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锥铲磨机的油缸之连接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2964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丝锥铲磨机的油缸之连接板,包括金属板与孔洞,金属板是长方体的金属板;金属板的左、右、前、后之四个角都被削成45°的倒角;金属板的中部钻了一个椭圆形的通孔;椭圆形的通孔的横向中心线与金属板的横向中心线重合;椭圆形的通孔由左半圆孔洞、中间长方体孔洞、右半圆孔洞组成;前第一孔洞、前第二孔洞、前第三孔洞、前第四孔洞、后第一孔洞、后第二孔洞、后第三孔洞、后第四孔洞都是通孔;前第一孔洞、前第二孔洞、前第三孔洞、前第四孔洞的圆心都在一条直线上,后第一孔洞、后第二孔洞、后第三孔洞、后第四孔洞的圆心都在另一条直线上,上述两条圆心连接直线都与金属板的横向中心线互相平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丝锥铲磨机的油缸之连接板
本技术属于丝锥铲磨机的油缸之连接板,具体来说是对数控机床上用的工具一一丝锥之刀刃进行铲磨锋利的铲磨机的油缸之连接板,是对机床的工具即丝锥进行加工的另一种新装置的重要部件。
技术介绍
通常,机械制造、加工厂中必须用到的一是机床,二是机床上使用的工具,缺一不可,好的机床如数控机床,使用的工具如丝锥,而丝锥的刀刃使它锋利,让丝锥的质量上档次,需要对丝锥进行加工、铲磨,让丝锥的刀刃锋利,丝锥的质量好,制作出来的产品才上乘;而要达到此目的,需要铲磨机来完成;现有的铲磨机大都进口,价格昂贵;国产的很少, 而且不实用,使用不方便,达不到目的;本企业在多年的研究、实验中,创新制造了新型、实用、成本低廉的铲磨机,加工质量好,能与进口铲磨机妣美;而本铲磨机的油缸之连接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可使铲磨机的油缸在工作中稳定性好,从而确保铲磨机工作稳定,铲磨出的丝锥之刀刃锋利、精度高、铲磨到位,克服了普通铲磨机的铲磨错位、精度不高、刀锋卷刃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丝锥铲磨机的油缸之连接板,丝锥铲磨机的油缸之连接板是铲磨机的一个重要部件,可使铲磨机的油缸在工作中稳定性好,从而确保铲磨机工作稳定,铲磨出的丝锥的刀刃锋利、精度高、铲磨到位,克服了普通铲磨机的铲磨错位、精度不高、刀锋卷刃等缺陷。技术方案丝锥铲磨机的油缸之连接板,包括金属板与孔洞,其特征在于金属板是一块长方体的金属板,金属板的左、右长度为170mm,前、后宽度为40mm,上、下高度为8mm ; 在金属板的左、右、前、后之四个角都被削成45°的倒角,倒角距离为3mm ;在金属板的中部钻了一个椭圆形的通孔,椭圆形的通孔从金属板的上面一直钻透到下面,椭圆形的通孔的左、右长度为60mm ;椭圆形的通孔的横向中心线与金属板的横向中心线重合;椭圆形的通孔由左半圆孔洞、中间长方体孔洞、右半圆孔洞组成,左半圆孔洞的半径为5_,左半圆孔洞的半个圆弧面在左方,而其圆心及直径面在右方、并与中间长方体孔洞的左面重叠;中间长方体孔洞的左、右长度为50mm,前、后宽度为IOmm,上、下高度也为8mm ;右半圆孔洞的半径为5_,右半圆孔洞的半个圆弧面在右方,而它的圆心及直径面在左方、并与中间长方体孔洞的右面重叠;左半圆孔洞的圆心距离金属板的左面为55mm,距离金属板的前面为20mm; 前第一孔洞、前第二孔洞、前第三孔洞、前第四孔洞、后第一孔洞、后第二孔洞、后第三孔洞、 后第四孔洞的直径都是4. 2mm;而且前第一孔洞、前第二孔洞、前第三孔洞、前第四孔洞、后第一孔洞、后第二孔洞、后第三孔洞、后第四孔洞都是通孔、从金属板的上面一直钻透到下面;并且前第一孔洞、前第二孔洞、前第三孔洞、前第四孔洞的圆心都在一条直线上,后第一孔洞、后第二孔洞、后第三孔洞、后第四孔洞的圆心也都在另一条直线上,上述两条圆心连接直线都与金属板的横向中心线互相平行;前第一孔洞的圆心距离金属板的左面为5mm、 距离金属板的前面也为5mm ;前第二孔洞的圆心距离金属板的左面为33mm、距离金属板的前面也为5mm ;前第四孔洞的圆心距离金属板的右面为5mm、距离金属板的前面也为5mm ;前第三孔洞的圆心距离金属板的右面为33mm、距离金属板的前面也为5mm ;而后第一孔洞的圆心距离金属板的左面为5mm、距离金属板的后面也为5mm ;后第二孔洞的圆心距离金属板的左面为33mm、距离金属板的后面也为5mm ;后第四孔洞的圆心距离金属板的右面为5mm、 距离金属板的后面也为5mm ;后第三孔洞的圆心距离金属板的右面为33mm、距离金属板的后面也为5mm ;金属板可以用不锈钢或用铝合金等材料制作。本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丝锥铲磨机的油缸之连接板,丝锥铲磨机的油缸之连接板是铲磨机的一个重要部件,可使铲磨机的油缸在工作中稳定性好,从而确保铲磨机工作稳定,铲磨出的丝锥的刀刃锋利、精度高、铲磨到位,克服了普通铲磨机的铲磨错位、精度不高、刀锋卷刃等缺陷;可以满足企业生产需求。附图说明图I丝锥铲磨机的油缸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丝锥铲磨机的油缸之连接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丝锥铲磨机的油缸之连接板,包括金属板与孔洞,其特征在于金属板I是一块长方体的金属板,金属板I的左、右长度为170mm,前、后宽度为40mm,上、下高度为8mm ;在金属板I的左、右、前、后之四个角都被削成45°的倒角11,倒角距离为3mm;在金属板I的中部钻了一个椭圆形的通孔2,椭圆形的通孔2从金属板I的上面一直钻透到下面,椭圆形的通孔2的左、右长度为60_ ;椭圆形的通孔2的横向中心线与金属板I的横向中心线重合;椭圆形的通孔2由左半圆孔洞、中间长方体孔洞、右半圆孔洞组成,左半圆孔洞的半径为5_,左半圆孔洞的半个圆弧面在左方,而其圆心及直径面在右方、并与中间长方体孔洞的左面重叠;中间长方体孔洞的左、右长度为50mm,前、后宽度为IOmm,上、下高度也为8mm ; 右半圆孔洞的半径为5mm,右半圆孔洞的半个圆弧面在右方,而它的圆心及直径面在左方、 并与中间长方体孔洞的右面重叠;左半圆孔洞的圆心距离金属板I的左面为55mm,距离金属板I的前面为20mm ;前第一孔洞9、前第二孔洞10、前第三孔洞6、前第四孔洞5、后第一孔洞7、后第二孔洞8、后第三孔洞3、后第四孔洞4的直径都是4. 2mm ;而且前第一孔洞9、 前第二孔洞10、前第三孔洞6、前第四孔洞5、后第一孔洞7、后第二孔洞8、后第三孔洞3、后第四孔洞4都是通孔、从金属板I的上面一直钻透到下面;并且前第一孔洞9、前第二孔洞10、前第三孔洞6、前第四孔洞5的圆心都在一条直线上,后第一孔洞7、后第二孔洞8、后第三孔洞3、后第四孔洞4的圆心也都在另一条直线上,上述两条圆心连接直线都与金属板I 的横向中心线互相平行;前第一孔洞9的圆心距离金属板I的左面为5mm、距离金属板I的前面也为5mm ;前第二孔洞10的圆心距离金属板I的左面为33mm、距离金属板I的前面也为5mm ;前第四孔洞5的圆心距离金属板I的右面为5mm、距离金属板I的前面也为5mm ;前第三孔洞6的圆心距离金属板I的右面为33mm、距离金属板I的前面也为5mm ;而后第一孔洞7的圆心距离金属板I的左面为5mm、距离金属板I的后面也为5mm ;后第二孔洞8的圆心距离金属板I的左面为33mm、距离金属板I的后面也为5mm ;后第四孔洞4的圆心距离金属板I的右面为5mm、距离金属板I的后面也为5mm ;后第三孔洞3的圆心距离金属板I的右面为33mm、距离金属板I的后面也为5mm ;金属板I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权利要求1.丝锥铲磨机的油缸之连接板,包括金属板与孔洞,其特征在于金属板(I)是一块长方体的金属板,金属板⑴的左、右长度为170mm,前、后宽度为40臟,上、下高度为8mm ;在金属板⑴的左、右、前、后之四个角都被削成45°的倒角(11),倒角距离为3mm;在金属板(I)的中部钻了一个椭圆形的通孔(2),椭圆形的通孔(2)的左、右长度为60mm;椭圆形的通孔⑵的横向中心线与金属板⑴的横向中心线重合;椭圆形的通孔⑵由左半圆孔洞、 中间长方体孔洞、右半圆孔洞组成,左半圆孔洞的半径为5_,左半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丝锥铲磨机的油缸之连接板,包括金属板与孔洞,其特征在于金属板(1)是一块长方体的金属板,金属板(1)的左、右长度为170mm,前、后宽度为40mm,上、下高度为8mm;在金属板(1)的左、右、前、后之四个角都被削成45°的倒角(11),倒角距离为3mm;在金属板(1)的中部钻了一个椭圆形的通孔(2),椭圆形的通孔(2)的左、右长度为60mm;椭圆形的通孔(2)的横向中心线与金属板(1)的横向中心线重合;椭圆形的通孔(2)由左半圆孔洞、中间长方体孔洞、右半圆孔洞组成,左半圆孔洞的半径为5mm,左半圆孔洞的半个圆弧面在左方,其圆心及直径面在右方、并与中间长方体孔洞的左面重叠;中间长方体孔洞的左、右长度为50mm,前、后宽度为10mm,上、下高度也为8mm;右半圆孔洞的半径为5mm,右半圆孔洞的半个圆弧面在右方,它的圆心及直径面在左方、并与中间长方体孔洞的右面重叠;左半圆孔洞的圆心距离金属板(1)的左面为55mm,距离金属板(1)的前面为20mm;前第一孔洞(9)、前第二孔洞(10)、前第三孔洞(6)、前第四孔洞(5)、后第一孔洞(7)、后第二孔洞(8)、后第三孔洞(3)、后第四孔洞(4)的直径都是4.2mm;前第一孔洞(9)、前第二孔洞(10)、前第三孔洞(6)、前第四孔洞(5)、后第一孔洞(7)、后第二孔洞(8)、后第三孔洞(3)、后第四孔洞(4)都是通孔;前第一孔洞(9)、前第二孔洞(10)、前第三孔洞(6)、前第四孔洞(5)的圆心都在一条直线上,后第一孔洞(7)、后第二孔洞(8)、后第三孔洞(3)、后第四孔洞(4)的圆心都在另一条直线上,上述两条圆心连接直线都与金属板(1)的横向中心线互相平行;前第一孔洞(9)的圆心距离金属板(1)的左面为5mm、距离金属板(1)的前面为5mm;前第二孔洞(10)的圆心距离金属板(1)的左面为33mm、距离金属板(1)的前面为5mm;前第四孔洞(5)的圆心距离金属板(1)的右面为5mm、距离金属板(1)的前面为5mm;前第三孔洞(6) 的圆心距离金属板(1)的右面为33mm、距离金属板(1)的前面为5mm;后第一孔洞(7)的圆心距离金属板(1)的左面为5mm、距离金属板(1)的后面为5mm;后第二孔洞(8)的圆心距离金属板(1)的左面为33mm、距离金属板(1)的后面为5mm;后第四孔洞(4)的圆心距离金属板(1)的右面为5mm、距离金属板(1)的后面为5mm;后第三孔洞(3)的圆心距离金属板(1)的右面为33mm、距离金属板(1)的后面为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良张美宝杨永金庄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平湖市工具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