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的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834827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掺杂的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电池。该掺杂的二氧化钛的结构为碳纳米管掺入晶态的二氧化钛中,且碳纳米管与晶态的二氧化钛的摩尔比为(1:49)~(1:19)。该掺杂的二氧化钛实现了碳纳米管与晶态的二氧化钛的有效连接,且掺杂的二氧化钛颗粒分散性好,无团聚现象;在该掺杂的二氧化钛中,只掺入了少量的碳纳米管,就可以增强光生电子在由该掺杂的二氧化钛制备的光阳极膜层中的传输。该掺杂的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简单,通过水热反应过程中实现生成晶态的二氧化钛以及同时碳纳米管掺入到晶态的二氧化钛中,不仅实现了均匀掺杂的目的,而且大大降低了水热反应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掺杂的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掺杂的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电池。
技术介绍
自上世纪90年代初,瑞士洛桑高等工业学院Greatzel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以纳米多孔二氧化钛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把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到6 7%以后,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关注。由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型等潜在的应用优势,因此,众多商业公司和研究机构投入大量的力量,并加大了大面积电池的应用研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光阳极、光阴极、电解质、染料等,其中由纳米二氧化钛薄膜为主体构成的光阳极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骨架部分,不仅是染料的支撑和吸附载体,同时也是电子的传输载体。但是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空隙率、孔径、厚度、晶型等参数,直接影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染料的吸附量,光电子从染料激发态到导电玻璃的传输以及电解质中氧化-还原电对的有效传输。目前,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光电子的传导效率普遍不高,成为影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掺杂的二氧化钛,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为碳纳米管掺入晶态的二氧化钛中,且所述碳纳米管与所述晶态的二氧化钛的摩尔比为(1:49)~(1: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方方卢磊曾绍忠陈效华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