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浇注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混料罐、一个注射泵和一个真空浇注罐,真空浇注罐中设置有静态混料机构和一根浇注管,浇注管的上端与静态混料机构的出料口相连接,其中一个混料罐中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两个混料罐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注射泵的进口,注射泵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静态混料机构的进料口处,真空浇注罐中设置有可横移的小车,需要浇注的电容器模具沿横向排列设置在小车上,浇注管的出料端位于小车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精度较高,而且可以避免产品浇注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发生,而且停机后,浇注管中遗留堆积的物料较少,从而避免了物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便于清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对电容器进行浇注的真空浇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真空浇注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两个混料罐1,混料罐I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终混罐2,终混罐2中带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终混罐2的下部设置一根横向的总出料管3,总出料管3上连接有若干根竖向设置的浇注管4,每个浇注管4上分别设置有阀门,通过若干根浇注管4对电容器模具5进行浇注。其缺点是在浇注时,浇注阀门是由工人逐个控制浇注的,在浇注时,工人要在视镜窗看好浇注过程,当浇注料快满的时候就会立即关闭操作阀门停止浇注,操作比较繁琐;由于需要的管路较多,所以设备成本较高;浇注料的管道较多且较长,停机后物料会遗留堆积在浇注料管道内,造成物料的浪费,生产成本较高;烧注管道中物料遗留后,清洗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浇注简单、成本较低、并且浇注料管道较少且较短的真空浇注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真空浇注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混料罐、一个注射泵和一个真空浇注罐,真空浇注罐中设置有静态混料机构和一根浇注管,浇注管的上端与静态混料机构的出料口相连接,其中一个混料罐中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两个混料罐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注射泵的进口,注射泵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静态混料机构的进料口处,真空浇注罐中设置有可横移的小车,需要浇注的电容器模具沿横向排列设置在小车上,浇注管的出料端位于小车的正上方。所述两个混料罐上分别设置有进料管和抽真空接口,每根进料管的端部分别与装有不同物料的料筒相连接,每个抽真空接口均与真空泵相连接。所述的注射泵中设置有两套注射器,两个混料罐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管路与两个注射器一一对应连接,两套注射器分别通过管路与静态混料机构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真空浇注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其采用一根浇注管,通过小车的移动来实现对多个电容器模具的浇注,通过气缸的行程来精确控制电容器模具移动的间距,精度较高,操作简单,而且可以避免产品浇注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发生,而且停机后,浇注管中遗留堆积的物料较少,从而避免了物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便于清洗。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目前所使用的真空浇注装置的示意图;图I中1、机架,2、混料罐,3、注射泵,4、真空浇注罐,5、浇注罐抽真空接头,6、真空泵,7、浇注管,8、搅拌装置,9、小车,10、气缸,11、电容器模具,12、进料管,13、混料罐抽真空接口,14、料筒,15、注射器,16、静态混料机构。图2中1、混料罐,2、终混罐,3、总出料管,4、浇注管,5、电容器模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真空浇注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真空浇注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I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混料罐2、一个注射泵3和一个真空浇注罐4,真空浇注罐4的上部设置有浇注罐抽真空接头5,浇注罐抽真空接头5与设置在机架外部的真空泵6相接,从而使真空浇注罐4内部处于真空状态,真空浇注罐4中设置有静态混料机构16和一根浇注管7,浇注管7的上端与静态混料机构16的出料口相连接,其中一个混料罐2中设置有搅拌装置8和加热装置,两个混料·罐2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注射泵3的进口,注射泵3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静态混料机构16的进料口处,真空浇注罐4中设置有可横移的小车9,小车9由设置在真空浇注罐4侧部的气缸10驱动,需要浇注的电容器模具11沿横向排列设置在小车9上,浇注管7的出料端垂直朝下设置,并且位于小车9的正上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两个混料罐2上分别设置有进料管12和混料罐抽真空接口13,每根进料管12的端部分别与装有不同物料的料筒14相连接,每个混料罐抽真空接口 13均与真空泵6相连接。通过将混料罐2内部抽真空,可以使物料进入混料罐2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注射泵3中设置有两套注射器15,两个混料罐2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管路与两个注射器15 —一对应连接,两套注射器15分别通过管路与静态混料机构16相连接。通过设置两套注射器15,可以使两种不同的物料在注射泵3中不进行混合,而只有在进行浇注时才实现混合。上述的真空浇注装置在使用时,将两种不同的物料按照比例分别放在料筒14中,并且通过对混料罐2进行抽真空,使物料分别进入混料罐2中,并且对其中一种需要搅拌的物料进行搅拌,然后物料进入浇注泵中,在注射器15的作用下,两种物料进入真空浇注罐4中静态混料机构16中,在混料口进入浇注管7中,并且将混合后的物料注入电容器模具11中,实现浇注,浇注完一个电容器模具11后,气缸10伸出一个行程,使电容器模具11横移一个工位,实现对下一个电容器模具11的浇注。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真空浇注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混料罐、一个注射泵和一个真空浇注罐,真空浇注罐中设置有静态混料机构和一根浇注管,浇注管的上端与静态混料机构的出料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个混料罐中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两个混料罐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注射泵的进口,注射泵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静态混料机构的进料口处,真空浇注罐中设置有可横移的小车,需要浇注的电容器模具沿横向排列设置在小车上,浇注管的出料端位于小车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混料罐上分别设置有进料管和抽真空接口,每根进料管的端部分别与装有不同物料的料筒相连接,每个抽真空接口均与真空泵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真空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泵中设置有两套注射器,两个混料罐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管路与两个注射器一一对应连接,两套注射器分别通过管路与静态混料机构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浇注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混料罐、一个注射泵和一个真空浇注罐,真空浇注罐中设置有静态混料机构和一根浇注管,浇注管的上端与静态混料机构的出料口相连接,其中一个混料罐中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两个混料罐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注射泵的进口,注射泵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静态混料机构的进料口处,真空浇注罐中设置有可横移的小车,需要浇注的电容器模具沿横向排列设置在小车上,浇注管的出料端位于小车的正上方。本技术精度较高,而且可以避免产品浇注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发生,而且停机后,浇注管中遗留堆积的物料较少,从而避免了物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便于清洗。文档编号B29C39/24GK202742599SQ20122045973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专利技术者任建军 申请人:张家港市益成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真空浇注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中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混料罐、一个注射泵和一个真空浇注罐,真空浇注罐中设置有静态混料机构和一根浇注管,浇注管的上端与静态混料机构的出料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个混料罐中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两个混料罐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注射泵的进口,注射泵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静态混料机构的进料口处,真空浇注罐中设置有可横移的小车,需要浇注的电容器模具沿横向排列设置在小车上,浇注管的出料端位于小车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益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