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衣盐卤渗透保鲜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69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肠衣盐卤渗透保鲜管,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呈圆柱状,该圆柱状管体上设有渗透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在管体上开设渗透孔的设计,使管体的通透性大大提高,盐卤可以通过渗透孔进入管体内部,使得肠衣内层(即紧贴硬质塑料管的部分)也能接触到盐卤,从而大大提高了肠衣的保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食用肠衣的辅料,尤其涉及肠衣盐卤渗透保鲜管
技术介绍
西方人的饮食习惯与东方人不同,西方人喜欢将肉类、鱼类或蔬菜、水果等打碎后罐装,做成肉肠、鱼肠或蔬菜肠、水果肠等快速食品,这样既可以保证人体摄入营养的均衡,又可以满足西方人较快工作及生活节奏的需要,因此,灌肠机是西方家庭必备的厨房工具。肠衣是灌肠机灌制肠类制品的原料,早期肠衣生产企业一般是用塑料软管作为肠衣的支撑辅料,但软管使用不方便;目前绝大多数肠衣生产企业都使用硬质塑料管作为肠衣的支撑辅料,该硬质塑料管的使用方法一般是:将50cm左右的硬质塑料管打上30m左右的肠衣,其中单独一段肠衣两端用橡皮圈固定作为一个“头”,一根管上可以有多个“头”;为了保鲜,肠衣产品出厂前,需将打上肠衣的硬管一层一层放入周转箱内,每层之间必须撒上食盐及浇上盐卤,最上层还需撒一层食盐,然后盖上盖子,包装后运输出厂。目前在肠衣生产企业普遍使用的这种硬质塑料管,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因此使得肠衣的保鲜效果不够理想,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肠衣内层(即紧贴硬质塑料管的部分)容易产生黑色霉点,有的肠衣甚至会发生变绿腐烂现象,给肠衣的食品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保鲜效果好的肠衣盐卤渗透保鲜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肠衣盐卤渗透保鲜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呈圆柱状,该圆柱状管体上设有渗透孔。-->所述的渗透孔沿管体轴向呈排状排列。所述的管体上设有至少一排渗透孔。所述的管体上设有四排渗透孔。所述的各排渗透孔沿管体径向间隔30°~180°对称或不对称排列。所述的渗透孔也可以在管体上呈无规则排列。所述的渗透孔的孔径为0.01~5mm。所述的管体长度为20~80cm。所述的管体采用PE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在管体上开设渗透孔的设计,使管体的通透性大大提高,盐卤可以通过渗透孔进入管体内部,使得肠衣内层(即紧贴硬质塑料管的部分)也能接触到盐卤,从而大大提高了肠衣的保鲜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肠衣盐卤渗透保鲜管,包括管体1,所述的管体1呈圆柱状,该圆柱状管体上沿轴向设有四排渗透孔2,该四排渗透孔2沿管体径向间隔90°对称排列;所述的管体1长度为50cm,该管体1采用PE材料,所述的渗透孔2的孔径为0.1mm。实施例2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肠衣盐卤渗透保鲜管,包括管体1,所述的管体1呈圆柱状,该圆柱状管体上沿轴向设有六排渗透孔2,该六排渗透孔2沿管体径向间隔60°对称排列;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肠衣盐卤渗透保鲜管,包括管体1,所述的管体1-->呈圆柱状,该圆柱状管体上设有渗透孔2,该渗透孔2呈无规则排列;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本实施例为一种肠衣盐卤渗透保鲜管的应用例,如图2所示,将50cm的PE硬质塑料管体1打上30m左右的肠衣3,肠衣两端用橡皮圈4固定;保鲜管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肠衣盐卤渗透保鲜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呈圆柱状,该圆柱状管体上设有渗透孔。

【技术特征摘要】
1.肠衣盐卤渗透保鲜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呈圆柱状,该圆柱状管体上设有渗透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衣盐卤渗透保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透孔沿管体轴向呈排状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肠衣盐卤渗透保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上设有至少一排渗透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肠衣盐卤渗透保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上设有四排渗透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肠衣盐卤渗透保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重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重安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