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式导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465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穿梭式导轨,其横截面整体上呈阶梯形,包括:第一导轨面,水平设置;第二导轨面,与第一导轨面直角折弯连接,从与第一导轨面的接合处竖直向上延伸;第三导轨面,与第二导轨面直角折弯连接,并从与第二导轨面的接合处水平延伸;第四导轨面,与第三导轨面直角折弯连接,从与第三导轨面的接合处竖直向上延伸;第五导轨面,与第四导轨面折弯连接,折弯角度不大于45°,第五导轨面从与第四导轨面的接合处斜向上延伸;第六导轨面,与第五导轨面折弯连接,并从与第五导轨面的接合处水平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穿梭式导轨的上平面处具有一个不是直角折弯的上折弯面,能够使导轨与立体库的堆垛机配合使用,并且方便批量性制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
,具体来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货架行业的穿梭式导轨
技术介绍
在穿梭式货架中,穿梭车和导轨是最主要的部件。穿梭式货架的核心就是穿梭车在导轨上来回的运行,以达到存取货物的目的。由于穿梭式货架使用的批量性,导轨的制作要求不仅仅满足使用性,还要批量性的制作以满足交货周期。穿梭式与立体库都是高密度、高效率的存储的方式,这两种存储方式的结合使用,对仓储行业是一种新的方式。为了使导轨与立体库配合使用,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穿梭式导 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梭式导轨,能够使导轨与立体库配合使用,方便批量性制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穿梭式导轨,具有上折弯面,其横截面整体上呈阶梯形,包括第一导轨面,水平设置;第二导轨面,其一边与所述第一导轨面直角折弯连接,从与所述第一导轨面的接合处竖直向上延伸;第三导轨面,与所述第二导轨面的另一边直角折弯连接,并从与所述第二导轨面的接合处水平延伸;第四导轨面,其一边与所述第三导轨面直角折弯连接,从与所述第三导轨面的接合处竖直向上延伸;第五导轨面,与所述第四导轨面的另一边折弯连接,折弯角度不大于45°,所述第五导轨面从与所述第四导轨面的接合处斜向上延伸;以及第六导轨面,与所述第五导轨面折弯连接,并从与所述第五导轨面的接合处水平延伸。可选地,所述第二导轨面上、与所述第一导轨面的接合处具有成排通孔。可选地,所述第五导轨面上、与所述第六导轨面的接合处也具有成排通孔。可选地,所述通孔的排列位置按照每隔50毫米的距离依次排布。可选地,所述通孔为圆形孔。可选地,所述穿梭式导轨的材质为钢。可选地,所述穿梭式导轨是由钢卷一体冲压、轧制成型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穿梭式导轨的上平面处具有一个不是直角折弯的上折弯面,能够使导轨与立体库的堆垛机配合使用,并且方便批量性制作。另外,本技术的穿梭式导轨上固定间距的连续跳孔(通孔)在安装的时候可以不用分左右、前后,可 以随意的安装,减少了对于生产时需要做标记、安装时需要辨别的困扰,大大提高了导轨安装效率。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I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穿梭式导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I中所示实施例的穿梭式导轨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I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穿梭式导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I中所示实施例的穿梭式导轨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技术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请结合图I和图2所示,该穿梭式导轨200总体来说具有上折弯面,其横截面整体上呈阶梯形,包括六个导轨面,分别是第一导轨面201、第二导轨面202、第三导轨面203、第四导轨面204、第五导轨面205以及第六导轨面206。其中,第一导轨面201水平设置。第二导轨面202的一边与第一导轨面201直角折弯连接,从与第一导轨面201的接合处竖直向上延伸。第三导轨面203与第二导轨面202的另一边直角折弯连接,并从与第二导轨面202的接合处水平延伸。第四导轨面204的一边与第三导轨面203直角折弯连接,从与第三导轨面203的接合处竖直向上延伸。第五导轨面205与第四导轨面204的另一边折弯连接,折弯角度一般不大于45° (可以配合立体库的堆垛机的运用而调整),第五导轨面205从与第四导轨面204的接合处斜向上延伸。第六导轨面206与第五导轨面205折弯连接,并从与第五导轨面205的接合处水平延伸。如图I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导轨面202上、与第一导轨面201的接合处具有成排通孔207。另外,在第五导轨面205上、与第六导轨面206的接合处也具有成排通孔207。上述两排通孔207可以为圆形孔,通孔207的排列位置按照每隔50毫米的距离依次排布。在本实施例中,该穿梭式导轨200的材质可以为钢,由钢卷一体冲压、轧制成型。具体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制作采用钢卷整卷下料,先冲出50毫米跳孔的连续通孔,再冲压成形,采用轧机制作,因此可大批量的生产。本技术的穿梭式导轨的上平面处具有一个不是直角折弯的上折弯面,能够使导轨与立体库的堆垛机配合使用,并且方便批量性制作。另外,本技术的穿梭式导轨上固定间距的连续跳孔(通孔)在安装的时候可以不用分左右、前后,可以随意的安装,减少了对于生产时需要做标记、安装时需要辨别的困扰,大大提高了导轨安装效率。本技术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穿梭式导轨(200),其特征在于,具有上折弯面,其横截面整体上呈阶梯形,包括 第一导轨面(201),水平设置; 第二导轨面(202),其一边与所述第一导轨面(201)直角折弯连接,从与所述第一导轨面(201)的接合处竖直向上延伸; 第三导轨面(203),与所述第二导轨面(202)的另一边直角折弯连接,并从与所述第二导轨面(202)的接合处水平延伸; 第四导轨面(204),其一边与所述第三导轨面(203)直角折弯连接,从与所述第三导轨面(203)的接合处竖直向上延伸; 第五导轨面(205),与所述第四导轨面(204)的另一边折弯连接,折弯角度不大于45°,所述第五导轨面(205)从与所述第四导轨面(204)的接合处斜向上延伸;以及 第六导轨面(206),与所述第五导轨面(205)折弯连接,并从与所述第五导轨面(205)的接合处水平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穿梭式导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面(202)上、与所述第一导轨面(201)的接合处具有成排通孔(2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梭式导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导轨面(205)上、与所述第六导轨面(206)的接合处也具有成排通孔(20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梭式导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07)的排列位置按照每隔50毫米的距离依次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穿梭式导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07)为圆形孔。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穿梭式导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式导轨(200)的材质为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梭式导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式导轨(200)是由钢卷一体冲压、轧制成型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穿梭式导轨,其横截面整体上呈阶梯形,包括第一导轨面,水平设置;第二导轨面,与第一导轨面直角折弯连接,从与第一导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梭式导轨(200),其特征在于,具有上折弯面,其横截面整体上呈阶梯形,包括:第一导轨面(201),水平设置;第二导轨面(202),其一边与所述第一导轨面(201)直角折弯连接,从与所述第一导轨面(201)的接合处竖直向上延伸;第三导轨面(203),与所述第二导轨面(202)的另一边直角折弯连接,并从与所述第二导轨面(202)的接合处水平延伸;第四导轨面(204),其一边与所述第三导轨面(203)直角折弯连接,从与所述第三导轨面(203)的接合处竖直向上延伸;第五导轨面(205),与所述第四导轨面(204)的另一边折弯连接,折弯角度不大于45°,所述第五导轨面(205)从与所述第四导轨面(204)的接合处斜向上延伸;以及第六导轨面(206),与所述第五导轨面(205)折弯连接,并从与所述第五导轨面(205)的接合处水平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孝
申请(专利权)人:世仓物流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