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超大晶粒铸锭炉的热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547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超大晶粒铸锭炉的热场结构,属于光伏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多晶硅铸锭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加热器(4),所述加热器(4)的下方设置有隔热条(6),该隔热条(6)底部固定有四根石墨顶杆(7),其中每根石墨顶杆(7)的中部均固定有石墨挡块(8),隔热笼(1)底部在石墨顶杆(7)下方设置有一圈环形的保温块(9),所述保温块(9)中纵向开有四个小孔,每个小孔均位于石墨顶杆(7)的正下方,小孔内设有石墨套管(10),所述保温块(9)的下方设置有下保温板(11)。这种热场结构既能方便控制籽晶融化量,又能减少准单晶铸锭边角多晶,提高超大晶粒锭的单晶比例及成品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超大晶粒铸锭炉的热场结构,属于光伏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多晶硅铸锭

技术介绍
单晶硅和多晶硅是目前太阳能电池行业最主要的两种衬底材料,单晶硅由拉制制得,具有闻效率、闻成本的特点,多晶娃由铸造制得,电池具有低成本、低效率的特点。超大 晶粒是利用多晶铸锭的方法制造出的具有单一晶向和较低缺陷密度的超大晶粒,电池其兼具了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特点,因而具有很大的优势。美国专利(US2007/0169684A1)及中国专利(200910152970. 2)、(201010198142. 5)等报道了多种类单晶铸锭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方法是在坩埚底部铺特定晶向的单晶作为籽晶,在上面装入硅料,在铸锭炉里控制硅料融化程度,待部分籽晶融化后通过底部冷却使晶体沿籽晶向上生长,最终得到超大晶粒锭。对于具有四周加热器结构的多晶铸锭炉,由于化料时热量从四周向中心传递,坩埚内部四周温度高,中心温度低,固液界面向上凸,边角籽晶容易熔化,导致超大晶粒锭边角区域有大量多晶形成。现有的多晶硅铸锭炉如中国专利(CN101851782A)所公开的“一种次单晶硅铸锭炉的双腔体隔热笼”其包括在铸锭炉隔热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超大晶粒铸锭炉的热场结构,它包括隔热笼(1),隔热笼(1)的内部设置有石英坩埚(2),该石英坩埚(2)的外围设置有石墨护板(3),所述石墨护板(3)的外侧设有加热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4)的下方设置有隔热条(6),该隔热条(6)底部固定有四根石墨顶杆(7),其中每根石墨顶杆(7)的中部均固定有石墨挡块(8),隔热笼(1)底部在石墨顶杆(7)下方设置有一圈环形的保温块(9),所述保温块(9)中纵向开有四个小孔,每个小孔均位于石墨顶杆(7)的正下方,小孔内设有石墨套管(10),所述保温块(9)的下方设置有下保温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辉孙海知潘欢欢宋江黄东邢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