含水量大、粘性强的场合、易产生冰冻的场合 普通设备难以适应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移动式物料输送转接装 置包括二 三个溜槽通过支架或支座安装在一个移动小车上,二 三 个溜槽不同角度向下倾斜,溜槽的上口在同一水平面、同一条直线上 靠拢,相邻边焊接在一起,移动小车置于导轨上,移动小车与驱动装 置连接。所述的移动式物料输送转接装置,溜槽的受料面上安装玄武岩铸石衬板o所述的移动式物料输送转接装置,溜槽的倾斜角度最小倾角大于 最湿、最粘物料的动安息角。所述的移动式物料输送转接装置,车架5由两根纵梁5-1和三 四根横梁5-2组成,纵梁5-1为钢板焊接的H型钢,横梁5-2为槽钢或工字 钢;车架5下方安装四个单轮缘的铸钢车轮,两个车轮为主动轮7, 两个车轮为被动轮8;两个主动轮7与驱动装置的三合一减速机9连 接。所述的移动式物料输送转接装置,驱动装置的动力电缆和控制电 缆的穿管14安装在车架5 —侧的纵梁5-1上,再通过立杆15引至溜 槽上口的上方,在溜槽上口的上方安装一条滑轨16,滑轨16上安装 若干个小型滑车17,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14固定在小型滑车17上。所述的移动式物料输送转接装置,轨道10两端设车挡11,轨道 旁设限位拨杆12,每个限位拨杆12的安装位置要和车架上的限位开 关13协同一致。所述的移动式物料输送转接装置,溜槽1、 3非受料面的上底板开 洞,洞口安装活动检查门18。所述的移动式物料输送转接装置,溜槽上口的尺寸大于来料漏斗 给入接口尺寸,下口小于受料接口尺寸,溜槽上、下周围采用橡胶板 密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 针对卡料、堵料的问题设计考虑在物料运行的通道内不设运 动部件,不管物料向哪一个方向运行都是采用溜槽下料,不会受阻; 溜槽的截面积足够大,倾角大于最湿、最粘物料的动安息角,完全消除 卡料、堵料现象。2、 针对溜槽易磨损和易产生冰冻的问题采用玄武岩铸石作为衬 板,既耐磨又光滑,可防止积料而结冰,能适应严寒气候。除更换衬 板外,其它维护量极小,使用寿命长。3、 溜槽上、下口根据相关接口的尺寸大小设计保证物料不会撒出。4、 溜槽上、下周围采用橡胶板密封,防止粉尘飞扬。。5、 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采用小车式滑线,保证电缆在行程范围内 随时间移动。附图说明图h是本技术的二个溜槽转接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l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三个溜槽转接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3、图4是本技术的三个溜槽转接装置结构示意图。现以三个溜槽转接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上部为一条胶带机头部漏斗A或其它卸料点,下部为三条胶带机 或其受料点al、 ol2、 ct3,中间配置本技术的转接装置。本技术的三个溜槽转接装置用钢板焊接的截面为矩形的溜 槽1、 2、 3,溜槽1、 2、 3以不同角度向下倾斜,溜槽的上口在同一 水平面、同一条直线上靠拢,相邻边焊接在一起。 一对三转接的三个 溜槽呈"小"字形布置。通过钢板焊接的支座4与移动小车车架5的纵梁5-1或横梁5-2 安装固定。溜槽1、3的下底板和两侧板内表面安装玄武岩铸石衬板6, 溜槽2四周侧板内表面安装玄武岩铸石衬板6,溜槽l、 3非受料面的 上底板开洞(约600mmX600mm),洞口安装活动检查门18。溜槽上口的尺寸大于来料漏斗给入接口尺寸,下口小于受料接口 尺寸。车架5由两根纵梁5-1和四根横梁5-2组成,纵梁5-1为钢板焊接 的H型钢,横梁5-2为槽钢或工字钢。车架5下方安装四个单轮缘的 铸钢车轮,两个车轮为主动轮7,两个车轮为被动轮8。两个主动轮7 的驱动装置为三合一减速机9。通过电气控制的方式,可改变三合一 减速机9的运转方向,使车轮7、 8在两条轨道10上正反向行走。轨 道10两端设4个车挡11,轨道旁设5个限位拨杆12 (中间3个为工 作限位,两端2个为安全限位)。每个限位拨杆12的安装位置要和车 架5上的限位开关13协同一致,在现场根据各转接点的移动距离来确 定。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穿管14安装在车架5 —侧的纵梁5-1上, 再通过立杆15引至溜槽上口的上方,在溜槽上口的上方安装一条滑轨 16,滑轨16上安装若干个小型滑车17,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14固定 在小型滑车17上。采用 一对三转接方式输送散料工作过程当需要A向受料点a 1卸料时,启动驱动装置9,移动小车向左 移动,限位开关13移动到限位拨杆12-2,位置信号接通,A的下口 与溜槽l上口对准,同时溜槽l的下口对准al受料口,对好位就可 卸料。当需要A向a2卸料时,启动驱动装置9,移动小车向右移动,限 位开关13移动到限位拨杆12-3,位置信号接通,A的下口与溜槽2上 口对准,同时溜槽2的下口对准a2的受料口,对好位就可卸料。当需要A向a3卸料时,启动驱动装置9,移动小车向右移动,限 位开关13移动到限位拨杆12-4,位置信号接通,A的下口与溜槽3上口对准,同时溜槽3的下口对准a3的受料口,对好位就可卸料。 图1、图2是本技术的二个溜槽转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溜槽l、 2不同方向和/或角度向下倾斜,溜槽的上口在同一 水平面靠拢,相邻边焊接在一起。采用两个溜槽,呈八字形安装在移 动小车上。通过钢板焊接的支座4与移动小车车架5的纵梁5-1或横 梁5-2安装固定。溜槽下底板和两侧板内表面安装玄武岩铸石衬板6, 溜槽l、 3非受料面的上底板开洞(约600mmX600mm),洞口安装活 动检查门18。车架5由两根纵梁5-1和四根横梁5-2组成,纵梁5-1为钢板焊接 的H型钢,横梁5-2为槽钢或工字钢。车架5下方安装四个单轮缘的 铸钢车轮,两个车轮为主动轮7,两个车轮为被动轮8。两个主动轮7 的驱动装置为三合一减速机9。通过电气控制的方式,可改变三合一 减速机9的运转方向,使车轮7、 8在两条轨道10上正反向行走。轨 道10两端设4个车挡11,轨道旁设5个限位拨杆12。每个限位拨杆 12的安装位置要和车架5上的限位开关13协同一致,在现场根据各 转接点的移动距离来确定。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穿管14安装在车架 5—侧的纵梁5-l上,再通过立杆15引至溜槽上口的上方,在溜槽上 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物料输送转接装置,包括溜槽,其特征在于:二~三个溜槽通过支架或支座安装在一个移动小车上,二~三个溜槽不同角度向下倾斜,溜槽的上口在同一水平面、同一条直线上靠拢,相邻边焊接在一起,移动小车置于导轨上,移动小车与驱动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心志姜鹰李宜平陈威姚三王保元熊述波施政章政清吴传文李庚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