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547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锭炉,其具有向其内部热场充入氩气的固定管路(1),还包括:位于所述铸锭炉的坩埚顶端的盖板(2),所述盖板(2)上开设有通孔;与所述固定管路(1)相连且穿过所述通孔的延伸管路(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铸锭炉,使得氩气气流不再受到热场温度梯度和盖板的影响,进而提高对硅溶液挥发出来的杂质的清除效果,最大程度的将从坩埚内的硅溶液中挥发出的杂质带离,减少甚至避免了杂质重新溶入到硅溶液中的几率,使得凝结成的多晶硅锭的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提高了多晶硅锭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铸锭炉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池硅片大部分以多晶硅作为原料,使得多晶硅成为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关键原料,因此,多晶硅制备工艺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质量。多晶硅的制造过程是先将原料硅放置到铸锭炉内 的坩埚中,使其在铸锭炉的高温热场作用下熔化,然后再降温凝结成纯净、无杂质的多晶硅锭,最后将多晶硅锭通过多道工序加工成电池硅片进而组装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原料硅熔化成硅溶液后再次凝固时,需要使用设置在坩埚顶端的盖板来调节固液界面的温度,以保证硅溶液能够顺利的凝固成多晶硅锭,而在熔化、凝固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向铸锭炉中不断的通入氩气,利用氩气将原料硅和盖板中挥发出的杂质带离铸锭炉,以保证铸锭炉内部热场的洁净度。在现有技术中,向铸锭炉内部热场中通入氩气的固定管路仅仅是与铸锭炉的内部热场连通,由于在硅溶液凝结成多晶硅锭的过程中,内部热场中存在温度梯度,即热场中不同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使得氩气气流在进入热场后的流向不但受到温度的影响,还需要绕过盖板才能到达坩埚的上方,使得氩气无法直接到达坩埚附近,从而导致流经坩埚上方的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锭炉,其具有向其内部热场充入氩气的固定管路(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铸锭炉的坩埚顶端的盖板(2),所述盖板(2)上开设有通孔;与所述固定管路(1)相连且穿过所述通孔的延伸管路(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发龙昭钦周慧敏徐志群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