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油品脱臭碱渣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531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质油品脱臭碱渣的处理装置,包括二氧化碳缓冲罐、碳化反应器、分离沉降罐和汽油缓冲罐,所述碳化反应器内设有液体分配器,液体分配器下方通过法兰连接填料床,碳化反应器通过法兰连接分离沉降罐;所述分离沉降罐内设有通过焊接支撑圈连接的亲水疏油聚结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工艺处理汽油碱渣,不仅具有环境效益,而且具有经济效益;无恶臭、有毒尾气排放,避免含硫尾气对大气影响;酚的回收提高了汽油的安定性,并且提高了汽油产品的质量;工艺接近常温、常压处理,设备投资少,能耗小,处理后废水PH、COD等指标达到污水处理场处理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油品脱臭碱渣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轻质油品脱臭碱渣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尤其是汽油精制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汽油脱臭碱渣,其中含有NaOH、Na2CO3、酚钠盐、硫化物中性油等,外观呈酱油色,均一体系,有臭味,其COD高达数十万,如将其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若将其送至污水处理场,将会严重影响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这种汽油脱臭碱渣是国内炼厂普遍存在的共性污染物。由于汽油脱臭碱渣中含有较多的混合酚(10°/Γ25%),粗酚回收后,经进一步加工可得到甲酚和二甲酚。回收利用不仅有环保效益,而且有经济效益。目前国内现有技术应对汽油脱臭碱渣处理工艺主要有1、硫酸中和法回收粗酚, 控制ΡΗ〈4 (一般控制2 3)绝对不可大于5,用硫酸中和碱渣,使酚钠盐转变成酚分子(从水相转移到油相),比重轻的酚就上浮于液面,经分离可回收杂酚(镇海炼油厂),回收率为 83. 5%。2、二氧化碳气液中和废碱回收酚,回收率89. 90% (安庆炼油厂)。但不论硫酸中和法或二氧化碳吸收法回收酚后,酸性污水带少量游离酸,并含大量可溶性酚钠(O. 5% I.5% ),COD值仍很高,一旦排至污水场,总排将受严重冲击,引起细菌失活率过高,排放水综合合格率下降40% 50%,与此同时,部分硫化氢、硫醇、硫醚等有毒、恶臭物质也被解吸出来,并随排放尾气进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3、国内也有报道,采用络合溶剂萃取的方法进行脱酚处理,但其只能对碳化液或含酚废水进行处理,具有局限性,且涉及要后续粗酚回收处理工艺。4、碱渣湿式氧化脱臭工艺是由中国石化集团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开发的炼厂碱渣处理技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对碱渣进行氧化,不仅碱渣中99%以上的恶臭硫化物脱除臭味,而且使碱渣中的COD含量降低47%,但其无法回收酚,而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原型质毒物,对一切生活个体都有毒杀作用;并且其操作温度为190°C,工作压力为3Mpa,设备投资运行成本高,因此,不具备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现有国内技术无法满足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集一体,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因此一种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安全、运行成本低、适应环保要求,具有极高的市场需求的新型环保处理装置急需开发、推广,以解决碱渣的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油品脱臭碱渣的处理装置,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轻质油品脱臭碱渣的处理装置,包括二氧化碳缓冲罐、碳化反应器、分离沉降罐和汽油缓冲罐,所述二氧化碳缓冲罐前部连接有设有减压阀的二氧化碳输入管,二氧化碳缓冲罐后部连接有设有单向阀的抽提二氧化碳管,抽提二氧化碳管末端设有静态混合器一;静态混合器一上连接有设有汽油精细过滤器的汽油输入管、汽油输入管通过静态混合器二与碳化反应器相连接;所述的碳化反应器内设有液体分配器,液体分配器下方通过法兰连接填料床,碳化反应器通过法兰连接分离沉降罐;所述分离沉降罐内设有通过焊接支撑圈连接的亲水疏油聚结板,分离沉降罐顶部通过缓冲罐汽油管与汽油缓冲罐连接,分离沉降罐底部连接有废水管,废水管上设有碳化泵、汽油脱臭碱渣管和新鲜水管,所述碳化泵的出口连接稀释后碱渣管,稀释碱渣管上设有碱渣精细过滤器,废水管连接有污水处理场废水管,污水处理场废水管上设有静态混合器三,静态混合器三连接有PH调节二氧化碳管;所述汽油缓冲罐顶部设有底部连接有抽提汽油管的氮气保压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汽油精细过滤器的内芯为五层烧结网结构,精度为100-300um。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分配器采用列管式排布结构,每根列管根直径为30-80_。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床内通过上下栅栏装有波纹结构的规整填料,所述填料为耐碱耐酸腐蚀材质,每扎填料包括4-10片波纹板,且波纹角呈30° -60°。进一步的,所述碱渣精细过滤器的内芯为单层滤网结构,精度为10-500u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工艺处理汽油碱渣,不仅具有环境效益,而且具有经济效益。(I)无恶臭、有毒尾气排放,避免含硫尾气对大气影响;(2)酚回收提高了汽油的安定性,并且提高了汽油产品的质量。(3)工艺接近常温、常压处理,设备投资少,能耗小,处理后废水PH、COD等指标达到污水处理场处理要求。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轻质油品脱臭碱渣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减压阀;2、二氧化碳缓冲罐;3、单向阀;4、静态混合器一 ;5、汽油精细过滤器;6、静态混合器二 ;7、液体分配器;8、填料床;9、碳化反应器;10、亲水疏油聚结板;11分离沉降罐;12、汽油缓冲罐;13、碱渣精细过滤器;14、静态混合器三;15、碳化泵;16、二氧化碳输入管;17、抽提二氧化碳管;18、汽油输入管;19、PH调节二氧化碳管;20、缓冲罐汽油管; 21、氮气保压装置;22、抽提汽油管;23、废水管;24、稀释碱渣管;25、污水处理场废水管; 26、汽油脱臭碱渣管;27、新鲜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轻质油品脱臭碱渣的处理装置,包括二氧化碳缓冲罐2、碳化反应器9、分离沉降罐11和汽油缓冲罐12,所述二氧化碳缓冲罐2 前部连接有设有减压阀I的二氧化碳输入管16,二氧化碳缓冲罐后部连接有设有单向阀3 的抽提二氧化碳管17,抽提二氧化碳管17末端设有静态混合器一 4 ;静态混合器一 4上连接有设有汽油精细过滤器5的汽油输入管18、汽油输入管18通过静态混合器二 6与碳化反应器9相连接;所述的碳化反应器9内设有液体分配器7,液体分配器7下方通过法兰连接填料床8,碳化反应器9通过法兰连接分离沉降罐11 ;所述分离沉降罐11内设有通过焊接支撑圈连接的亲水疏油聚结板10,分离沉降罐11顶部通过缓冲罐汽油管20与汽油缓冲罐12连接,分离沉降罐11底部连接有废水管23,废水管23上设有碳化泵15、汽油脱臭碱渣管26和新鲜水管27,所述碳化泵15的出口连接稀释后碱渣管24,稀释碱渣管24上设有碱渣精细过滤器13,废水管23连接有污水处理场废水管25,污水处理场废水管25上设有静态混合器三14,静态混合器三14连接有PH调节二氧化碳管19 ;所述汽油缓冲罐12顶部设有底部连接有抽提汽油管22的氮气保压装置21。所述汽油精细过滤器5的内芯为五层烧结网结构,精度为100-300um。所述液体分配器7采用列管式排布结构,每根列管根直径为30-80mm。所述填料床8内通过上下栅栏装有波纹结构的规整填料,所述填料为耐碱耐酸腐蚀材质,每扎填料包括4-10片波纹板,且波纹角呈30° -60°。所述碱渣精细过滤器13的内芯为单层滤网结构,精度为10-500um。具体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I)汽油脱臭碱渣通过碳化泵15经碱渣精细过滤器13送入碳化反应器9内(用 1-10倍体积的新鲜水或软化水稀释,防止生成的碳酸氢钠浓度累积升高而结晶析出引起设备及管线堵塞),本技术设计用2-5倍工新鲜水或软化水稀释;(2)抽提汽油经汽油精细过滤器5与二氧化碳经静态混合器一 4混合后从汽油进口经静态混合器二 6与稀释后碱渣混合送入碳化反应器。经液体分配器7均匀分布后,碱液中酚钠与汽油中二氧化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质油品脱臭碱渣的处理装置,包括二氧化碳缓冲罐(2)和碳化反应器(9),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碳缓冲罐(2)前部连接有设有减压阀(1)的二氧化碳输入管(16),二氧化碳缓冲罐后部连接有设有单向阀(3)的抽提二氧化碳管(17),抽提二氧化碳管(17)末端设有静态混合器一(4);静态混合器一(4)上连接有设有汽油精细过滤器(5)的汽油输入管(18)、汽油输入管(18)通过静态混合器二(6)与碳化反应器(9)相连接;所述碳化反应器(9)内设有液体分配器(7),液体分配器(7)下方通过法兰连接填料床(8),碳化反应器(9)通过法兰连接有分离沉降罐(11);所述分离沉降罐(11)内设有通过焊接支撑圈连接的亲水疏油聚结板(10),分离沉降罐(11)顶部通过缓冲罐汽油管(20)连接有汽油缓冲罐(12),分离沉降罐(11)底部连接有废水管(23),废水管(23)上设有碳化泵(15)、汽油脱臭碱渣管(26)和新鲜水管(27),所述碳化泵(15)的出口连接稀释后碱渣管(24),稀释碱渣管(24)上设有碱渣精细过滤器(13),废水管(23)连接有污水处理场废水管(25),污水处理场废水管(25)上设有静态混合器三(14),静态混合器三(14)连接有PH调节二氧化碳管(19);汽油缓冲罐(12)顶部设有氮气保压装置(21),氮气保压装置(21)底部连接有抽提汽油管(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海余伟蔡喜洋陈华喻武钢肖楠章志松王先忠童仁可杨斯佳刘学东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中一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